第18章 黑土地之狐(第3/7頁)

“走麥城”

林彪腦子裏那個不停轉動的車軲轆上,每個時期都有一個主題。四平撤退後,大講莫斯科撤退。一下江南前,一些人覺得美械裝備厲害,有畏敵怯戰情緒。這個時期的電報,就強調勇敢,勇敢就是勝利,要敢於刺刀見紅。此後,根據地半不熟,又多在敵占區作戰,敵情很難掌握,仗又不能不打。於是,一向穩妥的林彪,就一反常態地提出,“只要有六成勝利把握即決心打”並給起個名叫“硬拼仗”。“六個戰術原則”,也都是根據各個時期的主要矛盾,總結出來的。

林彪要求秘書和參謀向下傳達命令時,重要問題要交代三次。

有人說這稱之為林彪的“重點主義”。

打了敗仗,”重點主義”就更重了。

黑土地上較大的敗仗,一是二下江南攻德惠不下,二是夏季攻勢中的四平攻堅戰。

據說,在四平攻堅戰後的“東總”高幹會議上,林彪曾三次站起來檢討:這次四平沒打下來,不要你們負責,主要是我情況了解得不夠,決心下得太快。不馬上攻,圍城打援最好。先消滅援軍再攻城,就能攻下來。另外,這次攻城還暴露了我們攻堅的技術差,這也主要是我平時研究得不夠。

大會講,小會講,專門開會講。不是要把誰講得擡不起頭,而是為的使大家從敗仗中振作起來。怎樣振作?把教訓無巨細一條一條擺出來,擺深擺透,擺得明明白白。然後,再一條一條理出對策,反復演練。一句話,要贏得明白,更要輸得明白。

一些老人說,林彪非常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特別是教訓。一個敗仗講起來沒完。吃虧是師傅,壞事變好事。若沒有四平“走麥城”和大講“走麥城”,遼沈戰役前的攻堅大練兵,就不會搞得那樣深入、徹底,錦州就不大可能那麽快打下來。

林彪不但抓住自己“走麥城”不放,還注意吸取別人過關斬將的經驗。

像1946年9月12日這樣的電報,筆者還見到幾封:軍委:我們甚盼吸收關內作戰經驗,望將冀魯豫及蘇北等地的作戰經驗特別是夜戰經驗在戰役,戰鬥,在技術上的各種辦法陸續告我們以便研究吸收。

文日

1948年10月23日,林彪、羅榮桓在給各縱隊並報東北局、軍委的一封電報中,剖析了沙後所和王道屯兩個戰例(影響並不很大,但頗典型的兩個“不良戰例”)。毛澤東在向各野戰軍轉發這封電報的電報中說:這種情形,恐怕不但東北部隊有,你們所屬部隊也會有的,不過你們在戰術問題方面給我們反映太少,我們無從知道。⑩采訪中見到那麽多戰例,一本又一本,厚厚的,而且大都是精裝本。其中,沒見到一個打敗仗的戰例。

據說,美軍的軍事演習,為了使官兵對未來戰爭的殘酷性認識得更深刻,促使其刻苦訓練,每次“戰鬥”都是敵勝己負。

千篇一律,難免使人厭煩,因而那效果是令人懷疑的。但是,戰例戰無不勝,是否也走了極端?

“東北王”其人

有的老人說:林彪這個人我講不清,你也寫不清。

有的老人說:真要講起來,誰都不能信。

末了,幾乎都要補充一句:他後來怎麽變成那樣子,我可不知道呀。

(一) 像個苦行僧

“機智”、“敏捷”、“果斷”、“剛毅”、“深刻”、“冷靜”、“穩健”……用這些詞形容林彪都不過份。但千萬不能說“幽默的林彪”——盡管人們經常把“機智”和“幽默”聯在一起。

除了一位老人,別人都說從未聽林彪講過笑話。這位老人敢也只經歷過一次。是秀水河戰鬥後,到撫順參加東北局會議,在飯館吃過飯,不知興從何來,林彪講了一個笑話。

如果有個題目,應為“一個蘇聯人和一個中國人對話”。

蘇聯人:喝酒嗎?

中國人:不。

蘇聯人:抽煙嗎?

中國人:不。

蘇聯人:嫖女人嗎?

中國人:不。

蘇聯人:那活個什麽意思呢?

中國人:……

講的和聽的,都沒笑。

這個沒有引發笑聲的對話,對於講笑話的人,倒是夠意味深長的。

林彪不吸煙,不喝酒(必要埸合,象征性喝一點),也不講究吃。

每頓兩菜一湯。大多是白菜(或酸菜)炒肉,有時是炒瘦肉絲,或是炒雞蛋什麽的。另一個固定是黃豆:炒黃豆,或炸黃豆,或煮鹽豆,或是豆腐。反正黃豆是必不可少的。不但飯桌上頓頓有,平時也抓著吃,就和黃豆過不去。來了客人,也唏裏嘩啦倒一盤,好象誰都和他一樣愛吃炒黃豆。

“永遠健康”時,也愛吃炒黃豆。

有時加盤菜,他就說:別這樣嘛。有時也不說,也不吃。再就不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