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台灣民主國內渡官紳(第4/13頁)

1898年4月26日,陳季同在上海鄭觀應的寓所參與了滬上維新志士與日本人士共同籌辦的亞細亞協會成立準備會。該會名義上延續日本興亞會和亞細亞協會而來,實際是德國占領膠州灣後,汪康年、曾廣銓赴日本謀求中日兩國民間人士聯盟救國的產物。是日與會者有鄭觀應、文廷式、鄭孝胥、何梅生、志鈞、張謇、江標、嚴信厚、薛華培、盛宣懷、汪康年、曾廣銓、經元善、施子英、姚文焯、楊子萱、沈仲禮、唐才常、李洛才、李谷生、吳瀚濤、日本駐上海領事小田切萬壽之助、三井洋行總辦小寶三吉等。小田切萬壽之助為正會長,鄭觀應為副會長,有議員24人,官商界入會捐資者達百余人。[40]據開啟此事先機的日本東邦協會福本誠描述,任職於江南制造局翻譯館的陳季同穎悟通達,但是危險人物。[41]後來加入國會者至少有五位是該會成員。[42]

戊戌政變後,叠遭挫折的陳季同一度避難出遊各省,但仍然關注時政。返回上海後,潛心翻譯,1899年4月,嚴復與張元濟評論同時譯手,首推羅豐祿、伍光建、陳季同、魏瀚四人,“羅、伍兩公,凡書皆可譯,而漢文亦通達;陳文字稍拖沓,魏稍拙滯。”[43]1900年初,經元善因領銜和千余名士紳反對廢光緒立新儲,被清政府緝捕。陳季同事先曾予為布置,設法解救。[44]義和團事起,各國出兵,陳與汪康年等人呼應,通過沈瑜慶上書兩江總督劉坤一,提出:“為今計,南方數省,建議中立,先免兵禍,隱以余力助北方,庶幾有濟”[45],暗中則介入中國國會的武力變政密謀。

擔任過台灣民主國遊說使的姚文棟,曾先後隨黎庶昌、洪鈞、薛福誠等出使日、俄、德、奧、荷、英、法、意、比等國,並奉命勘查印度、緬甸及滇緬邊界,“每至一國,輒交其賢豪,通其政學,研切利弊,心知其所然,冀歸而為自強之具。又嘗志其山川民情,及兵政諸大端”[46]。他高度警惕列強的侵華野心,對邊疆事務多次陳情,力圖遏制殖民者的攻勢。內渡前後,他曾在上海、天津等地籌組學會,與梁啟超、嚴復、汪康年、夏曾佑等交往,頗得好評。1896年7月、11月,他以直隸、北洋道員兩次拜見翁同龢,晤談之下,後者覺得其“文秀而議論正,欲以《周官》法參西人教養之術,有心哉”[47]。庚子他滯留北京,未直接介入勤王運動,但也曾上書榮祿,反對縱容團民,並奉榮祿之命南下,與李鴻章密商對策,因而間接有所關系。

  唐景崧、丘逢甲、俞明震等人雖未擔任過駐外使節,對邊疆事務卻極為關注。丘逢甲生長於台灣,近代以來,這裏一直是列強覬覦之地,與英、法、日等國的沖突不斷,因而“籌海防”“褫夷魄”很早就是他夢系魂牽的大事,而鄭成功等“驅異族出境”的民族英雄,則成為他仰慕崇敬的偶像。[48]內渡後他厭倦於將“戎馬風塵”化作“經生面孔”的生活,鑒於時局日迫,他計劃“由南洋而歐,而美,環球一周,考彼政要,為我張本”,又擔心“分裂之說,旦夕恫喝,則須與中州豪傑商略保種保教之策,故擬由吳越而楚蜀,而秦晉,而燕齊”。他希望邱菽園囊括海外人才,並詢問其中“有高陽酒徒、燕市擊築屠狗之夫乎?”[49]在新加坡期間,除了與邱菽園、林文慶、黃乃裳、徐季鈞等人交往外,還發表演說,呼籲海外華人自立,“各以豪傑之士自任,並起以當救中國之任也”[50]

  唐景崧於1882年以日俄蠢動,琉球、朝鮮多事,越南四境虎狼,主動請纓赴越,招撫劉永福部黑旗軍抗擊法軍,戰後轉赴台灣任職多年。在長期處理邊疆事務中,一方面愛國情懷不斷受到刺激,另一方面對清廷的懦弱無能有切身體驗,不無怨憤。內渡後,唐景崧官場失意,但並未忘懷於國家民族的興亡。1897年春,他與到桂林講學的康有為合開聖學會,康有為接連函告梁啟超:“舊總統甚發揚,桂人亦樂附之”,“舊總統在桂言論激昂,大有凡亡非我亡之意,聞桂人頃亦頗歸之。此間似宜用前議寄書與彼,勒索一切”。[51]適逢興安動亂,波及灌陽,康勸唐景崧以聖學會名義歸鄉辦團,並夜叩按察使蔡希邠門請假軍械助唐。“有為此舉,用意何在,桂人對此,頗有疑意。”[52]從後來事態的發展看,至少可以說用意之一是為武力應變做準備。後來康有儀揭露康有為,罪名之一,即指其此次桂林之行,“陰結唐薇卿,托開學會,同為運動”[53]。

康有為與廣西的聯系,不僅通過唐景崧,其入室弟子王穎初一度也在保皇會港澳總局協助做事。據康有為《我史》1894年甲午:“十一月,遊廣西……桂中諸士王浚中穎初、況仕任、黎文瀚來學。王穎初老矣,嘗為教官,志清而氣直,好心學。”[54]而唐景崧與王穎初等人連為一體。到庚子年,唐景崧麾下的王慶延、王穎祁、王第等人已在郁林、潯州、平樂等地建立根據地,“他們要擁戴唐景崧為團練,進口兵器,發起行動”[55]。此事當與王穎初有關。1900年6月20日前康有為致徐勤第一書稱:“穎、雲、和皆無書來,而汝疑之”;6月20日思莊函告徐勤:“至若海、雄、穎初諸公欲款不得,皆由井上函來言之。”[56]所以康有為有分款給王穎初之意,“西書並命廉、穎,而後獨匯與穎者,以剛書雲欲留廉辦東事,又適無款,故不交廉也。至穎願行否,可酌乃交”[57]。廣西巡撫黃槐森為保障地方,奏請唐景崇督辦通省團練,並請唐景崧、曹馴會辦,“設局籌商,將各屬團務,認真整飭,聯成一氣”[58],無形中提供了合法外衣。後來康有為一直設法利用唐景崧在廣西團練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