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門閥世家(第2/6頁)

所以,當石崇與王敦同入太學,王敦以子貢比石崇時,後者很不高興,說:“作為士人,就應該讓自己富貴,你為什麽宣揚那些窮困潦倒的家夥呢!”

顯然,這是一代人的想法。

只是,奢華頹逸的洛陽啊,沉浸其中的人兒啊,千裏之外胡人的彎刀已經舉起來了,你們可曾知曉?

瑯邪王家

有人詣王太尉,遇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往別屋,見季胤、平子。還,語人曰:“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瑯珠玉。”西晉時,有大臣去拜訪太尉王衍,在那裏遇到“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後來成為東晉大將軍的王敦、後來成為東晉宰相的王導。去別的屋子,又看到了名士王詡和王澄。回來後,他對周圍人說:“今日之行,滿目琳瑯珠玉!”

“琳瑯滿目”這個成語,就來自以上典故,說的正是魏晉第一世家瑯邪臨沂王家人才之盛。後來,到南北朝,政治家兼文學家沈約曾這樣感嘆道:“自從開天辟地以來,沒有哪一個家族在爵位蟬聯和人才輩出方面像山東瑯邪臨沂的王家這樣厲害!”

王家不是家族鼎盛的唯一一個。

中國門閥士族到西晉時已完全形成,除瑯邪王氏外,著名的世家還有:

汝南袁氏、農弘楊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陳留阮氏、太原王氏、泰山羊氏、聞喜裴氏、陳郡謝氏、譙國桓氏、潁川庾氏……

士族之間互相聯姻,盤根錯節,高官不絕,名士輩出。以瑯邪臨沂王家為例,魏晉南北朝時代,為官做到五品以上的有一百六十一人,其中做到一品官的達十五人。

王家興旺始於王祥。

作為魏晉南北朝第一孝子,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被認為是中國式孝順的極致。

故事是這樣的:

王祥的繼母朱夫人生病,想吃鮮魚,跟王祥說:“這魚要是吃不了,我算是沒法活了。”然後用眼睛瞄著王祥。

大冬天的,河都冰凍了,去哪兒打魚?

王祥心急如焚,最後實在沒辦法,就脫光了衣服,趴在結冰的河面上,想用體溫將冰融化。

就在王祥趴下後不久,就真的有兩條魚從緩緩融化的河中跳出來,一下子砸到他的腦袋上。故事自然充滿志怪的色彩。不過,王祥這孩子非常孝順這一點是不假的。

朱姓繼母對王祥很不好,每天百般刁難,甚至惦記著加害他。王祥呢,特別厚道,不管繼母怎麽出幺蛾子,他就是不生氣。

這一天,繼母又想出一個辦法,她告訴王祥,說想吃天上的黃雀肉。

王祥想也沒想,悶頭就出去逮,結果沒弄到。就在繼母責難王祥時,突然有一群黃雀撞進了屋。如果說這個故事比較誇張,那麽下面的故事就有可信度了。

王家院子裏有棵李樹。愛吃李子的繼母,叫王祥守在樹下。每到刮風下雨時,王祥就抱樹大哭,生怕李子被風吹落被雨砸壞,辜負了母親。

繼母在生了叫王覽的小兒子後,更是難容王祥。

一天晚上,王祥正在睡覺,繼母悄悄摸過來,照著床上就是一刀。當時正趕上王祥去廁所了,這一刀也就砍空了。王祥見繼母容不得自己,便跪倒在她面前,說:“您還是殺死我吧!嗚……”直到這時,繼母才有點不好意思,後來慢慢改變了對王祥的態度。

孝到這份兒上,王祥也夠窩囊的。

但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王祥覺得很快樂,那就可以了。

魏晉時,還沒科舉制度,做官往往以“舉孝廉”的方式,也就是說得在鄉裏獲得好名聲,然後才有機會受到推薦。而且,無論是漢朝,還是魏晉,都標榜“以孝治天下”。所以,作為大孝子的王祥,是不愁沒官做的。

但對做官,王祥不是很著急。

當時山東大亂,他帶著繼母和弟弟王覽舉家遷居廬江,直到五十多歲時,在徐州刺史呂虔的邀請下,王祥才出山,家族三百年傳奇由此開始。

因德才兼備,王祥後來做到魏國的大司農、司空、太尉。在哥哥的影響下,王覽也出山了,做到了光祿大夫。

在魏國晚期,據說王祥是唯一一個見了司馬昭不下拜的人。對此,司馬昭不僅沒有責怪的意思,反而對其畢恭畢敬。

這樣一來,王祥更具威望了。

司馬炎建晉,王祥官至太保,被授予公爵。後來,唐人編撰《晉書》,在傳記順序上,把王祥擺在晉代大臣第一的位置。

經曹魏時的奠基,西晉時的發展,到了東晉王朝,出現“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這是王祥當年臥冰求鯉時不會想到的。

王祥雖開創了瑯邪臨沂王氏的三百年傳奇,但延續傳奇的血脈來自他的異母弟王覽。原因是:王祥孩子少,也沒什麽出息,身體比較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