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朝遭受著沖擊(第2/11頁)

從大清帝國建立伊始,一直到道光皇帝登基之前,總體來說帝國采取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雖然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也曾經開放過海禁,但那只是權宜之計,隨後便以英國海盜破壞貿易和平為由,重新關閉了通商口岸,這實在是因噎廢食的表現。

可是正如列寧所說,資本主義如果不經常擴大其統治範圍,如果不開發新的地方並把非資本主義的古老國家卷入世界旋渦中,它就不能存在與發展。雖然大清帝國自認為閉關鎖國理所當然,但英國人可不這麽想。從1755年到道光皇帝即位之前的1816年,英國人沒有放棄開發中國這片黃金領土,而且在最初的階段,是采用東印度公司商人交涉的方式,試圖將大清帝國拉回“世界貿易”的家庭中來。到了工業革命起步之後,其海外市場的開拓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於是一改商人之間的交涉往來方式,轉變成兩國政府間的官方往來。

在那個時代,兩國最為著名的官方往來,是1793年馬戛爾尼率領英國使團來到中國的那次訪問。這次訪問,英國政府借著為乾隆皇帝祝壽為名,派出了七百多人的龐大團隊,帶著價值約一萬五千英鎊的“貢品”,其中包括天文儀器、地理儀器、圖書、毛氈、軍需用品、車輛等,以取悅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這次官方交往,雖然乾隆皇帝分兩次接見了馬戛爾尼,也算是優禮有加,並頒賜了大批玉器、瓷器、彩緞、茶葉等物,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不歡而散,因為在涉及核心問題上,兩個國家的想法簡直是南轅北轍。

事實上,雙方這次來往,從還沒見面開始,在某種程度上就已經產生了分歧,這一點從當時帝國的大臣們呈上的奏折,以及皇帝陛下頒布的諭旨內容就可以看出來。

2. 隱藏的分歧

有英吉利國夷人啵啷啞哩免質臣等來廣稟稱:國王因前年大皇帝八旬萬壽,未及叩祝,今遣使臣嗎嘎爾呢(馬戛爾尼)由海道至天津赴京等語。並譯出原稟進呈。閱其呈詞,極為恭順懇摯,因俯允所請,以遂其航海向化之忱。並以海洋風信靡常,該貢使船只或於閩、浙、江南、山東等處近海口岸收泊,亦未可定。因降旨海疆各督、撫,如遇該國貢船進口,即委員照料護送進京。因思乾隆十八年西洋博爾都噶爾國遣使進貢,系由廣東澳門收泊……

今英吉利國王涉歷重洋,遠道祝嘏,具見凡有血氣,莫不尊親。唯是外夷各國,凡遇進貢,俱由例準進口省份,先將副表貢單呈明督、撫,奏奉允準之後,委員伴送使臣,賫帶貢物,赴京呈進……

上述一封奏折、一份諭旨的內容,是節選自1792年下半年到1793年上半年時任廣東巡撫郭世勛呈上的奏折、乾隆皇帝針對馬戛爾尼來訪頒布的諭旨。那個時候馬戛爾尼雖然已經啟程來華,但還沒有到達。從奏折和諭旨的內容來看,大清帝國從皇帝到大臣都認為此次英國使團的到來就是為了給皇帝陛下祝壽,所以對於貢品是十分看重的,以至對馬戛爾尼已經啟程,但貢品並沒有被他帶在身邊的做法頗有微詞。

二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不禁對當時帝國統治者的幼稚感到悲哀。但當時大清帝國確實沒有其他想法,對於貢品的看重,背後隱藏的則是天朝上國的自大心態。可以說從大清帝國方面,心態上就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這與向來崇尚平等自由理念的英國完全背道而馳。所以從起點上,雙方在理念上就沒有找到契合點,這也為本次官方正式見面蒙上了一絲陰霾。

在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兩個國家的外交來往,少不了公文之間的交流,對於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雙方如何溝通,這在當時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鑒於篇幅所限,我們無意探討在這個問題上翻譯人才所發揮的作用,更何況大清帝國當時不可能具有專業的翻譯工作者。但從結果來看,雙方接觸伊始,大清帝國負責翻譯工作的人,或許出於一種投機心理,或許是一種“媚上心態”的慣性思維使然,於是對英國人所表達的意圖,進行了某種曲意的篡改。

例如,英國人在呈上的國書寫帶來的東西時,稱之為“禮物”,但到了呈獻給乾隆皇帝的奏文中,“禮物”就變成了“貢品”。東西雖然還是那些東西,但從“禮物”到“貢品”,完全是將平等關系變成了上下附屬關系,將馬戛爾尼當成了運送貢品的“欽差大臣”。而且當貨物到達北京後,雙方交接人員也因為究竟是“禮物”還是“貢品”吵得面紅耳赤。

好吧!或許在馬戛爾尼看來,既然到了人家的國土上,就要入鄉隨俗。他本以為這只是兩國文化不同造成的觀念差異,算是個小誤會,但他無論如何不會想到,前方等待他的要遵守的規矩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