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塵埃落定

希特勒在發表啤酒館演講,重返政壇七個月後,又回到了世界上他最喜歡的地方——貝希特斯加登。他在聳立著阿爾卑斯山脈的那個地區繼續在寫作中表達他的種族主義深仇大恨,提出一些誇誇其談的空洞思想,裝模作樣地制訂各種征服世界的計劃。希特勒舒舒服服地躲在從朋友比赫爾夫婦(也是普拉塔豪夫旅館主人)那裏租來的小屋裏,撰寫《我的奮鬥》第二卷。這一次希特勒將自己要寫的內容口述給一位秘書。同往常一樣,希特勒對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遭到的失敗耿耿於懷。那可是希特勒書寫虛妄之作的歷史開端。他譴責猶太人在背後捅刀,從德國的損失中大發不義之財。他習慣性地繼續對猶太人進行惡毒評說。他聲稱,如果當初“及時地處決“12000或15000名猶太人“無賴”,那“就會拯救100萬德國人的生命”。2在《我的奮鬥》一書中,只有這些語句表明希特勒可能想到用現代方法消滅猶太人。然而大多數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希特勒那時已經開始策劃建立配有毒氣室的死亡集中營。但是希特勒的話語明顯地透露出有可能贊成大屠殺的思想傾向。

希特勒提出用毒氣殺死猶太人的建議無疑成為希特勒罪惡歷史的又一個注腳。他作為獨裁者、軍閥和大屠殺劊子手犯下的一系列罪行,印證了他醞釀於蘭茨貝格監獄而表述於《我的奮鬥》一書中的各種狂妄計劃。被美國人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那場西方戰爭,實際上僅僅是希特勒向東方進犯的一場背後掩護行動。這一點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中做過闡說。3從離開蘭茨貝格監獄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希特勒一直在處心積慮地經營兩件大事:從俄羅斯那裏奪取生存空間和控制猶太人的世界。希特勒在蘭茨貝格監獄寫作《我的奮鬥》期間采納了生存空間這個概念。在監獄裏,他還表示必須采用“最猛烈的武器”去對付猶太人,這一點希特勒在同捷克納粹黨人庫格勒談話中曾經透露過。21年後,希特勒在自殺前一天所寫的最後那篇政治自白當中,敦促德國民眾“對於危害各國的全世界猶太人進行嚴厲抵制”。這是他寫下的最後遺言。

希特勒在蘭茨貝格度過的一年牢獄生活很快成為希特勒神話中值得大肆宣揚的重要內容。同失敗的啤酒館暴動一樣,希特勒為期一年的監獄鐵窗生涯也被用狡詐伎倆寫進了未來元首“多年奮鬥”傳奇當中。希特勒於1933年執掌大權以後,他住過的那間“牢房”——要塞監獄七號房間被改造成一處朝拜聖地,房門上方懸掛一塊大型牌匾(上面寫著“阿道夫·希特勒曾囚禁於此”),桌子上擺放著一面納粹萬字旗。此外,房間裏還展出一台老式打字機(並非那台希特勒用來打印《我的奮鬥》書稿的小型便攜式打字機),以取得更加逼真的參觀效果。數以千計的德國人來到希特勒牢房敞開的門前站立片刻,以表敬意。這將蘭茨貝格監獄變成了一處旅遊勝地。滿載2000名乘客的數趟專列會在周末抵達蘭茨貝格。人們排起長隊等待著走進監獄高墻內。有些崇拜希特勒的追隨者甚至從德國北部一路徒步走來,踏上這片希特勒曾經生活過一年的“聖地”。1934年,在入獄十周年之際,希特勒本人也專程來到蘭茨貝格監獄,仔細查看了自己住過的老地方,再次透過牢房鐵窗向外眺望。希特勒在昔日獄友埃米爾·莫裏斯的陪伴下為遊客們在那本“寶書”上簽名。這一切儼然把監獄變成了一處聖地。

蘭茨貝格小城也因備受矚目而興旺發達起來。1937年與1938年,希特勒青年團代表團在紐倫堡納粹黨大會結束後,從紐倫堡一路行進116英裏抵達蘭茨貝格小城。小城裏的元老們開始把蘭茨貝格標榜為“希特勒之城”、“國家社會主義思想的誕生地”,向外推介宣傳。1944年,蘭茨貝格小城新來了另外一些人。他們是從奧斯維辛集中營驅趕過來的猶太囚犯。數月間,23000多名囚犯被迫像半盲動物一樣居住在小土屋和半地下泥頂營房裏——陰暗、濕冷,非常擁擠。當時在蘭茨貝格小城和附近城鎮考弗靈周圍很快建起了奴隸勞工集中營,以滿足希特勒孤注一擲,建造世界上第一架Me-262噴氣式戰鬥機的需要。在瘋狂開工的十個月時間裏,至少有6000名猶太人奴隸勞工死於過度勞累、饑餓、死刑和斑疹傷寒。1945年,當美軍逼近慕尼黑時,又有數百奴隸勞工在死亡行軍途中喪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蘭茨貝格小城當局故意無視當地在迫害猶太人方面所起的作用,企圖用推土機掩埋不光彩的過去,在曾經是兵營林立的地方建立商業區。蘭茨貝格歐洲大屠殺紀念基金會領導人曼弗雷德·戴勒說:“那些營房被視為這座小城歷史上的汙點。”這家機構保留著現存的營房,以紀念二戰末期那幾個月裏“發生在我們家門口的種族滅絕事件”。民間活動家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當年把猶太人驅趕出境的十個歐洲國家的元首送來了墓碑。瓦茨拉夫·哈維爾(捷克總統)、鮑裏斯·葉利欽(俄羅斯總統)和其他幾位國家元首把他們的名字刻在了紀念碑上。有一處還建成了遊覽區和歷史文獻中心。戴勒表示:“這些是德國有關此類營地的最後一批歷史證據了。”它們也是最後一批能夠表明蘭茨貝格監獄曾經參與希特勒迫害猶太人行動的確鑿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