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直擊元大都:“窩心拳”終於出手(第3/6頁)

27

第二天,恰恰天降大霧,郭英即趁霧率四千騎兵渡河,但具體安排兵力卻是罕見:自己率三千精騎直抵通州城下,僅在後方道路兩邊留下了一千伏兵。

這就像賭桌上的“大牌九”,到手四張牌,賭徒們可以自由搭配兩張組合成兩副牌點,高手也就高在安排前後的點數大小上面,一般來講,大多是前小後大,這是即使不能全勝也能保本的不敗法門。

所以,一般來講,出兵誘敵、設伏聚殲也是如此,弱旅才能引出敵兵,主力負責布下口袋,一旦敵軍中計,那就是一場大勝到手了。

而此刻的郭英卻來了個反其道而行之:本部主力開到城下挑戰,所謂“伏兵”也不過勉強能夠稱為“預備隊”而已,這是準備怎麽個打法?

這就是郭英對兵法的活用了:

其一:前敵部隊過少,明白人搭眼就知道是怎麽回事,還能明知有計堅決自投落網?

其二:不出動主力誘敵,也不可能做到誘使守城的敵軍主力出城,蒙古人也不是傻瓜,豈肯揮動牛刀去肢解一只螞蚱?

其三:隔河即是常遇春的主力大軍,這邊的戰局一旦有什麽意外,看似弱勢的明軍卻並不是孤軍背水死戰,只要在混戰中拖住敵軍,戰局大勢也就基本確定了。

這種看似“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戰術,其實目的僅僅一點:達到戰役發展過程中的突然性即可,現在的蒙古兵已經猶如驚弓之鳥,只要鬧出點出意外的動靜來,蒙古人便死定了!

通州城內的蒙古將帥呢?還就是被郭英這種刻意的排兵布陣給忽悠住了:蒙古人在城外——尤其是沿河也是布置了不少遊騎暗探,對於實際渡河的明軍也是大體有數的,總共三四千騎?五十八國公憤怒了:南蠻子欺人太甚!

不管是不是誘餌都要一口吞下它!組織敢死隊,來個殺雞用牛刀,速戰速決幹掉來犯明軍,如此通州也就可以安穩一陣子了。

五十八國公心裏也明白:今天的南蠻子早已不是以往一貫伸直脖子等馬刀的順民,也成了一只張口吞掉了大半個大元帝國的斑斕惡虎!這必將是一場惡仗,沒有多少取巧獲勝的可能。

這種走出堅城與敵人貼身拼命的硬仗,要鼓起自己士兵勇氣的唯一法門就是主帥自己帶頭赴險,安坐城頭等捷報?變數太大!

再說,心情上也坐不住呀!還不如率兵親出,是死是活來個痛快,一戰定通州!甚至可以一戰穩定京師!

於是,薄霧之中,五十八國公組織了一支龐大的敢死隊:一萬鐵騎!自己親任敢死隊隊長,並委派部下勇將蔔顏帖木兒與自己分兵出城,兩翼張開,造成對攻城明軍的圍殲之勢。

此一戰,擊敗明軍不是目的,作戰目標就兩個字:全殲!

通州城下,薄霧逐漸聚成濃霧,這對元軍的作戰目的圍殲大為有利;但換個角度看,對明軍準備的設伏誘敵也是錦上添花!

就此,一場雙方都發狠必勝的大戰拉開了帷幕,隨著通州城頭的連聲炮響,伴隨著蒙古人熟悉的牛角號聲,這號角聲像是在追憶蒙古人昔日的輝煌,蒙古勇士們體內熱血開始逐步加溫了!沸騰了!

戰勢:一萬蒙古鐵騎猶如一只巨大的鐵鉗,從左右兩翼包抄向了郭英的三千精騎!

這一萬蒙古鐵騎畢竟都是精選入圍的“死士”,與明軍接戰之後一個個死戰不退,士兵們唯有一點遺憾:大霧之中,蒙古人擅長的弓箭不能盡情發揮作用。

而且具體接敵的蒙古勇士們發覺,這股明軍現在也采取了昔日蒙古騎兵作戰的老套路:戰馬馳近便是一陣弓弩,等到勇士們還手之刻,騎弩手已經退去。蒙古人唯有本能、被動地亂箭齊發,至於效果?濃霧中看不見,反正大隊前推殺進時沒見到多少明軍人馬屍體,看來射箭不瞄準便是人們所說的“無的放矢”!

啥人這麽聰明?竟能造出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絕妙成語?

不過,軍情傳到大元部隊中軍指揮之處,主帥五十八國公大為放心:明軍既然糾纏死戰,這說明花招並不多,正合心意!如此兩翼鐵騎才能順利合圍,看樣子形成甕中捉鱉的戰勢問題不大了。

遠處號角悠揚,這更令五十八國公放心:穿插的蔔顏帖木兒已經接近明軍背後,現在該是收網的時刻了!

彎刀揮動,左右立時吹響了全體進軍的號角,蒙古人開始陷入集體瘋狂!濃霧之中,高聲呐喊,催動坐騎撲將了上去,南蠻子!哪裏走?

果然,死死糾纏的明軍開始露出了敗像,戰局由雙方胡射亂戰開始演化為明軍步步退守,抵抗雖然堅決,但國公明顯感覺到:這是在困獸猶鬥,再加一把勁兒,便可以演變為追擊潰兵也!

可是,潰兵能潰到哪兒去?不遠即是河流,莫非南人們還能再表演一回集體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