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艱難的慶陽攻堅戰(第2/6頁)

誰知,張良臣於自己陣中只聞明軍戰鼓響,不見明軍陣門開,並沒有等到預料中出戰的明軍將領,張良臣這才開始忐忑不安。

明軍怯戰?不大像;準備懈怠我軍?估計就是如此!

張良臣深諳一鼓作氣、三鼓而怠的基本道理,焉能讓這種小伎倆得逞?眼見“七條槍”爭相躍馬突擊明軍大陣,張良臣急忙傳令吹起暫停挑戰的號角:敵軍弓弩長槍密布的戰陣可不能輕易接近,就是強行沖陣也要集中兵力、士卒打頭,自己的養子愛將們可不能“出師未捷身先死”,從而“長使英雄淚滿襟”。

“七條槍”遺憾回歸己陣,回頭之際,卻突然發覺明軍陣門大開,從陣門躍出數將,位於正中的卻不是別人,正是敵軍主帥徐達!

七人立時興奮,可是若回馬求戰卻也有猶豫,少主幹爺軍令如山,誰敢擅自出戰?

其實這一切都被張良臣看在眼中,本來舉起了出戰的令旗,揮下之際卻突然打了一個冷戰:不對!即便陣前廝殺,也沒有徐達出陣的道理!這局面有詐!

急切之間來不及細思,只是憑著本能換了一把令旗:全軍急速撤退,回城!

此舉格外及時,明軍隨後號炮大作,幾乎全軍同時出動,箭矢如雨,呐喊如潮,自己撤退中的將士紛紛落馬……顧不得了,安全退回城內就是勝利!

張良臣預感得還真挺準:就在主力奔進城門吊橋的那一瞬間,不知啥時來到城邊的兩股明軍騎兵已經緊貼城墻匯合於城門之外,主力尾巴被切斷,張良臣驚魂未定之余卻長長舒了口氣:雖然損失了千余勇士,那也是萬幸!這兩路騎兵分明是偷襲城門而來,若再“戀戰”片刻,自己將無所歸也!

可惡的徐達!竟然不按規矩出牌?那好,來而不往非禮也,咱張良臣也給你來一個不按規矩!

69

沒幾天,張良臣又向城下發箭書約戰,如前約定,還是城下圍城大軍於西門後撤了三箭之地,張良臣還是明令放炮——卻暗暗傳令:這炮是放給徐達聽著玩的,將士們還是照樣輪值城頭,該休息的照常休息。

徐達正在命令步兵完善攻城器械,接到敵軍約戰書信,壓根也沒有相信:張良臣於城外剛剛敗了一陣,哪能老牛破車走老路?這裏面哪有什麽不對頭之處還不敢斷定,反正絕不能相信這個小人玩弄些小人手段。

於是也就命令部隊:放幾下空炮應戰,不必出動,全軍還是該幹嘛幹嘛,留意城中動向,莫要放出去必然會有的求救信使就行。

這下針尖對上了麥芒,奇怪的現象出現了:攻守雙方你兩炮我兩炮,如同相互致敬一般斷續打了一天招呼,卻任何實際戰事沒有發生,張良臣沒有揮師出城,徐達也未開始真正的攻城戰。

夜晚,正值月初,月亮害羞躲在幕後,天地盡同墨染,張良臣緊急集合了白日睡了一天的千余精選勇士,吩咐莫走城門,一律縋城而下,每人帶足引火之物,摸進徐達大營點燃大火即算全功!

“一顆腦袋十兩現銀!本帥在城門口等著給你們兌現!”張良臣親率主力騎兵於城門口接應奇襲隊勇士,幹過壯行酒之後又附帶了一句:“哪位弟兄運氣好帶來了徐達的腦袋,萬貫銅錢外加一個侯爺!”

張良臣滿懷希望等在城樓,夜襲隊員們滿懷激動悄悄下城,渡過護城河之後,那份激動才摻雜了一些恐懼,士兵們騎兵改行客串步兵難免有點不適應,人人心想:張帥若是允許弟兄們跨馬出城多好?不就是馬蹄上裹幾層布片嗎?那時馬刺一磕,馬韁一松,瞬間即到明軍大營,豈不痛快幹脆!

千余勇士摸黑瞎火氣喘籲籲來到了明軍大營之前,費勁搬開鹿角木欄等障礙之時,不免弄出一些聲響,但這下可就糟了!突然聽得明軍營內警報銅鑼大作,頓時火把遍營亮起,緊接著便是明軍營門大開,大隊騎兵惡狠狠撲出,來偷襲的步行騎士立時傻了!

平日都是催動坐騎鐵蹄踐踏敵軍步卒,今個卻一切反了過來,一下淪為別人馬蹄下的肉團,誰能不驚恐氣惱?

耳邊只聽“砰砰”作響,天空好似流星落雨,一道道都是明軍借助發射鐵筒射出的火箭,那東西據說能一響射出二十支拖著亮尾巴的箭矢,手足無措的夜襲隊員們如何應付這種密集箭雨?

最可怕的卻不是這些“遠程武器”,黑暗中最使人恐懼的是突然而至的敵軍戰馬,大家對這東西太熟悉了,兩條腿是怎麽也逃不過四只鐵蹄的,唯一的求生之道就是立即跪下高舉兵器,就這還要看對方騎手心情如何,甚至要看對方戰馬的心情如何,能在馬蹄前逃得性命實際上大多靠運氣!

幸虧老天有眼,今夜無月光,漆黑的夜幕掩護了不少生命,張良臣在城門洞還是等到了數百驚魂未定的勇士,卻是一個個狼狽不堪,進得城來大多一頭栽倒,更有百余士兵從此再沒能醒來!誰都明白,這是被劇烈奔跑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