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下)(第4/4頁)

以韓岡對他周圍官宦家族的了解,一旦股市出現在這個時代,立刻就會被掌握在權勢者的手中,用來騙取小民手中錢財的工具,沒有什麽手段能約束得了他們。

不要說股市,只要朝廷允許公開發行股票,這個問題就大了。以修築某條鐵路為名,成立一個鐵路商社,上市募集資金,然後修上幾裏路充下門面,接著就幹脆了當地讓商社倒閉,募集來的股金自然就落到控制商社的世家大族的手中。

這中間,只要買通了當地的官員,最後再推一個替罪羊上來,那些鱷魚就能很簡單地將所有錢都吞下去,而不用擔心任何後果。而同樣的事情,他們可以做上一遍、兩遍、三遍,乃至十幾遍,總有貪心而又缺乏判斷力的蠢魚會上鉤。

但股市運用得宜的話,也是一個集合民力,發展工業的機會,同時也是改變民間風氣的好辦法。

說實話,韓岡也不能確定這個炸彈丟出來,局面會變成什麽樣。但上千年的淤泥,不弄個炸彈炸一下,不知要到哪一年,淤積才會化開。而且有官辦的鐵路在這裏做標杆,私家鐵路變成什麽樣,都不會太過影響鐵路的地位。

“此事相公明日可具條陳奏上,吾當細覽。”

“臣遵旨。”韓岡領命,又道:“臣再請陛下召回沈括,事關鐵路,此事當由他來主持。”

“嗯。就宣沈括回京。”太後道。

“陛下。”鄧潤甫突然出班,“臣有一言。”

“鄧卿請講。”向太後道。

“鐵路本是禦道,其支線交由私家修築,無前例可循,又無成例可證,不可遽然推行天下。當依青苗、免役諸法舊例,先自一二地開始試行,若無礙,再推廣至天下。”鄧潤甫道:“以臣之愚見,河北直面敵鋒,京師最為富庶,兩地一個迫切需要鐵路,一個則是不用擔心本錢不足,諸路中最為合適。臣請陛下允許河北、京畿兩地開始修築支線鐵路。”

“韓相公,你怎麽看?”

鄧潤甫說的,就是韓岡準備做的。會築路的人才就那麽多,要是攤子鋪得太開,如何能保證質量?而且修路中間事情不會少,試行之後也能有個解決的章程。

但他事前與鄧潤甫沒有任何交流,章惇等人都知道鐵路是他的地盤,等閑連插話都不會,鄧潤甫這時候站出來,不知是打算做什麽?

韓岡只想了一下,就丟到了一邊,道,“臣無異議,此乃老成謀國之舉。”

“好吧。就先這麽定下,”向太後拍板道,“等沈括上京了再計議章程。”

君臣議事良久,向太後也累了,喝了茶,換了一下姿勢,疲憊不堪地問:“戶口、鋼鐵、鐵路,還有何事要說?”

韓岡猶豫了一下,一時無法決定,是到此為止,還是再說說其他方面的事。

只見一名內侍,這時候慌慌張張地過來。在太後耳邊只說了兩句,屏風後啪的一聲響,不知是什麽東西落了地,前面的小皇帝都跳了起來。

“陛下。”幾名宰輔一起驚道。

“蘇相公、韓相公、諸位卿家,太皇太後……”太後斟酌了一下用詞,“方才上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