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3/6頁)

就聽耶律隆還在說,“禿骨撒連馬鞍都嵌金鑲寶,宋人賣給他的。馬轡頭上面也全是金飾和寶石,宋人造的。馬鞭柄上有顆偌大的貓兒眼,還是宋人賣的。兒子甚至還看到了火繩槍,一百多支,就在禿骨撒身邊,也是宋人賣給他們的。”

“粘八葛部哪裏來的那麽多錢?”耶律懷慶插話道,他不明白,一個有數的窮鬼部族,哪裏來的那麽多錢來買宋人的貨物。

“你說呢?”耶律隆反問兒子,就像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學業進行尋常的考核,“這幾年跟著你皇祖父,應該進益不少。”

“是賣馬和皮貨?”耶律懷慶想了想,又補充,“應該還有人。南朝辦工廠、種棉花的地方很多,需要大量的人手。”

他小心翼翼地看著父親,直到耶律隆輕輕地點了點頭,才松下一口氣的樣子。

“他們這些年跟黑汗打了不少次,幫了宋人的忙。另外,也賣了不少馬和皮貨,還賣了人。”耶律隆道,“這些特產,大遼從來不缺,也賣不出去,但宋人需要,而且需要很多。只要與宋人打通了商路,就可以等著家裏掉錢了。”

“看到到處都是宋人的貨,兒子心裏都吊著,三千兵馬到底能不能壓得住粘八葛部,兒子真的心裏都沒底。原本是想著往南走一點,跟北庭都護府打個照面,當著禿骨撒的面,兒子硬是沒敢說出口。”

耶律隆拿起酒杯,又是一口灌下,看得出他到現在心裏還憋著一口氣,“兒子也看得出來,聽到兒子說去黑汗,禿骨撒才算是松了一口氣,開開心心地跟著兒子走,要是當時兒子說去北庭,還真不知他會怎麽樣做。”

“諒他們也不敢!”耶律懷慶低喝道。

“怎麽不敢?聯絡上北庭的宋軍,滅掉我帶去的三千兵馬也不是難事。就在禿骨撒的帳中,他暴起發難,我能殺掉幾個人?”

耶律隆瞥了眼無話可說的兒子,哼了一聲,對木然沉默,猶如一塊石雕的耶律乙辛道,“別說是萬裏之外的粘八葛部了,就是我契丹本族,難道不是也一樣?馬蹄鐵是宋人的,鐵鍋是宋人的,就連釘馬蹄鐵的鐵釘、鐵錘,修蹄的小刀,也全都是宋人的。除了軍中的刀槍甲胄,火、槍火炮,所有的鐵器全都是宋人來的。只有我們買不起的,沒有買不到的。”

“父皇。兒臣知道,自從南朝開始變法,不,自從南朝開始重用韓岡,宋遼之間的國勢就開始逆轉。父皇你是看到這一點,才決定去學習南朝。但父皇你辛苦支撐二十多年,費盡心思去學南朝二十多年,難道就是為了讓南朝的器物,賣到大遼的每一座帳篷裏?”

“那你說該怎麽辦?”耶律乙辛反問。

“其實已經遲了。”耶律隆嘆了起來,“如果父皇在開始學習宋人辦鐵廠,造鐵器時,就禁絕國中與宋人的貿易,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但現在商路已經給宋人占了去,想把宋人的貨趕走,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造出來的鐵器賣給誰?粘八葛部?他們拿什麽來買?馬和皮貨?!”耶律隆成功地又激怒了耶律乙辛,“治國不是想當然的!”

“宋人的鐵場,已經能夠直接產鋼了。而大遼這邊的鐵場,要出鋼,只能依靠不斷地折疊鍛打,或是用生熟鐵糅合而成。”

從南朝那裏,能學到造槍造炮,但學不到煉鋼。這個差距,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大遼的鐵場辦了有好些家了,可生產的鐵料除了武器甲胄,根本沒有其他地方可用,除了造鍋爐——學會了如何用來造鐵軌還是最近的事。

蒸汽機最終也沒能發明一套合用的型號,不過從宋人那邊弄到了一台,費盡氣力給仿造了出來。

但對於遼國來說,最受歡迎的還是蒸汽機的配件鍋爐,大冬天能方便的洗個熱水澡,這是任何人都難以拒絕的。而鍋爐也不難造,以遼國的鐵器制造水平,打造一些洗澡用的鍋爐,當然不在話下——宋人的鍋爐是不錯,但沒人會運來賣,對宋人來說,就是賣鐵釘都比賣鍋爐更有利潤。

耶律乙辛當然想改變這個局面,但他也無能為力。試造出來的農具,質量不如宋貨,價格也比不上宋貨,竟然連成本都比宋國商人賣得價格還高,這要怎麽比?鐵料多得都只能發行鐵錢了。

“就是用皮貨和馬來做買賣也是好的,可以賣給南京道的漢人,總比人心給宋人賺去的要好。”

“你能擋得住國人不跟南朝做買賣?東到渤海,西到蔥嶺,邊境線長及萬裏,你擋得住宋人的商貨?”

“兒子還記得聖宗皇帝他是怎麽做的。”

“禁絕漢俗,漢物?”耶律乙辛憤怒道,“聖宗皇帝也只是在北院這麽做,從來都沒在南院做過。你想逼反南京道的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