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4/6頁)

“他們要造反,早就反了。”

“要是有宋人支持呢?”耶律乙辛指著耶律隆的鼻子,“我以前是不是教過你!外賊不用怕,內賊不用怕,就怕內外勾結!”

“內外勾結,難道現在就沒有?!”

“他們是為了造反,還是為賺錢?”

遼國最尊貴的一對父子,在禦帳中爭吵起來。耶律懷慶在旁邊看得發急,不知道該如何勸阻。

耶律乙辛終究是老了,吵起來也沒那麽多氣力。

先一步冷靜了下來,他看著兒子,聲音中沒有了怒氣,“三十步內,三箭射殺一人的戰士,你覺得要幾年才能養出來?”

耶律隆突然說不出話來了,臉上的反應如同被刺痛了一般。

這是他一直想避免的問題,也是他不願去深思的問題。

三中一要一箭斃命,那是要能開硬弓。三箭斃命,那就得要三箭全中,難度更高。

不管是哪一種,達到這種水準的弓箭手起碼都要幾年的時間去培養,而且射擊能力,跟體力精力息息相關。

漢家兵書有說:百裏而趣利者蹶上將軍。那是因為行軍百裏,士卒肯定拉不動弓,揮不動刀。可換作火槍呢?只要有能端著槍前進,加上扣動扳機的力氣。

火槍手最多也只要訓練三個月,上了戰場能拿得動槍就夠了,行軍百裏之後,照樣能上戰場。這個進步實在是太大了,輕易就淘汰了沿用數千年的刀槍劍戟和弓弩。

這個道理,宋人通過各種途徑說了又說,宋國內部也掀起了刀槍換火槍火炮的高潮。

這就逼得遼國不得不跟上去。

如果搜山檢海,在遼國國中湊出百萬兵不成問題,但真正的屬於契丹的戰士那才多少?要是被宋人用三個月就訓練出一波的火槍手兌光了,那日後還有大遼嗎?

對。

道理是絕對沒有錯的。

耶律隆在上京道,他手上的神火軍經過的實戰,比宋人的神機營更多。

火器必定會取代刀槍,這是他無法否定的。

尤其是燧發手槍從南朝傳過來之後,這更是不能否認了。

十二三歲的小崽子,拿著手槍上陣去,手指一動就能射死一個勇士。

或許拿著手槍的小崽子,與成年的騎手爭鬥時不一定能贏,說不定會被反殺。不過如果都是拿著弓刀,讓還沒成人的小娃兒跟成年戰士廝殺,那是十死無生,試幾次死幾次。

但那只是個人武勇,可不是行軍打仗。

“父皇。光是有好刀好槍就能贏,那大遼早在睡王的時候,就被宋人搶走了南京道。”耶律隆的口氣裏面也沒了火藥味。

其實他也不是想要主動進攻宋國。只是在他看來,大遼必須對內對外都要強硬,減少對南朝的依賴,維持住與南朝對抗的實力。

一旦南朝挑釁,就必須毫不猶豫地進行還擊,給宋人造成足夠大的損失,才能遏制住他們的野心。

耶律隆相信父親明白自己的想法,只是不認同。但他也不想與父親爭,能好好說話,他也想盡量說服父親。

“打了那麽多年的仗,兒臣明白了一件事,仗不是有件好兵器就能打的,最終還是要看人。”

“人心還在你這邊嗎?”耶律乙辛問,“強逼國人禁絕漢物,又不能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生活,還要去跟槍炮犀利的宋人開戰,你覺得人心會在你這邊嗎?”

宋國的富庶,沒有一個遼人能夠否定,甚至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好像他們做了宋人,就能變得跟宋人一樣富裕。

“難道就等死不成?”

“等,但不是等死。”耶律乙辛道,“因為南朝要開大議會。”

他看著兒子,又有些不耐煩,“這個道理,朕跟你說了許多次了。為什麽還不明白?”

“宋人並非選皇帝,皇帝還在那裏,只是自選宰相。難道父皇不知道,大遼這邊,更有人想要恢復世選?”

“此輩不值一提,這一回就先殺一群。”

“就算今天殺了,日後還會添亂。”

宋人將會由天下各軍州選出的議員,來挑選宰相、議政,這件事早就傳遍遼國。在耶律乙辛看來,宋人這是自尋內亂,更給了大遼一個絕地求生的機會。要不是有這件事,耶律乙辛早已經絕望了。

不過大議會的消息,也引來了一些居心叵測之輩。

因為大遼過去也是八部共同推選大汗,直到遼太祖,領軍擊敗了室韋,回來後卻丟了汗位,不能再忍的他,幹掉了所有反對者,廢除了世選制。

現在就有些人就私下裏要恢復世選,他們不是要攛掇著人造反,而是想要學習南朝的重臣,用溫和的手段分享皇權。

只是在耶律乙辛看來,這些人根本不值一提。不能從刀槍中得到權力,卻要用口舌來,那還叫契丹人?

到底哪邊先會亂起來,大遼能不能等到宋人的內亂,宋國的內亂到底會有多大的影響,這就是耶律乙辛和耶律隆父子之間最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