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航空時代(第2/4頁)

一旦空軍被消滅,在戰爭開始之後,想要再重建一支空軍幾乎不可能,因為飛機制造基地將會被轟炸,航空站和機場也將被摧毀。即使能夠創設小股的航空兵,他們也將被勝利的空軍逐個地完全擊毀,因為勝利的空軍已經控制了制空權,其後方城市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可以不受阻礙地生產各種物資、武器,甚至是飛機。

我們可從航空學角度出發來看待以下三類國家。

第一類,由海島組成的國家容易受到來自大陸沿岸的空襲。海島國家想要利用陸軍攻擊鄰國,就必須完全掌握制空權,以便其陸軍能安全地到達大陸海岸進行登陸。如果它的敵國控制了天空,它就能切斷島國來自海上的全部供應,並且轟炸該島國的港口和內陸城市,單靠空軍就能獲得勝利。

第二類,一個國家與其敵人陸地接壤,該國的補給,部分靠自產,部分靠鐵路、公路、空運從外界獲得補給。如果一方的空軍在戰爭開始時已經準備完畢,能摧毀敵人重要的城市、橋梁、鐵路、公路、港口,那麽掌握制空權的一方也能僅靠空軍獲得勝利。

第三類,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的、遠離其他的國家,如美國,它位於飛機的一般航程外,歐洲和亞洲的國家只能依靠天空和海面侵犯它。此時,一支空軍就能保護美國的獨立和安全,但這支空軍不離開美國就無法征服其他國家。

不久,一定會出現一種新戰法。我們已經意識到,一支從陸基進行活動的空軍,可以統治全部海域,哪怕是攜帶著飛機的海上艦船,也無法阻止它。

列強將利用一系列的海島基地作為戰略要地,這樣它們的飛機就能在島嶼之間飛行。這時,島嶼只需要一支地面小分隊就能防禦了,因為有了飛機以後,它就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受海軍的封鎖、占領了。只要制空權在手,陸軍和海軍都對它毫無辦法。

在北半球,從美洲飛往歐洲或亞洲時,飛機可以通過大陸之間最窄處。而寒冷也不會給飛行活動造成多大麻煩,實際上,天氣越冷,天空越晴朗,越適宜飛行。陽光才是飛行員的麻煩制造者,它使空氣富含水汽,而空氣冷卻時就將形成霧、雲、霾。高溫會導致氣穴,這將給飛機帶來致命的危險。

光還能幹擾空中的通信,這也是為什麽無線電報的最佳使用時間是早晨兩三點鐘,因為這個時候,空氣中的光線很少。這個時段,也最適宜於飛行,因為水蒸汽已經下沉到地表,空氣不會產生上下對流。這就是為什麽所有候鳥在遷徙時選擇在夜間飛行的原因。未來,我們的大多數航班,尤其是重型飛機,多半會在夜間飛行。

以後,我國的洲際航線將不會采用以往的與赤道平行的方向,因為那時我們的交通工具將被局限於地球上溫暖的水域和陸地。新的航線,可能沿著經線,直接越過地球兩極,縮短行程,節約能源和時間。

航空時代將對戰爭產生什麽影響呢?無疑,它將帶來迅速的、持久性的結果。與過去龐大的海軍和陸軍相比,空軍所耗費的金錢少得多。它將引起全體人民的關注,因為人民雖然遠離戰爭,但是他們全都有可能遭受飛機的襲擊。

現在,有人還認為他們遠離海岸和邊境線,所以他們是安全的,不會遭到敵人的攻擊。對於他們而言,最壞的打算也只是,國家戰敗了,全體民眾繳納高額的賦稅,以賠償戰爭債務,因為敵國的海軍和陸軍根本無法直接觸及他們。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戰爭的真實面貌,以及戰爭產生的原因。

很久很久以前,原始人用牙齒、手、腳和鄰居搏鬥,強壯者獲勝。之後,人們組成社團交戰,這時出現了投擲武器。在此之後,軍隊出現了,隨著鋼鐵武器的發明,就出現了裝備鋼鐵武器的大規模軍隊,軍隊在作戰的同時,老弱婦孺則為他們提供一切軍需品。火藥的發明,使最優秀的武士也敵不過拿槍的農民。之後,國家的軍隊組織方式改變了,形成了宣戰時所有人力都將應征服役或進入工廠工作的形式。這就是今天世界各國的作戰方式。軍隊的戰略戰術,與羅馬時代沒什麽大的變化。

當武器得到改進而威力更大時,總的傷亡往往減少了,這是因為新武器使戰爭雙方可以不再直接接觸了。勝敗之分也能較早地發現,而戰敗的一方,因為遠離敵人,所以可以及時撤退。

剛剛結束的這次歐洲大戰,交戰士兵之間的搏鬥遠不如美國內戰時激烈。當年,傷亡人數在參戰人數中的比例比這次戰爭大得多,服役人數占總人口比重也比這次大戰大得多。這是因為,1914—1918年,新式武器如機關槍,提供了更強大的防禦力量,作戰人員之間的距離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