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飛機和設備(第3/4頁)

如果我們將飛機制造工作交由一些工廠承擔,提供準確的圖紙給他們,則我們每天能得到300~400架飛機。已經得到訂單的制造工廠,需要事先生產幾架飛機,將它們交給部隊和技術部門進行全面試驗,由其決定工廠所生產的飛機是否堅固,是否能滿足各種飛行要求,並做最後的修改。當然,這就需要對原圖紙做進一步的改進。修改後影響很大,修改次數過多,將延長飛機的交付日期,並大幅度提高制造成本。這對那些已經準備好模具和設備的廠家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政府部門在訂貨前,所制訂的技術規範、圖紙和要求必須非常準確,使廠方能夠按照規定制造。

我們的政府已經用盡方法以獲得適合的航空裝備。航空發展初期,我們還沒有多少人員從事這項工作,當時,因為還沒有民用航空,從事這項工作的人都是無利可圖的。所有的飛機訂單都來自於政府,而且所有的飛機都用於軍事。這就逐漸導致了政府對飛機的壟斷,政府自己負責研制工作,接管所有的飛機設計工作。這種制度限制了民間力量,政府所建立的飛機工廠形成了壟斷,增加了飛機的成本,極大地阻礙了飛機的進步。

現在,先進的航空國家已經制定了一套相當明確的飛機訂購制度。空軍作戰部門,根據實際需求提出需要什麽類型的飛機,然後由工程部門或技術部門把空軍作戰部門的要求翻譯成航空工程師能理解的技術語言,接下來由工程師提出數據。生產圖紙完成後,決定生產飛機的廠家就展開競爭。不是所有的工廠都能生產合適的飛機,那些專門從事飛機制造的廠家更具有優勢。這時,我們需要一張有能力制造出好飛機的工廠名單。

政府仔細核算成本,並選擇工廠。任何想要制造飛機的工廠,只要達到了標準,就可以被列入候選名單。這種制度是了防止不具備生產能力廠商擠進來。我們要阻止以次充好的飛機,如果將政治手段塞進了采購程序,那就會出現毫無用處的飛機,這將危及飛行員的性命。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制造飛機的最好方法。首先,空軍工程部門將飛行員的要求翻譯成工程師能理解的語言,並由他們提出自己的建議。在這階段,我們還需要試驗材料的強度和進行飛機性能試飛。之後,生產組織部門嚴格按照制度將訂單分配給飛機制造廠,該部門要按照工程部門的要求檢查飛機每一個零部件。最後,生產好的新飛機在航空供應站集中,在這裏保持隨時交付部隊使用的狀態。

飛機生產不應以政府為基礎,這樣的結果就是,價高質次,甚至形成政治控制,以政府為基礎遠遠不如私營工廠承包。

空軍的供應系統應該由三大部門組成。首先是,國內的主要供應站,集中了所有工廠制造的散件器材並準備好向部隊發送。它負責發送所有各類裝備,飛機、槍炮、信號設備、無線電裝備、照相機、各類儀表、汽車運輸和所有附件的單位。

每個供應站分為三個主要部門:第一是供應部,負責發送所有器材;第二是修理部,負責對需要更新或替換的任何裝備進行修理;第三是廢舊物資利用部,負責回收或拆件運送到供應站的破爛和受損的飛機和器材,取下能重新使用的有用部件,將其余的挑出來出售或進行其他處理,廢舊部件利用能節約大量金錢。

主要供應站通常需要備有一年的裝備,以備可能出現的緊急任務之需,因為一旦發生戰爭,我們組織生產並供應給軍隊,需要很長的時間。

第二個是,航空供應基地。在靠近部隊的地方需要設立一個供應機構,隨時移動並能自主地為部隊供應物資。這種供應站在歐洲戰爭時期,我們稱它為航空供應基地。它可以為部隊提供飛機,當戰爭發生時,航空供應基地能提供飛機替換部隊所使用的飛機。此外,航空供應基地還需要備有兩個星期的燃油、彈藥、附件的供應量。航空供應基地和供應站一樣,由供應、修理和廢舊物資利用三個部分組成。

最後的供應部門是飛機維修廠,它直接為某個空軍部隊維修飛機。這些維修廠應該常備3天的物資供應量。維修人員修理飛機就像汽車司機用車上的工具修理汽車那樣。飛機維修廠也分為供應、修理和廢舊物資利用三個部分。每個飛機維修廠直接負責配屬的作戰單位的全部供應。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飛機的型號應該盡可能地少,歐洲停戰時,我們在前線有11種不同型號的飛機,大約一半已經停產。如果在戰爭開始時,我們能按照實際需要組建供應體系,那麽供應部門的人數和運輸飛機和汽車零備件所需的人數都會減少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