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軍事政策或戰爭哲學(第2/7頁)

一些軍人對這種士氣持否定態度,他們更傾向於在戰爭中冷靜沉著、穩紮穩打。我認為,二者各有利弊。士氣雖然產生巨大能量,但不易持久,一旦失利,士氣就會變得低落。

交戰雙方指揮官的積極進取和無畏精神,也是獲取勝利的重要因素,但是其作用大小並沒有規律。任何政府和統帥,都應該隨時考慮軍隊的內在價值,善於比較雙方的力量。當一個俄國將領率領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在開闊地區作戰時,他能輕而易舉地戰勝一支人員勇敢卻毫無組織的軍隊。這裏就出現了我要講述的另一個問題,即“一致”的問題,一致產生力量,秩序確保一致,紀律則是秩序的先導。沒有紀律和秩序的軍隊,是無法取勝的。還是那個俄國將領率領著同樣的軍隊,當他遇到一支紀律和訓練與自己相當的軍隊時,他就要慎之又慎地行動了。最後,運用同樣的手段,如果面對的是馬可將軍,那麽他可能取勝;如果面對的是拿破侖,那麽他就會慘敗。

對於軍事行動的激烈程度,政府具有很大的決定性,這種決定性表現在政府對軍隊的影響上。一個軍事統帥的行動是完全自由的,而他的對手則要受到千裏以外的最高軍事委員會的束縛,在此情況下,後者一定會在戰爭中處於劣勢。

一個統帥的指揮能力無疑是取得勝利的最重要因素,尤其在交戰雙方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當然歷史上不乏名將被庸才擊敗的例子。但是,例外是無法撼動定律的。命令被部下誤解,或是其他偶然的情況,都有可能成為改變結局的因素,這是不可預見和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僅僅根據這種情況就否定一般情況下的原理和定律,那該多麽可笑!毫無疑問,只有靈活正確地運用原理的一方才能取得勝利。軍事科學是一種能使所有可以預見的情況利於自己的科學,但這種科學並不適用於變幻無常的命運,哪怕是因調度得當獲勝的次數多於偶然性獲勝的次數,也不能否定我的論斷。

如果統帥的才智是取得勝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那麽我們就能很好理解,為何選擇統帥是國家管理科學中最復雜的問題之一,以及它為何是國家軍事政策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了。然而,這種選擇往往受到外界的影響,以至於在選擇統帥時,年齡、私人好惡、黨派爭鬥、忌妒等成為影響最多的因素,而忽視了社會效益。這個問題,我將專門加以分析。

軍事制度

軍事制度是政府軍事政策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憑借它,一支精銳才有可能在平庸司令官的領導下創造奇跡。當然,一支平庸的軍隊,在一位偉大將帥的指揮下,也能創造同樣的奇跡。然而,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將高超指揮技能的司令官和精銳結合起來,這樣才會創造出更偉大的奇跡。

以下條件可以用來衡量一支軍隊的制度是否完備。

1.良好的兵員補充制度。

2.良好的軍事組織。

3.官兵在機動、內務、勤務方面有良好的訓練制度。

4.嚴明的軍紀,以信念為基礎的服從和執行命令的精神。

5.賞罰分明。

6.特別兵種[2]得到充分良好的訓練。

7.武器裝備優於敵人。

8.擁有一個善於利用一切資源、善於組織軍官學習和實踐的總參謀部。

9.良好的倉庫、醫院、後勤管理體系。

10.統帥部和高級指揮機關組織體制健全。

11.有效地提高士氣的手段。

為了避免重大損失,上述的任何一條都不可忽視。1806年的普魯士軍隊,雖然訓練良好,紀律嚴明,但是缺少能幹的統帥領導,又缺乏後備軍,結果他們在15天內就被拿破侖打敗了。歷史上不乏擁有精銳部隊的國家。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都是善於建立和訓練方陣的高手,他們善於調動軍隊,以少數精兵征服了波斯和印度。腓力二世的父親阿敏塔斯三世極為重視訓練士兵,所以他能擁有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

任何政府,不管以什麽借口輕視軍隊,都將受到後人的詬病,因為輕視軍隊,會使國家失去勝利,甚至給國家和軍隊帶來恥辱。主張政府應該為軍事犧牲一切的觀點是荒謬的,但軍隊應該是政府關注的對象。如果一國之主沒有受過任何軍事教育,他就很難在這方面有所建樹。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富有遠見的制度,就成為最佳的解決方案。一個完善的軍事制度,首要部分是制定完善的征兵制度和後備軍體系。

雖然一些政府形式是不允許國家元首采用最好的軍事體制的,但是,我們要看到,羅馬共和國、法蘭西共和國、路易十四、腓特烈大帝都證明,即使各國政府的組織原則各不相同,卻都擁有良好的軍事組織和英明的指揮。不管我們承認與否,現在的政府形式,都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家軍事力量的發展,可以提高軍隊的真正軍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