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7月25日至28日:秘密和謊言(第2/8頁)

按照戰爭動員計劃,奧地利將20個師大約30萬人部署在離貝爾格萊德幾英裏遠的地方。由於奧軍按照康拉德的這個計劃進行部署,加利西亞(Galicia)以北地區只剩下28個師的兵力。如果俄國此時加入戰爭,康拉德將會在加利西亞遇到比自己大得多的俄國軍隊。柏林的總參謀部知道了康拉德的安排後很是震驚。這樣的部署與康拉德較早前和德國最高軍事指揮磋商時說的相反,其結果是相當嚴重的,如果俄國人在東部進攻,奧地利只能給予德國非常有限的支持。這表明康拉德內心裏有一個盲目的信念,他相信俄國將置身事外,因而他可以給予塞爾維亞一次沉重的打擊。他幻想這樣的打擊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

俄國宣布進入“戰爭準備階段”,就是要采取若幹步驟使日後進行戰爭總動員時能順利一些。雖說是“準備”,但並非微不足道,它需要集合靠近奧匈邊境四個軍區的110萬軍隊。塞爾維亞的戰爭動員規模自然比較小,塞爾維亞人有一個錯誤的判斷,認為奧地利人開戰後將會在幾天內發動進攻,盡管判斷錯誤,但確實相當合理。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判斷,塞爾維亞開始將其政府搬出貝爾格萊德,轉移到遠離邊境的地方。

“戰爭動員”在當時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詞,雖然它並不意味著戰爭,但是它代表一種離戰爭並不太遠的狀態。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戰爭動員的定義,這個差異埋下了沖突的種子。對俄國來說,地理範圍極大,國家行政效率不高,戰爭動員就好像冰河一樣以極慢的速度運動。它實際上要召回後備役士兵(俄國的鐵路不多,有的士兵需要旅行數百英裏),每個軍、每個師都有不同的指定集結地點,然後讓部隊做好準備進攻敵人或者抵禦敵人進攻。對俄軍來說,還有一個與其他國家軍隊極其不同的重要差別,入侵敵人的領土不是俄國戰爭動員必不可少的目標;是否入侵,要看實際局勢。即使進行了戰爭動員,俄國領導人也能進行靈活改變。處於動員狀態的俄軍,可以駐紮在俄國領土不動,但要保證能隨時行動。

奧匈帝國的領土高低不平,鐵路雜亂無章,其所面臨的運輸難題與俄國類似,但嚴重程度不如俄國。維也納的戰爭動員與俄國的戰爭動員一樣,也留有幾分靈活性。康拉德將他的武裝力量分成三組:第一組用於對付塞爾維亞,第二組用於在加利西亞對付俄國人,第三組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分配。康拉德決定出動第三組部隊,集結成20個師的兵力,送到南部用於攻擊塞爾維亞。

1914年的德國是當時歐洲現代化程度和效率最高的工業巨人,其戰爭動員速度能讓俄國和奧匈帝國看得眼花繚亂。德國的戰爭策劃者們堅信,一旦爆發戰爭,德國是否能生存取決於速度。自俄國和法國在1894年建立同盟以來,德國一直面臨著與這兩個歐洲強國單獨開戰或者同時開戰的可能性。一旦與俄、法同時開戰,德國無法打贏一場消耗戰。德國人的這個想法容易引起爭論,但並非毫無道理。因此,德國的戰爭動員的最高目標是:在俄國有能力在東線發動大規模攻擊前,必須在戰爭的頭6個星期內將西線的法國打得精疲力竭而退出戰爭。所以,德國的計劃包括一個直接對準巴黎的猛刺動作。一旦開始,德國的猛刺動作就不可能停止,甚至不能做微小的改動,否則部隊將陷入混亂之中。對德國來說,戰爭動員就等於是戰爭。

但是,戰爭動員本身是一件危險的事,無論哪個國家進行戰爭動員都將帶來危險。戰爭動員本身就是為了恐嚇。即使是歐洲強國中較弱的奧匈帝國針對巴爾幹半島上的彈丸小國進行的戰爭動員,也必然引來其他國家的某種反應。

在奧匈帝國的戰爭動員期間,年事已高的塞爾維亞陸軍元帥拉多米爾·普特尼克(Radomir Putnik)正好在奧地利的波希米亞省度暑假,被布達佩斯官方抓住。但是,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下命令不僅讓老元帥走人,而且還安排一列專門列車送他回貝爾格萊德。這是一種迷人的姿態,也只有像弗朗茨·約瑟夫那樣的既有尊嚴又有禮貌的君王才做得出來。這種行為方式在工業主導的新世界裏很快被拋棄。老元帥回國後便負責國家的防衛工作,奧匈帝國皇帝的騎士精神後來讓康拉德和奧匈帝國軍隊吃夠了苦頭。

7月26日,星期日

這一天報紙沒有大字標題,就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似的,但這僅是表面現象。在奧地利和俄國,國家領袖正在運作戰爭機器,同時希望對手們能理解自己進行戰爭動員的用意。

奧地利的戰爭動員是個不緊不慢的進程,它需要16天的工夫才能使軍隊進入戰鬥狀態。不過,奧地利的戰爭動員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讓法國和英國知道巴爾幹局勢有多麽惡化,如果法國和英國不想使局勢進一步惡化,最好抑制一下俄國的野心。在目前形勢下,法國在戰爭初期是很重要的,因為法國是俄國的盟友,眾所周知,沒有法國的支持,俄國的野心就會有所收斂,很可能不甘願冒與有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打仗的風險。此外,英國也很重要,雖然英國的軍隊不大,但英國與法、俄國之間已經建立起一種松散的非正式同盟關系,英國應該不願看到一次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