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7月29日至31日:恐懼是個壞謀士(第4/8頁)

普恩加來在自己的辦公室召見了英國駐法國大使。他要求英國表示出更堅決的態度。他解釋了自己的要求,如果英國宣布有意願支持法國,德國就會受到阻礙,於是就防止了戰爭的爆發。英國大使知道英國政府內部的分歧,他只是簡單回答道:“英王的政府難以做出這樣的聲明。”

德軍總參謀長赫爾穆斯·馮·毛奇將軍聽取奧地利戰爭動員的匯報。他聽說康拉德為了繼續追求自己入侵塞爾維亞的夢想而向南線派遣大量多余的軍隊,他因此而感到一陣恐慌。以當時的局勢看,如果戰爭爆發,靠近俄國邊境的奧地利軍隊將嚴重不足,很可能是一個奧地利軍人對抗兩個俄國軍人。毛奇發了一份電報給康拉德,要求他把主要兵力轉移到北線來與俄軍對壘。如果康拉德不這樣做,德軍在開始攻擊法國時,背部將受到俄軍的威脅。毛奇還說了一句本不是他職權範圍內的話,他奉勸康拉德和維也納不要實施“貝爾格萊德終點站”計劃。然而,德國首相貝特曼正在要求奧匈帝國外交大臣貝希托爾德接受該計劃。“開什麽玩笑!”貝希托爾德聽到毛奇的話後大聲叫道,“柏林誰在掌權?”

晚上9點,毛奇帶著戰爭大臣埃裏希·馮·法金漢走進首相的辦公室。兩位將軍告訴貝特曼德國必須進行戰爭動員,拖延將使德國處於危險之中,至少應該是戰爭臨界狀態(類似於俄國的戰爭準備階段)。雖然貝特曼不想采取軍事行動,但也不想讓德國處於不安全狀態,所以他答應星期五中午前做決定。他也逐漸感覺到戰爭不可避免,於是他把工作重心從維持和平轉變成準備打仗。他了解到康拉德認為“貝爾格萊德終點站”計劃不可行,也知道貝希托爾德支持康拉德。所以,貝特曼像毛奇一樣接受了一種宿命觀點:如果德國的敵人決定打仗,德國最好早打。

7月31日,星期五

有關俄國戰爭動員的非官方報告幾乎是頃刻間就傳遞到了柏林,德軍將領們開始了解到俄國戰爭動員的進展,他們不得不提高軍事準備的要求。此時,德國仍然是歐洲唯一沒有進行軍事準備的國家,這種局面令德軍無法忍受。即使是英國也在行動之中,海軍大臣丘吉爾已經命令英國大艦隊在北海占據有利位置,以便能快速反擊德國公海艦隊的襲擊,並保護法國在英吉利海峽的口岸。

德國的戰爭計劃出現了漏洞。誰也沒有想到,俄國能在不宣戰的條件下進行戰爭動員。誰也沒有想到,現在是法國站在一旁觀看德國與俄國開戰。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應對。毛奇和其他一些將軍幾乎是怒吼著要求采取行動。將軍們爭辯說,德國目前處於較有利的地位與俄國和法國同時開戰,如果再等幾年,俄國和法國將會有更充分的軍事準備,多等待一天,就是向死亡陷阱更近一步。德皇威廉拒絕戰爭動員,但同意宣布進入戰爭臨界狀態,這意味著若幹措施(保護邊境線、鐵路、郵局、電報局、電話局、召回休假的士兵),如果沒有意外,德國將在48小時後正式進入戰爭動員。德皇陷入深深的猶豫不決之中,這種猶豫不決,弗朗茨·約瑟夫被逼向塞爾維亞宣戰前表現出來過,沙皇尼古拉在被大臣乞求進行戰爭動員前也表現出來過。德皇像其他皇帝一樣屈從了,因為此時已經是軍人的天下,軍人們開始掌控柏林、彼得堡、維也納,他們堅信除戰爭外別無選擇。貝特曼一直掙紮著不讓英國參戰,他還拼命想將意大利拉人德國和奧匈陣營中,所以他一直堅守著不進行戰爭動員的態度。臨近中午時,俄國進行戰爭動員的消息獲得證實,他最終表示同意德國進行戰爭動員。

柏林繼續要求維也納展示出某種希望談判的意願,方案可以建立在倫敦和彼得堡建議的基礎上(有許多復雜的建議),但是貝希托爾德保持沉默。德皇威廉不得不尋找捷徑,他給奧匈皇帝弗朗茨·約瑟夫發了一份電報,要求他幹預。哈布斯堡皇帝在與貝希托爾德和康拉德協商後,回復說奧地利已經無法改變現有安排。他未提及奧地利實際上也陷入自己的軍事計劃的陷阱中。奧地利沒有計劃只派遣軍隊進入貝爾格萊德之後停止不前,這種情況很像俄國不能將戰爭動員僅限於對付奧地利一樣(將軍們說無法制訂相應的計劃),這種情況也很像德國無法進行戰爭動員而又不入侵鄰國。康拉德害怕改變預定的軍事安排將導致軍隊混亂,他所害怕的與俄軍將軍們在戰爭動員前表現出的恐懼是一樣的,也與德軍將軍即將表現出的恐懼一樣。維也納不能把改變軍事安排作為一種選擇,因為塞爾維亞正在進行戰爭動員,而俄軍正在兩國的邊境線上集結大量軍隊。然而,康拉德卻在許多重要方面都脫離了現實考慮。即使奧地利與俄國開戰變得極有可能,他還一心只想著懲罰塞爾維亞。他還有另一個愚蠢的念頭,他幻想意大利將參戰並且站在奧匈帝國一邊,於是他手裏就多出數十萬附加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