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滴血(第2/10頁)

德軍集團軍都以數字為編號。南面毗鄰克盧克的是卡爾·馮·比洛(Karl von Bulow)將軍領導的第二集團軍(按照施利芬計劃,德軍的巨輪轉向後,他則在克盧克的東面)。比洛是普魯士高級貴族之一,年紀也有60多歲了。接著是第三集團軍、第四集團軍……最後一個是第七集團軍。在這七個集團軍中,前三個組成右翼,雖然沒有像施利芬原計劃的那麽大,但也有令人恐懼的75萬人。這次戰爭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當年惠靈頓在滑鐵盧打敗拿破侖的時候只有6萬人。

德軍的第一、第二、第三集團軍,並排向前開進。他們的左側由其他德國軍隊保護。他們的右翼則暴露在外,但這不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克盧克將包抄側翼同樣暴露在外的法軍的左翼。克盧克的基本任務就是包圍巴黎,一路上不能戀戰,要一直趕路。如果因局勢發展允許他對法軍的左翼發動攻擊,就可以盡可能地削弱法軍。但是,這類的打擊只能是克盧克的次要任務。克盧克的首要目標,就是攻占巴黎。

組成德軍左翼的第六和第七集團軍,不準備發動進攻,他們的角色是阻止法軍可能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攻擊,其作戰目標不是戰勝法軍,而是既防止法軍突破又不讓法軍退守巴黎。在德軍右翼的三個集團軍與左翼的兩個集團軍中間是第四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第五集團軍的指揮官是德皇威廉的大兒子皇儲威廉(Crown Prince Wilhelm)。這兩個集團軍的作用是聯絡右翼和左翼,使德軍在整體上無間隙可供法軍利用。它們還是德軍右翼運動時形成的巨大轉輪的輪軸部分,不需要快速運動。它們是德軍完整軍事計劃中起定位作用的錨,是德軍發力時的支點。當克盧克抵達巴黎後,揮師返回,把法國人驅趕入這兩個集團軍早已布置好的殺人機器中。

法國的霞飛將軍,把自己的100多萬兵力分成五個集團軍,這五個集團軍也同德軍類似,一線排開,用數字編號,第一集團軍在最右邊,駐紮在瑞士北面。第二集團軍緊鄰第一集團軍的北面,第三集團軍又在第二集團軍之北,五個集團軍向西北方向延伸,最後一個集團軍放在克盧克的出發點和巴黎之間的中點上。霞飛的第一、二、三集團軍向東面對阿爾薩斯和洛林,其背後是一條由幾個超級據點構成的防線(凡爾登、圖爾、埃皮納勒、貝爾福),這些超級據點由法國人建造,地處瑞士和比利時之間。第四、五集團軍沒有類似的據點依靠。第五集團軍的司令官查爾斯·朗勒紮克(Charles Lanrezac)是霞飛的好朋友、老下級。第五集團軍的位置有問題,它是法國防線的終點,就像克盧克是德國防線的終點一樣,但左側就像許多戰術家說的那樣“懸在空中”。德軍可以迂回到其左側或背後發動攻擊。不過,戰爭剛開始的幾天,這種可能性非常低,霞飛認為不值得考慮。

當時,朗勒紮克和霞飛沒有什麽好辦法知道德軍的動向。1914年夏天,空中偵察作為軍用航空的分支,正處於發展初期。本來騎兵是軍隊的耳目,但是在戰爭動員完成之前,騎兵也難以發揮其正常作用。雙方的指揮官只能憑借經驗推測,做推測所需的信息或來自間諜,或來自俘虜。除了獲取情報困難外,還有幾個具體因素使情報問題變得更加復雜:軍隊的規模巨大;戰場的地理空間非常巨大;前線有數十萬軍隊等待調遣,而指揮部卻離前線非常遙遠,幾乎難以拉近這兩者之間的距離。

在戰場上,單獨行動的集團軍如同瞎子一般。一個集團軍雖然看上去是一個龐然大物,但所面臨的危險其實很大。大規模的步兵運動是地球上絕無僅有的東西,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個怪物,其身體是一條長長的毛毛蟲,行動緩慢笨拙,其頭部是一個患有近視眼病的老虎(這個比喻並非完全不合適)。虎頭最具摧毀力,能隨時摧毀任何攔住去路的敵人。集團軍司令官的主要工作,就是要保證用集團軍的虎頭去撞擊敵人。虎牙可以是拿著武裝的士兵,可以是舉著大刀的士兵,可以是握著隨手撿來的能產生破壞性的器具的士兵。虎頭可以去攻擊敵人,也可以根據局勢需要去阻止敵人的進攻。

集團軍在前進中將暴露自身弱點,弱點就是虎頭後面像長長的毛毛蟲一樣的身體[在1914年的那個年代,一個軍由兩個師組成,大約有3萬人,行軍時其長度能達到15英裏(約24公裏)]。如果想在戰場上取得大勝,就必須躲避敵人的虎頭,或錯過敵人的虎頭,用自己的頭部沖擊敵人的身體。這就是攻擊敵人的“側翼”,如果虎頭的攻擊力足夠大,敵人的身體就會頃刻間被撕開,敵人的虎頭便會脫離身體,成為喪失力量的殘部。從敵人背後發動攻擊、包圍敵人、切斷敵人供給線,也能有類似的效果。所以,毛奇和霞飛都將自己的集團軍安排在一條沒有間斷的戰線上,各集團軍之間相互保護側翼。然而,如果某一方的戰線的端點沒有保護措施,戰鬥隨時可能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