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尋找新戰場(第3/9頁)

幾年之前,更確切地說是幾代人之前,歐洲強國就不願與君士坦丁堡建立正式的關系。土耳其是“歐洲病夫”,處於緩慢的崩潰消亡之中。歐洲各強國在爭奪土耳其的遺產的過程中,因為相互嫉妒而難以達成一致,從而才使土耳其有機會苟延殘喘,暫時逃避滅亡的命運。俄國想占有君士坦丁堡,英國和法國堅決不容忍俄國的野心,宣稱寧願打仗也不能讓俄國的貪心得逞。但是,做土耳其的同盟國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必須為土耳其擔責任,而土耳其能給予的回報卻很少。一旦做了土耳其的盟國,即使有機會,也不敢肆無忌憚地攫取土耳其的領土。所以,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從土耳其分裂出去,英國奪得埃及、塞浦路斯,法國獲得阿爾及利亞,希臘搶下了克裏特島,奧匈帝國吸收了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土耳其的領土不斷被瓜分。土耳其的統治者很顯然生活在不可逆轉的恐懼和羞辱之中。

有兩個歐洲強國與土耳其有最密切的關系,其一是英國,它是土耳其的主要保護者,防備著俄國的擴張入侵,其二是德國,它對中東的經濟利益越來越感興趣,甚至建設了一條從柏林到巴格達的鐵路。普魯士早在1822年就開始被邀請去培訓土耳其軍隊。奧托·李曼·馮·桑德斯(Otto Liman von Sanders)將軍作為德國特使剛到達君士坦丁堡,就被任命為土耳其軍事檢察官,實際上就是總參謀長。為了平衡需要,青年土耳其黨又邀請英國負責改造土耳其海軍。土耳其海軍向英格蘭訂購了兩艘無畏級戰艦,價格高達1100萬英鎊,這筆錢對這個因巴爾幹戰爭而瀕臨金融倒閉的帝國來說代價巨大。這次軍購受到土耳其公眾的大力歡迎,大部分買戰艦的錢是靠發行公債籌集的。

大戰爆發意味著土耳其有機會結束其孤立狀態。當然,條件是土耳其必須自己先有意願。究竟土耳其將投入交戰雙方的哪一方的懷抱,這點在大戰開始時並不明確。也許,土耳其不應該擁抱任何一方。後來,由於英國在戰艦問題上辦了一件錯事,再加上德國的威逼利誘,土耳其才做出選擇。當1914年夏季的危機達到頂峰時,一組土耳其航海人員正好在英國,準備接收第一艘無畏級戰艦。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就在這一天,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宣布英國征用土耳其的兩艘戰艦。他這樣做是有道理的,可以保證兩艘最先進的戰艦不落入敵人的手裏。然而,這件事本可以被處理得更小心一些。如果英國政府正在與土耳其政府談判,這兩艘戰艦可以作為談判條件歸還給土耳其,作為給土耳其青年黨人同意與英國建立同盟的回報。丘吉爾的決定導致君士坦丁堡暴怒不已。8月初,在離大戰爆發只有幾小時的時候,土耳其政府提出與德國建立正式同盟的建議。

實際上,柏林早就準備好供簽署同盟協議所需的文本,恨不能馬上發往君士坦丁堡。德國的同盟協議草案要求土耳其向所有德國正在參戰的戰場投人兵力。青年土耳其黨人沒有想到德國有如此高的要求,找了個借口沒有簽字。同時,他們開始暗中與俄國談判是否有可能建立類似的同盟協議。此時,俄國的自信心很高,相信協約國的兵力能戰勝同盟國,所以斷然拒絕了土耳其。俄國人認為,可憐的土耳其人正在利用同盟來阻止俄國奪取君士坦丁堡。

德國人對土耳其人故意拖延不滿,於是派遣兩艘高速大型戰艦與英國和法國艦隊藏貓貓,偷偷進入了地中海。8月10日,德國兩艘戰艦向阿爾及利亞海岸開炮後,受到敵軍艦的尾隨追擊,它們逃竄到達達尼爾海峽的入口,要求允許進入海峽。土耳其青年黨的主導人物恩維爾·帕夏,這位只有34歲的土耳其戰爭大臣感到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德國顧問堅決要求他允許德國戰艦進入海峽。英國和法國的外交官要求他拒絕。他試圖拖延,但德國人強迫他立刻做出決定,他退讓了。土耳其人讓兩艘德國戰艦開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北面。追擊德國的軍艦被阻止了。達達尼爾海峽關閉了,運輸35萬噸出口貨物的俄國船隊突然無法從黑海抵達地中海。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土耳其還是沒有做出最後決斷。德國決定將開進達達尼爾海峽的兩艘軍艦送給土耳其(雖然這兩艘軍艦有了土耳其名字,但全體艦員都是德國人,繼續接受德國命令),土耳其政府拒絕評論。結盟的事一直拖延到9月還沒有結論。為了促使土耳其陷入危機,兩艘德國軍艦行駛出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這兩艘德國軍艦懸掛著土耳其的旗幟,向俄國的費奧多西亞、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開炮射擊。不僅俄國人吃驚,連土耳其青年黨也非常吃驚,趕忙向彼得堡方面解釋攻擊是德國人的行為,土耳其願意保持中立。俄國方面回復說,土耳其可以用驅逐德國人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清白。土耳其無力做到這一點。11月30日,由於土耳其沒有在限定的時間前回答協約國的最後通牒,俄國向土耳其宣戰。英國和法國幾天後也向土耳其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