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尋找新戰場(第4/9頁)

雖然土耳其與同盟國建立同盟關系對協約國來說是一個打擊,但是一些英國領導人認為土耳其帶來了一些新機會。由於不像俄國和法國那樣易於受到入侵的威脅,英國從來不願限制自己的戰場範圍。1915年初,從英國海外殖民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調回的常規軍隊回到歐洲戰場,約翰·弗倫奇爵士手下的兵力已經達到30萬人。基欽納在英國本土招募的數十萬新兵正在接受軍訓。如何使用這些新兵力成為一個問題。許多軍隊中的高級將領和內閣成員都有自己明確的答案,但是,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

弗倫奇並沒有被伊普爾的巨大損失嚇到,他和霞飛仍然堅信德國的防線能被打破,他渴望證明這一點。一連串人為誇張的德軍傷亡報告助長了他認為德軍正趨向於崩潰的判斷。協約國的宣傳工作者把西線每一次戰鬥都描繪成德軍機械的自殺式攻擊,而實際上德軍的傷亡水平要明顯地低於協約國。倫敦的作戰部主任給出了一份報告,說明德國在幾個月內將人力耗盡(這個虛構的故事流傳了很長時間。1915年6月前,另一位作戰部主任預測,如果英國繼續打擊德國,德國將在6個月內被打敗,大戰結束)弗倫奇與霞飛一樣想發動進攻,但他不想在霞飛的指揮下作戰,甚至不想與霞飛並肩作戰。他不斷要求獨立行動。然而,他倆有一個基本共同點:所有英國士兵都應該被派往西線,越早越好。

1月初,弗倫奇回到倫敦參加英國戰爭委員會召開的會議,這是一個新的戰爭計劃機構,成員有阿斯奎斯、基欽納、丘吉爾、格雷、財政大臣勞合·喬治。弗倫奇提出一個新進攻方案,要求沿著海岸前進,收復被德軍占領的比利時港口。丘吉爾支持這個方案,他認為這個方案能把中立的荷蘭帶入協約國陣營,能把更多的德軍吸引到西線,為英軍在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登陸做準備。一開始,委員會反對弗倫奇的方案。大多數成員認為該方案太冒險,收益不大,與霞飛的願望相去甚遠。霞飛希望英軍不要沿海岸進攻,而是把重點還放在伊普爾。幾天後,弗倫奇的方案又回到委員會的討論中,大家不是想批準這個方案,而是把它作為一種可以討論的可能性。阿斯奎斯對這個方案不友好。基欽納絕對地反對。基欽納的真實想法是不能公開的,他希望把英國的部隊先保留在國內,直到法國和德國消耗殆盡。然後,英國可以派遣大規模的新部隊跨越英吉利海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在法國境內的德軍,可以被視為堡壘,用進攻的辦法推不動。”基欽納告訴弗倫奇。“英國的防線,”他補充道,“可以被當作投資保留著,而同時必須另選戰場作戰。”

新戰場在哪裏?基欽納、丘吉爾等人整天夢想著另選戰場作戰。英國遠征軍有幾個師的兵力被消滅,巨大的損失使人痛苦,這幾個人開始尋找一個讓人感到痛苦較小的地方開戰。俄國大公爵尼古拉給基欽納發來電報表示鼓勵,並建議在中東展示一下武力,阻止土耳其在波斯和高加索的野心。他建議在敘利亞開辟戰場;把土耳其從北面調動過來,幫助俄軍減輕在東線的壓力。他還建議在波羅的海登陸;俄國海軍正在建造一個由600艘機動駁船組成的艦隊(彼得堡並不知曉這件事),可以派遣這支船隊在德國的波美拉尼亞海岸登陸。他的第三個建議比在波羅的海登陸建議的風險要小,就是讓協約國軍隊在希臘西北面的薩洛尼卡(Salonika)登陸。希臘還沒有參戰(還有幾個中立國,協約國和同盟國都在做說服工作),英國戰爭委員會希望把協約國的軍隊投入南巴爾幹地區能贏得希臘的支持,甚至還能贏得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意大利的支持。派遣一支軍隊從薩洛尼卡向北運動,能起到支持塞爾維亞的作用。塞爾維亞的力量加強後,能進攻奧匈帝國。基欽納喜歡這個想法,財政大臣勞合·喬治也同樣喜歡。作為財政大臣,勞合·喬治並不是軍事計劃的核心人物,但他將自己打扮成一個有十足意志力的人。

最後,達達尼爾海峽也是一個可選目標,英國軍艦在1914年底曾發動短暫的攻擊,證明其無力防禦。對達達尼爾海峽發動更大規模的攻擊,將給所有同盟國帶來困難。丘吉爾給英國在東地中海的艦隊發電報詢問是否能通過達達尼爾海峽一直進攻到君士坦丁堡。英國艦隊司令回復說:“如果能增加軍艦的數量,擴大作戰規模,目標可以實現。”丘吉爾滿意了,他指示艦隊司令提交一份詳細的計劃。

於是,達達尼爾海峽就成為那個另選的戰場。

新年才過了一周,霞飛在香巴尼(Champagne)和阿圖瓦(Artois)地區發動的攻勢便不得不停止了。1月8日,德軍發動進攻,法軍的進攻被迫停止,法軍在3周的時間裏只前進了500碼(約457米),這次進攻法軍又多傷亡了數萬人,這個結果令法軍目瞪口呆。在香巴尼戰場,法軍的進攻造成9萬人的傷亡。霞飛還是不打算放棄,不僅在2月份想要進攻,還想要在3月份繼續進攻,他總是認為法軍已經處於突破德軍防線的邊緣。英國戰爭委員會開始對西線擔憂起來,委員們懷疑霞飛是否能兌現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