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轉變態度

最後的勝利屬於還有活人的那一方。

——亨利·菲利浦·貝當

4月底,德國人將零碎的部隊湊集在一起,組成一支新的東線集團軍——第十一集團軍。為了組織起新集團軍,德軍進行了機構重組,每個師原有12營,重組後變成只有9個營。為了彌補人力的減少,每個師都多配備了機關槍。第十一集團軍的指揮權給了奧古斯特·馮·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這個人面相兇惡,是坦南堡戰役的主要人物。法金漢重用他,是因為他對興登堡、魯登道夫不友好。

法金漢所面臨的問題與倫敦當初所面臨的問題類似:如何使用這支新集團軍?絕對不可能留給興登堡。派遣去西線也不可能,德皇威廉反對這個想法。盡管德皇的影響力在下降,但是他仍然是戰爭的最高指揮,擁有制定戰略的權力。西線一直都沒有令人期待的戰果,所以德皇威廉覺得只有在東線才能決出戰爭的勝負。

法金漢必須在東線做點什麽,但他非常不願在興登堡擔任指揮官的北部戰區發動進攻。利用簡單的排除法,他的注意力瞄上東南部戰區,奧地利人在這個地區遇到巨大的困難。雖然法金漢有許多非常強悍的政敵,但他此時有了一個新盟友——皇儲威廉王子。皇儲威廉有比較強的個人能力,此時已經鍛煉成為一個老練的指揮官,他建議法金漢不僅要消除人們的懷疑情緒,而且還要準備發動法金漢期待已久的西線攻勢。皇子的想法雖說簡單,但十分合理。德國的基本目標不是徹底打敗俄國,這個目標不現實,俄國有巨大的人力,而且東線戰場太廣闊。實際上,德國的基本目標是沉重打擊俄國,使得德國在1916年有機會把精力轉向西線。

康拉德從維也納發出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引起了法金漢的注意,在報告中,康拉德提出一個突破俄軍防線的機會,雖然俄軍防線暫時處於安寧狀態下,但是,如果在加利西亞的戈爾利采(Gorlice)和塔爾努夫(Tarnow)之間發動進攻,就能打亂俄國恢復其喀爾巴阡山脈攻勢的既定計劃。然而,康拉德此時極度缺乏部隊和炮彈,所以他告訴德國人他需要至少4個德國師的援兵。雖然法金漢一直對東線缺少熱情,但他給康拉德的回答令人大吃一驚。法金漢告訴康拉德,援兵不是4個師,而是4個軍,是康拉德原始要求的兩倍,這4個軍都來自馬肯森新組建的部隊。康拉德在形式上仍然對整個戰役負責,但被要求必須答應一個條件——沒有法金漢的同意不得采取任何行動,如果法金漢不在,必須獲得馬肯森的同意。馬肯森和已經在南部戰區與康拉德合作的亞歷山大·馮·林辛根將軍一起向法金漢報告,而不是向德軍北部戰區的兩位戰爭大功臣報告。

為了不引起俄國人的注意,馬肯森要求部隊行動要保守秘密,部隊花了10天抵達預定位置,在離戈爾利采和塔爾努夫30英裏(約48公裏)處埋伏下來。法金漢本人親自來到東線指揮戰鬥部署,興登堡、魯登道夫成為局外人。為了不讓他倆直接參與即將來臨的戰役,法金漢要求他倆展開一次牽制性的進攻,將盡可能多的俄國人從加利西亞引走。魯登道夫對牽制性的進攻不感興趣,只想著征服,他拿法金漢的要求當作理由,派遣大量騎兵去俄國人控制的波羅的海北部海岸一個叫作庫爾蘭(Courland)的地方,這個地方非常偏遠,此時戰火還從未涉及過。這個行動沒有產生法金漢所要求的調動俄國的效果,因為俄國人不重視那個地方所以不願做出強烈反應。

5月2日,南部戰區的進攻開始。在這次進攻中,康拉德及其部隊只能扮演配角。首先是猛烈的彈幕轟擊,戰鬥進展非常順利,完全不像西線的任何戰鬥。在4小時裏,德奧聯軍的1500門大炮,向俄國第三集團軍把守的28英裏(約45公裏)寬的戰線一共發射了70萬發炮彈、榴霰彈、毒氣彈。這支俄國軍隊雖然缺少大炮和步槍,卻有強大的防禦工事。把守陣地的5個半師有大約6萬名俄國士兵,由於參與喀爾巴阡山脈冬季的戰役,部隊消耗嚴重,而且處於孤立無援的地位,這個明顯劣勢比缺少槍炮還要嚴重。炮擊結束後,馬肯森的10個師和康拉德的8個師發動進攻,俄國第三集團軍潰退。不到24小時,俄軍被迫後撤到戈爾利采之後。馬肯森和康拉德在48小時裏前進了80英裏(約130公裏),塔爾努夫在戰役開始後的第5天陷落。僅一周時間,有14萬俄國士兵被俘,200門大炮被繳獲。後來,有兩個俄國集團軍前來救援,但是救援行動因缺少協調而充當了德國大炮的犧牲品。第三集團軍指揮官拉德科·迪米特裏耶夫(RadkoDimitriev)將軍乞求同意他把部隊通過加利西亞撤退到聖河一線,因為他的部隊此時還能做這件事。這樣的撤退將放棄俄國普熱梅希爾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大公爵尼古拉不能接受放棄他所贏得的東西,拒絕了迪米特裏耶夫的乞求,並命令其堅守陣地。其實,在德軍的猛烈炮火下,堅守陣地已經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