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加裏波利大撤退

或許俄國需要一個替罪羊才能得救,我就是那個受害者。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

8月9日,當晨曦的第一縷陽光出現在加裏波利東方的天空上的時候,英國第三十二旅的士兵正蹲伏在提基堆嶺(Tekke Tepe Ridge)頂峰下準備出擊,占領這個頂峰後便能控制整個加裏波利半島。這個旅的士兵雖然受過很好的訓練,但缺少實戰經驗,都是大戰開始時自願入伍的。50小時之前,他們剛在加裏波利登陸。這是一支非常疲憊的部隊,一整夜都在翻越頑石陡峭的山峰。偉大的勝利近在咫尺,來自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士兵試圖攻占這個制高點已經有3個月了。前一天下午的航空偵察發現,這個頂峰無人把守。還有一個極好的消息,在他們背後,3英裏(約5公裏)遠的蘇弗拉灣(Suvla Bay)的海灘上,有2萬剛登陸裝備精良的英國兵。這些兵力足夠拿下這個山嶺,一旦山嶺到手,便能解救自7月份就深陷旁邊海灘上的澳新兵團,還能切斷土耳其軍隊增援半島地勢較低部分的通道,與赫勒海角的英軍、法軍一起壓垮土耳其軍隊。

隨著黎明前的黑暗退成灰色,周圍的景物依稀可見,出發的命令下達了。士兵們手握步槍,默默地向頂峰進發。爬著爬著,突然,他們的頭頂天際輪廓線上閃現出不知從何處鉆出來的人影,人影的背景是光亮的天空,人影輪廓十分清晰。很快,那些人影變成揮舞著刺刀並開槍射擊的土耳其人,他們就像狂瀉的洪流一樣沖下來。英軍此時已經無法進行防禦;沒有逃跑的英國人被沖倒,然後被殺死。土耳其人繼續追殺剩余的英國人,一直追到海灘。英國人不知道,其實追殺他們的土耳其人也剛剛抵達。這些土耳其人經過36小時強行軍後才抵達頂峰,穆斯塔法·凱末爾命令他們立刻投人戰鬥,而凱末爾本人已經三天三夜沒有睡覺,在澳新灣進行拼死的決鬥。所以,這些土耳其人只是提早了幾分鐘從山頂向下發動進攻。

8月6日,有4個師的兵力在蘇弗拉灣登陸,增援加裏波利戰役。在之前的5月份,基欽納詢問加裏波利戰況,漢密爾頓提出必須增兵才能打破僵局。這4個師的兵力,就是基欽納為此目的派遣的。在倫敦,人們對是否應該送4個師的兵力有分歧,隨著自由黨政府垮台,新一屆聯合政府上台,意見分歧變得更大。後來,基欽納威脅說,如果不派遣4個師的兵力,他就辭職,反對派才變得寬厚起來。從那個時刻起,局勢發展似乎要求英軍在歐洲和加裏波利必須取得勝利。英軍在赫勒海角和澳新灣發動一次接著一次的進攻,希望取得突破,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土耳其人已經可以獨立地發動反攻,灘頭陣地變成有多種疾病流行、散發著臭味的深淵。

在歐洲戰場,實際戰況表明意大利並沒有準備好,部隊裝備不佳,士兵訓練不足,指揮官無能。所以,意大利軍隊既不能取得協約國所希望的戰場效果,也不能讓同盟國害怕。意軍總司令路易吉·卡多爾納(Luigi Cadorna)率領60萬大軍進入伊松佐河(Isonzo River)北面介於維也納和的裏雅斯特(Trieste)之間的地帶,意大利的兵力大大超過奧地利守軍。意軍在6月份發動攻擊,損失1.5萬人。7月再次發動攻擊,又損失4.2萬人。意軍的攻擊毫無戰果可言。在年底前,意軍又發動了兩次攻擊,還是沒有攻占任何有價值的土地,損失11.6萬人。

意大利人失利,俄國人受挫,東線令人沮喪。這些局勢的新發展引起巴爾幹半島諸國的關注。保加利亞似乎想加入同盟國;羅馬尼亞和希臘不傾向加入協約國。8月4日,俄軍退出華沙,英國和法國害怕俄國放棄努力,幾乎陷入驚慌失措的狀態。霞飛正在計劃一次新的進攻,但必須等到秋天,而且英國有可能無法提供助攻。雖然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但協約國似乎除了加裏波利以外就沒有別的地方可以發動進攻扭轉戰局的了。

英軍為8月6日的襲擊提供了最好的條件,諸如充足的兵力、良好的武器,海軍、空軍支援,等等。襲擊的主要任務是夜晚在蘇弗拉灣登陸,這次精心策劃的登陸行動震驚了土耳其防禦部隊。德國指揮官桑德斯事先知道要有一次新的進攻即將到來,但不知道在何處。行動開始的時候,漢密爾頓命令已經在赫勒海角登陸的3.5萬英軍和已經在澳新灣登陸的5.7萬澳新軍團先發動攻擊,將土耳其人牽制住。為了不引起敵人注意,漢密爾頓下命令不許海軍在登陸前炮轟蘇弗拉灣。

讓大量毫無作戰經驗的士兵,在沒有月光的夜晚登上一片生疏的海灘,行動的困難性可想而知,但這次登陸卻順利得超乎人們的想象。8月7日早晨,有大約2萬名士兵登陸成功,幾乎沒有遇到阻力,部隊沒有傷亡。登陸部隊向內陸運動2英裏(約3公裏),設立好防禦周界。大量的彈藥和軍用品在海灘上堆積起來。在蘇弗拉灣和提基堆嶺之間只有大約1500名土耳其人,他們手裏只有步槍。這實際上就是選擇此地登陸的關鍵原因。這些土耳其守軍遇到攻擊後逃竄,許多人丟下武器。最近的增援點需要至少一天的路程。剩下的工作就是派遣一定的兵力行軍幾英裏,占領提基堆嶺,建立起幾個防禦點。這幾英裏的路非常崎嶇,到處是加裏波利特有的頑石和密布的溝壑,但是,部隊卻有可能在當天中午前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