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加裏波利大撤退(第5/7頁)

黑格是唯一持有樂觀態度的指揮官,這是一件奇怪的事,因為他當初反對霞飛的計劃。他當時之所以悲觀,是因為他看到英國遠征軍只有117門重炮,而進攻卻有5英裏(約8公裏)寬,他的每英裏大炮數目比霞飛計劃放在香巴尼前線的每英裏大炮數要少一半,他像弗倫奇一樣感到自己缺少炮火掩護。他後來態度有轉變,是因為他被允許在進攻前釋放氯氣。他幻想著自己能在一個高塔上看著他的部隊沖過德軍防線的情景,這個念頭鼓舞了他。

黑格高昂的精神因英王喬治五世來訪而遭受短暫的挫折。英王來到英國遠征軍總部,從一名英軍將軍那裏借了一匹馬騎。英軍舍伍德森林人團的一名下士記錄下士兵們那天排列好等待檢閱的情況:“國王騎馬走過前三排(或許是四排),然後跨過馬路去檢閱另一邊,國王與軍官們不斷交談。上級給我們下達了指令,在檢閱結束的時候,我們脫帽舉到刺刀尖的高度,然後揮舞和歡呼。所以,我們山呼‘萬歲’。就在這個時候,國王的馬暴跳起來,國王摔下馬來。他似乎在地上打滑,但我們此時再次山呼‘萬歲’。這個場面很丟臉,我們看見許多高官都從馬上跳下來去幫助國王。最後,國王在幫助下站了起來,在眾目睽睽下匆忙地騎著馬跑了。”

法軍在發動步兵進攻前,足足進行了4個晝夜的大炮轟擊。這樣的大炮轟擊有一個優點,能摧毀德軍的第一條防線和守衛部隊。不過,也有一個缺點,就是讓德軍知道有大的進攻要來了。步兵攻擊的那個早晨,戰鬥進展得很順利,英國發動進攻的地段出現問題,風向不合適,黑格不敢決定是否釋放毒氣。黑格的士兵蜷縮在戰壕中。有人回憶道:“有人在哭,有人在祈禱。”士兵們一邊等待命令,一邊喝朗姆酒,他們喝幹了手中所有的酒。大約早晨5點50分,風向似乎變得合適了,黑格發出命令,然後爬上高塔。突然,風向又變了。毒氣反向飄往英國士兵。毒氣散盡後,沒有被毒倒的英軍士兵開始發動進攻。像北面和東面的法國士兵一樣,英國士兵的進攻進展很快。

此後,各地的戰鬥接連出現失誤,而且失誤的方式新鮮得離奇古怪。在香巴尼戰場,法國人越過被炮火摧毀的德軍第一道防線,以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快速度提前抵達德軍第二道防線。當法軍士兵剛進入德軍第二道防線的戰壕,法軍炮擊的炮彈正好落在法軍士兵的頭上。沒被自家炮彈炸死的法軍士兵為活命趕快逃跑。當法軍再次組織起進攻時,機會早已消失。德軍的後備部隊趕到,並帶來機關槍,很快地占領法軍放棄的陣地。德軍增援部隊中有法金漢從東線急速調來的兩個軍。法金漢本人也在場,他看到眼前的局面正是他所擔憂的兵力短缺問題,於是他立刻采取行動恢復德軍的防禦線。稍早,當法軍發動猛烈攻擊時,他抵達德國第三集團軍總部,不料竟發現其參謀長正準備下命令撤退。法金漢當場解除那參謀長的職務,命令部隊不惜任何代價堅守陣地,等待他盼望即將到達的增援部隊。

阿圖瓦的戰況也出現類似情況。法軍首先取得極好的戰績,在一年的時間裏第二次占領了維米嶺頂峰,可是受阻於德軍的第二道防線,最後被德軍擊退。霞飛一直認為,取得香巴尼的勝利是關鍵,而阿圖瓦的重要性不高,於是他開始玩起陰謀詭計。此時,英軍正在盧斯發動進攻,目的是策應法軍在阿圖瓦的戰鬥。霞飛要求英軍繼續在盧斯的進攻,但是他暗中卻讓法軍停止在阿圖瓦的進攻,因為他判斷法軍在阿圖瓦難以取得任何戰果。所以,他一方面停止了阿圖瓦的進攻,而另一方面卻假裝向英國表示法軍正繼續在阿圖瓦作戰。然而,即使是在單獨作戰,英軍的表現仍然是很好的。像法軍一樣,英軍順利通過了被炮火研磨成粉的德軍第一道防線。與法軍不同,雖然英軍攻破了德軍第二道防線,但傷亡慘重。前方的戰場已經沒有敵人,如果後備部隊能跟隨上來,長期渴望的攻入德軍腹地的願望就能實現。但是,弗倫奇把英國遠征軍的後備部隊安排在背後10英裏(約16公裏)遠的地方,而黑格違背軍事常規沒有從自己的部隊中留出一部分做後備部隊。調動後備部隊上前線花費了幾小時;當後備部隊到達時,德軍已經彌補了防禦線的漏洞,機關槍又開始了掃射。當英軍再次發動進攻時,結果是一次對英軍最不公平的大屠殺:僅在數小時內就有7861名士兵和385名軍官傷亡。在英軍最後撤退的時候,德軍停止了射擊,讓英軍安靜地離去。一名德國人在寫這段歷史時說:“德國機關槍手因看到布滿戰場的屍體而感到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