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走向破產(第6/7頁)

父母影響了小威廉的性格。維多利亞公主(維多利亞女王的大女兒)與普魯士皇儲腓特烈王子是一對有魅力、聰明、有美好願望的夫妻,他倆相互恩愛,也疼愛自己的孩子。雖然擁有如此多的優勢,但他倆的生活與事業卻充滿了悲劇。維多利亞公主的小名叫維姬,她意志堅強,有主見,由父母親手撫養,父親艾伯特親王給予她許多特別的關愛,她非常崇拜父親。艾伯特親王出生於一個德意志王室貴族家庭,他認為英國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是人類成就的頂峰。當十幾歲的維姬去做腓特烈的新娘時,她為自己制訂了一個行動計劃:用英國做榜樣去啟蒙德國,改變落後的德國及其封建的政治制度。她毫不掩飾對自己新家的蔑視,這使得不僅容克貴族不信任她,就連她的德國表兄們也不信任她。

腓特烈王子是個悲劇人物,盡管他在普魯士擊敗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中發揮突出作用,但他竟成為大男子主義盛行的柏林官僚界蔑視的對象,原因是他不僅接受妻子的所有意見和願望,也允許妻子發揮全面的支配作用。他的父親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對他失去了信心,首相俾斯麥也對他失去了信心,俾斯麥把他看作他妻子危險思想的工具。這對夫妻的第一個兒子威廉,從少年就被迫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他的母親拼命讓他成為另一個艾伯特親王,一個擁有德國血統的英國紳士,一個進步的自由主義改革家。但是,他周圍的環境也下定決心讓他成為像武士一樣的普魯士王位合格繼承人,他的爺爺德意志帝國皇帝也有此願望。霍亨索倫王室希望他能展示出正常的王室姿態,他必須痛恨一切沾染上自由主義腐敗思想的東西,即使是類似於民主分權的東西也一樣。

小威廉的困難處境,因他的身體殘疾而變得難上加難。他出生時因可怕的臀位分娩而險些喪命,左肩的肌肉、腱、神經幾乎敗壞。手和手臂癱瘓了,上體和脖子受到嚴重影響,這使得他幼年時幾乎不能正常走路,頭也不能長時間直立。他一輩子都不能自己穿衣服,或自己切割食物。很有可能他因出生時缺氧而遭受微弱程度的腦損傷,但這個說法難以獲得證明。

霍亨索倫家族和王室非常擔憂小威廉的畸形。畸形對他母親來說是噩夢。公主為生產出這樣一個有缺陷的王位繼承人而煩惱。她生小威廉時還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生孩子給她帶來無法掩飾的恐懼。在給遠在英格蘭的母親寫信時,她寫道:“如果這孩子沒有畸形,應該是一個漂亮的孩子。”也許是無意,但她確實在小威廉的體內植入他不應該承擔的罪狀。霍亨索倫家族的核心小圈子印證了這個說法。小威廉的一位偉大的叔叔嚴厲地說:“只有一只胳膊的人不應該是普魯士國王。”

小威廉的母親拼命想把他培養成為一個正常人。他接受了幾年的治療,這些治療的用意是好的,但幾乎與折磨沒有區別。他那松弛的左臂經常要與一只剛被殺死的野兔子的屍體綁在一起,以便能吸收野兔子的溫暖之氣。為了刺激肌肉生長,他需要接受電擊。他每天要被綁在柱子上使頭部直立一小時,以便能克服變得僵硬的肌肉和腱。最終,他脖子上的腱被切割下來,借以修正畸形的姿態和臉部表情。

小威廉不能騎馬,這是霍亨索倫王朝的繼承人難以想象的缺陷。所以,他被迫騎馬,摔下來,再騎,再摔,他即使哭泣也無濟於事。經歷了幾周的苦惱和羞辱後,他終於成了一名技巧高、自信心強的騎手,他在整個統治時期都維持這樣的騎術。對一個小男孩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沒有人表揚他。他的早期教育都被置於鐵一般的紀律之下:他的教育被委托給督促人海澤·欣茨佩特(Herr Hinzpeter),此人待人冷淡、疏遠,他非常喜歡斯巴達人的強化訓練方法,而且相信贊揚聲只能使人墮落。所以,小威廉渴望受到贊揚,希望聽到別人說他符合標準,但他一直都沒有受到過這樣的表揚。然而,他在渴望贊揚之中養成了另一種掩飾自卑的習慣,當有別人不贊揚他時,他或者裝作有自信的樣子,或者用憤怒反擊。

弗洛伊德學派的人會爭辯說小威廉肯定要反抗他的母親,反抗母親的焦慮,反抗母親想把他塑造成她父親的努力,因為他需要獲得建立自己身份的機會(她總是對他的學習成績不滿)。毫無疑問,他反抗母親了。當他逐漸長大成人,他與父母分裂了,走向一條令父母吃驚的道路:他朝著自己的爺爺德意志皇帝走去,朝著俾斯麥走去,朝著反動的容克貴族的價值觀走去,朝著他遠在英格蘭的外祖母說的“可怕的普魯士傲慢和野心”走去。當他接受一個德軍精英團的委任時,他說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家。他娶了一個根本不像他母親的德國女孩為妻,這位妻子沉悶,從來不發問,很快就為他生了六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對兒子們不感興趣,異常溺愛那個女兒。他的爺爺卻越來越贊同他的舉動,開始派遣他從事外交任務,這些外交任務本應該是給予他父親的,他的父親因此而感到冤屈,家庭分裂為兩個不同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