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糾纏不清的結盟(第4/6頁)

善變的德皇威廉又一次改變了主意,第二次德皇的樞密院會議於2月13日召開,魯登道夫像往常一樣好鬥,迫切要求不僅愛沙尼亞、芬蘭、烏克蘭應該從俄國分割出去,而且德國應該繼續東進,直到推翻布爾什維克。德皇比魯登道夫走得更遠。他建議把原屬於羅曼諾夫王朝的領土分割成四個部分:被截去部分領土的俄國本土、烏克蘭、西伯利亞、東南聯合體。持有懷疑態度的霍夫曼、庫爾曼、赫特林不僅無力抗爭,甚至幾乎說不出話來。

這次會議後,俄國人對德國人提出的條件感到震驚。托洛茨基無助地舉起了雙手,告訴德國人他絕不會同意德國的要求,他將要求列寧采取“不戰、不和”的政策,這就意味著俄國不與德國繼續打仗,但是也不同意德國的條件。當談判破裂後,德軍迅速組織起50個師的兵力布置在東線上。盡管德軍最好的部隊和裝備都在法國,卻在5天裏前進了150英裏(約240公裏),俄國人感到希望渺茫。土耳其人在未受阻攔的情況下,穿越高加索山脈占領阿塞拜疆的巴庫。烏克蘭的首都基輔在3月1日落入德國人之手。狂怒的托洛茨基說,俄國應該再次加入協約國,重新開戰。列寧害怕自己的首都彼得堡陷落,使羽翼未豐的新政權毀於一旦,將政府遷移到莫斯科,並表示不同意重新開戰。

3月3日,托洛茨基沒有參加的俄國代表團簽署了歷史上最具懲罰性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平協議。俄國放棄(不是直接給德國,而是德國建立的愧儡政權)庫爾蘭、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利沃尼亞、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按照協議要求,俄國損失了5500萬人口,這相當於原帝國三分之一的人口,數十萬平方英裏的土地。俄國還損失了三分之一的鐵路和農田,一半的工業,四分之三的鐵礦,十分之一的煤礦。俄國人同意將剩下的士兵都復員。

俄國代表團把這份協議視為一個可惡的笑話。代表團團長拒絕閱讀他需要簽署的協議文本,認為其內容毫無意義。無論誰統治俄國,都不會接受這樣的協議,因為這是高壓政治的產物,毫無合法性。這個協議完全與俾斯麥的做法背道而馳,俾斯麥曾在19世紀打敗奧匈帝國,但不奪取任何領土,為的是不使已經被羞辱的敵人產生更多的怨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協議絕對不可能給俄國和德國之間帶來和解,兩國絕對沒有真正的和平。

即使從短期看,協議給德國帶來的不幸甚至要大於給俄國人的。布爾什維克放棄一些領土,但是這些領土是他們無力把守的。德國人則獲得巨大的債務。德國在西線的戰事需要盡可能多的人、槍、火車,然而,德國為了統治這些搖搖欲墜的、難以管理的、注定有兇險結局的新東方領土,需要至少150萬軍隊。德國必須派遣軍隊去征服芬蘭、羅馬尼亞、敖德薩、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德國在這些遙遠的地區的勝負與大戰的勝負毫無關系。在烏克蘭一處就吸收了40萬德國士兵和25萬奧匈士兵。收獲是什麽?什麽收獲都沒有。烏克蘭本來應該是饑餓的軸心國人口的糧庫,但是,派遣去占領烏克蘭的軍隊每天要消耗30輛鐵軌貨車廂的糧食。從烏克蘭運輸出來的谷物最終到達德國和奧地利時,其數量只有期待的十分之一。那裏的局勢持續惡化,其中有德國自身的問題,也包括原主權國俄國爆發的動亂。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協議也對德國的主要對手產生影響,這從另一個方面給這個協議投下陰影。如果德國不被徹底打敗,德國就會像對待俄國那樣以極其殘酷的方式對待其他國家,這是給其他國家的一個嚴厲教訓。那些諸如勞合·喬治、克裏孟梭等最想決戰到底的領袖,宣布事實證明了他們的正確。西線對峙雙方的和談派都失去了影響力。

能讓魯登道夫擔憂的事情並不多。他覺得已經取得了一次徹底的大勝利,這次勝利是一次改變歷史的勝利,勝利的滿足感使他感到一種像冬天曬太陽般的愉快。他在西線正在集結一支力量驚人的軍隊——有191個師的兵力,大約350萬人——這支軍隊已經接受了新進攻戰術的培訓,渴望上戰場。

他計劃在幾天後將舉起手中的大鐵錘,發動大戰歷史上一系列最沉重的打擊,希望就此打倒敵人。如果他能贏得最後勝利,德國將是東方和西方的主人。

背景:阿拉伯的勞倫斯

大約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場截然不同的戰爭正在西奈沙漠的邊緣展開,戰場在蘇伊士的東面、巴勒斯坦的西面,交戰雙方是英國和土耳其(但實際上是阿拉伯人上戰場犧牲)。即使這場戰爭在最激烈的時候,它的規模與歐洲的戰事相比,都應該算是一場小型戰爭。如果從合適的距離觀察這次戰場,它似乎給人一種奇妙的異國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