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走向破產

我們挖一個洞,自然有人鉆。

——埃裏希·魯登道夫

大戰的第四個冬天到了,歐洲好像是個正在消亡中的文明。俄國在大戰前被稱為歐洲國家中最有光明前途的國家,此時已經陷入崩潰之中。沙皇尼古拉及其妻子、子女都被關進監獄,克倫斯基的民主政府消失了,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接管了俄國這個巨大的殘骸。俄國人民陷入貧困之中,既缺安全又缺安定,大多數人厭惡戰爭,不願繼續打仗。列寧則因勢利導,盡全力給予人民和平。

其他交戰國家情況要稍好一些,但遇到的困難也很多。雖然法國和英國能夠從新大陸獲取各種有用資源而不會陷入物質匱乏的痛苦之中,但是這兩個國家的人民也開始厭倦戰爭和戰爭帶來的悲傷。人民也感到疲憊,但疲憊程度很難估計,原因是政府為打勝仗不惜代價地壓榨人民,生活變得暗淡。所謂的“民主”政府不允許公民擁有不願意打仗的自由,不允許與政治宣傳不一致的信息出現,除了千篇一律的說教外什麽都沒有,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不會改變,而且似乎會更嚴重。

德國深受經濟封鎖的折磨,打破經濟封鎖的希望也不大,德國似乎要步俄國革命的後塵。奧匈帝國的情況比德國還要嚴重,生活極度困難,營養不良症四處蔓延,即將來臨的冬天很可能是既沒有取暖也沒有照明,沒有足夠的食品保持健康,甚至性命不保。人們絕望地看著自己的孩子餓得要死。生活變成一場悲劇,變得難以生活,即使是最基本的生活品,也難以獲得。有可能發生叛亂,因為人們開始反對戰爭,反對那些還想打仗的人。

冬天來臨,主要的軍事行動將處於停滯狀態。不過,將軍們卻再次開始制訂來年的進攻計劃。雙方都感到來年的作戰計劃很難制訂。人們很難再相信新的偉大計劃有機會成功,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推翻了將軍們的承諾,西線的每一次進攻,從德軍發動入侵到帕斯尚爾戰役,次次都以失敗告終。交戰雙方的軍隊都處於很糟糕的狀態。

雖然俄國並未投降或者和談,東線和西線同時開戰的局勢卻沒有了。美國軍隊必須集聚起足夠的兵力,並予以充分訓練,這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在此之間,英法只能獨自與德國打仗。當然,協約國一方還有意大利軍隊。但是,意大利軍隊在卡波雷托戰役之後很難再有大作為。

意大利在戰爭中的損失,無法與英國和法國的損失相比擬。截止到1917年,英國和法國的傷亡總數達到了300萬;平均每個月傷亡4萬人。貝當將軍預測他在1918年為進行西線的戰事需要102萬兵力,然而他只能獲得這個數目的85%(實際上,他只獲得75%)。在貝當的管理下,法軍基本上從1917年的兵變中恢復過來。從6月至7月,法軍已經擊退100多次德軍的進攻,在凡爾登和舍曼代達姆發動了數次成功的進攻,攻占了德軍陣地,俘虜了德國兵。然而,總理克裏孟梭和他的首席軍事顧問福煦輕視貝當的成績。他們認為貝當謹慎過度,覺得貝當打仗的條件太多。

英國是一個全球性的帝國,能從諸殖民地汲取人力,具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在大戰以來“只”損失了200萬人,似乎應該比法國的處境要好一些。但是,英國實際上不如法國,至少在將軍們眼中是如此。嚴格地講,英國的問題並不是缺少士兵。更恰當地說,英國的問題是首相勞合·喬治拒絕給英國遠征軍司令道格拉斯·黑格足夠的兵力,不讓他繼續打索姆河和帕斯尚爾那樣的戰役。勞合·喬治堅持把45萬隨時能上戰場的軍隊留在英國本土,也不許既沒有經過訓練也沒有戰場武器的工人組織跨越英吉利海峽。黑格非常缺少補充兵員,他為了避免解散整個師的建制,不得不把每個旅的建制從4個營減成3個營。這就使得英國再次投入激烈戰鬥時陷入難以解決的組織混亂。

在滿足國民和軍隊物質需要方面,英國和法國則完全沒有危險。美國沖破了德國潛艇在大西洋的阻攔,把大量的產品運送到歐洲。凡是協約國需要的,包括錢在內的所有東西,美國都大方地給予。自從勞合·喬治在1915年3月成為軍需大臣後,在兩年時間裏,英國的軍需品生產增長了3000%。後來,溫斯頓·丘吉爾主持軍需品生產,軍需品的產量又增長了4倍。溫斯頓·丘吉爾之所以又能出來工作,是因為調查加裏波利災難的委員會判定溫斯頓·丘吉爾沒有過錯。到1917年後期,每個月有25萬噸炮彈運送過英吉利海峽,而這個數量只是運送給英國遠征軍在法國北部海岸基地的總貨運量的三分之一。協約國的大問題是管理問題。大戰都進行了3年了,還是缺乏有效的機制協調英國和法國的作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