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米夏埃爾計劃(第2/8頁)

布魯赫米勒的炮擊戰術是可以被制伏的,德軍在1917年伊普爾戰役中的表現就證明了這一點。這要求放棄堅守強大的固定前線的防守概念,只留下一些機關槍做掩蔽,然後把大部分部隊轉移到德軍炮火射程範圍之外。貝當理解這點,但他不是魯登道夫的目標。那些即將被米夏埃爾計劃打擊的英軍將領,根本不理解這一點。

這些英軍將軍中有亨利·霍恩(Henry Horne),他指揮第一集團軍,在戰場的北面防守阿拉斯;朱利安·賓(Julian Byng),指揮第三集團軍,位置在霍恩的南面;休伯特·高夫(Hubert Gough)指揮第五集團軍,位置在賓的右面,以聖康坦為作戰中心。這三人一共統領55個師的兵力,兵力大部分集中在北面,高夫的戰線最長、最薄弱,大部分地段是從法國人手中接管過來的。賓和高夫有三分之一的兵力放在前線,余下的後備部隊都部署在2英裏或3英裏遠的後方。黑格的主力後備部隊離前線有15英裏遠,距離太遠而難以迅速采取行動。

進入3月份以後,黑格相信英國遠征軍將是德軍的進攻目標。但是,他認為德軍將在佛蘭德斯發動主攻。由於英軍在佛蘭德斯有較強的兵力部署,所以他的信心十足。他在日記中寫道:“恐怕敵人會發現我們的前沿是如此的強固,所以他們絕對不敢輕舉妄動,否則肯定傷亡慘重。”公平地說,情報部門給黑格的報告有時包含著可悲的錯誤,有時相互矛盾導致迷惑。3月21日,他的情報部門提交的一份報告說:“有許多明顯的跡象表明,敵人將進攻第三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的前線,目標是切割掉康布雷突出陣地,並把我們的後備部隊引過來。”這份報告簡直就是一字不漏地描述了魯登道夫的計劃。後來,還有一份報告證實了德軍進攻計劃的原因。但是,英軍沒有采取任何措施應對,這很可能是有其他情報描繪其他可能性。3月16日,黑格根據情報做出判斷,德軍沒有在從康布雷至巴帕姆的南部戰線集結兵力。盡管這份情報提供的事實是正確的,但它提供的結論是危險的,根據它的結論,英軍沒有理由害怕德軍在康布雷至巴帕姆的南面發動進攻。德國進攻部隊在3月16日之前確實還沒有抵達目的地,但是有47個師的兵力正在向目的地運動,幾夜的行軍就能抵達前線。

每天都有新的跡象表明有大戰事要發生,而且很快。德軍在3月11日改變了電報密碼,這肯定是行動前的信號。

在3月20日之前,德軍在霍恩和賓對面長達9.5英裏(約15公裏)的前線上布置了14個師的兵力和2200門大炮。這是德軍的前鋒部隊,指揮官是奧托·馮·比洛(Otto von Below),卡波雷托的勝利者,他的目標是突破霍恩的防線,向西推進至阿拉斯,然後向右回轉。這個從後面包圍英軍的動作威脅性很大,迫使黑格調遣他的後備部隊前來阻止比洛的道路,削弱英軍在佛蘭德斯的兵力,從而達到米夏埃爾計劃的最初目標。

比洛的左翼是德國第二集團軍,指揮官是格奧爾格·馮·德馬維茨(Georg von der Marwitz),他曾指揮1917年的康布雷反擊,還曾任擔任把俄軍成功清除出加利西亞的那個集團軍的總參謀長。他的部隊要與比洛部隊步調一致地前進,擴大被撕開的英軍戰線。德馬維茨的部隊的南面是胡蒂爾,他剛從東線調來。胡蒂爾的任務不多,主要是向其他德軍部隊提供一個支撐點,他有21個師的兵力,2600門大炮,足夠阻擋從南面來的法軍。胡蒂爾的炮兵部隊由布魯赫米勒親自指揮。比洛、德馬維茨、胡蒂爾的部隊加在一起有100萬人,稱得上是一支能產生雪崩效果的大部隊。

在3月21日淩晨2點鐘的時候,濃霧覆蓋了大地,能見度只有幾碼遠,皮卡第在3月的淩晨常有這樣的濃霧。接近5點鐘的時候,由於不能肯定風向是否適合投放毒氣彈,德軍有一些猶豫不決,又過了一會兒,炮擊開始了。在森斯和奧伊斯河之間40英裏(約65公裏)長的前線,6473門大炮傾瀉出火焰、鋼鐵、毒氣。按照布魯赫米勒交響樂般錯綜復雜的計劃,重型加農炮、輕型加農炮、榴彈炮交替更換著彈藥的類型和發射角度。早晨8點15分,德軍大炮進行最後震撼性的轟擊,所有的大炮都以最大的限度將炮彈傾瀉到防守者的前沿陣地。炮彈連續落下難以區分前後,這樣的炮擊持續了80分鐘,最後5分鐘是高潮,其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接著是5分鐘令人感到驚奇的突然沉寂,德軍在這段時間裏為執行下一個任務而調整大炮,下一個任務是彈幕炮擊,其目的是掩護沖鋒部隊沖出戰壕,在彈幕炮擊的引導下向西發動攻擊。濃霧還沒有散去。濃霧對德軍是一個問題,士兵根本看不清前進的方向,非常容易喪失方向感。但是,濃霧對逃脫了彈幕炮擊的英軍士兵來說是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英軍士兵只能向意外發現的進攻者開火,濃霧讓他們看不清前沿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