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6/6頁)

除了伯裏克利,沒有任何人能夠勸服雅典人,讓他們采納這樣的計劃並堅持下去。他已經六十五歲了,如果危機快速平息下去,但在他死後復燃,那麽這種戰略就不可能實施了;而如果不使用這種戰略,雅典必敗無疑。或許就是因為想到了這一點,伯裏克利在外交政策上才愈發固執。

伯裏克利計劃還有另外一個缺陷。乍看上去,它的手段似乎特別合適:因為雅典的目標是防禦性的,所以它的戰略也應當是防禦性的。但由於最理想的結局是通過威懾來避免戰爭,所以防禦性的計劃並不合適。威懾的目的是讓敵人非常害怕,不敢打仗,而伯裏克利的戰略並不能讓斯巴達人恐懼。例如,如果雅典人拒絕正面交鋒,那麽斯巴達人唯一的成本就是進駐阿提卡一個月左右並開展大規模破壞行動的開銷。如果雅典軍隊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登陸,除非他們在那裏建造要塞並長期駐守,否則就無法造成多少破壞。如果他們在遠離海岸的地方建造要塞,就會被敵人包圍並因斷糧而屈服。如果他們在海岸上建造要塞,就可能被孤立起來,無法對敵境造成任何破壞。而斯巴達人要對付他們並不困難,代價也不大。更有洞察力的人或許能預見到,假以時日,雅典人至少可以通過襲掠沿海國家並阻滯其貿易活動,對其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而斯巴達無力保護它們。因此,斯巴達對聯盟的領導權會受到損害,有的國家也許會叛變,這對斯巴達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但很少有人擁有這麽豐富的想象力,能夠看到晦暗不明的未來中竟有這樣的前景。

如果雅典人能設計出這樣的計劃(襲掠沿海國家並破壞其貿易,打擊斯巴達的領導權)並預見到這樣的結局,他們或許就根本不會選擇戰爭了,但伯裏克利沒有想到這樣的辦法。他的威懾外交策略沒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令人信服的進攻性威脅,因此有著很大缺陷,必然會失敗。

如果伯裏克利相信自己需要一個更強有力的攻勢來威懾敵人,進而避免戰爭,那麽他或許就不會對墨伽拉實施禁運,或者在斯巴達人要求他撤銷禁運的時候就滿足他們,並接受未來出現麻煩的風險。但伯裏克利確信自己的防禦性戰略一定會勝利,所以他堅定不移。他說服了雅典人,在給斯巴達人的最終回復中使用了他自己的措辭:“雅典人絕不接受別人的頤指氣使,但他們願意根據和約,在平等的基礎上,通過仲裁來解決爭端。”(1.145.1)

  1. 埃吉那島在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被迫加入雅典同盟。它秘密地與科林斯人一道抱怨自己受到雅典的虐待,並煽動其他伯羅奔尼撒人對雅典的仇恨。但我們不知道埃吉那對雅典不滿的具體原因。(作者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