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7/8頁)

與波斯的新條約

斯巴達人至少同樣急切地希望與波斯人和解。波斯人與雅典人的談判令斯巴達人越來越緊張,斯巴達人缺乏資金;這個冬季的事件也表明,他們若希望在海上擊敗雅典,就需要依賴波斯人的大規模援助。於是,斯巴達領導人於2月在考努斯與提薩弗涅斯談判,締結了一份新條約。和之前的條約一樣,它當中包含一個互不侵犯的條款,提及波斯給斯巴達的經濟援助,以及無論戰爭還是和平都共同進退的承諾,但這份最新條約與之前版本的差別具有關鍵意義。這將是一份正式條約,需要兩國政府的批準。大流士二世國王一定批準了條約的第一條——“亞洲的全部屬於波斯國王的領土將為波斯國王所有;波斯國王對如何處置其領土可以自行決斷。”(8.58.2)雖然這種說法非常冠冕堂皇,卻放棄了之前條約中涉及的關於歐洲土地的內容,這是對利卡斯做出的讓步。但是,大流士二世對亞洲的絕對主宰是非常明確的。

這份條約與之前幾次的最重要差別之一在於,它提到建議動用“國王的船只”。前幾次條約的意思基本都是,斯巴達人及其盟邦將承擔作戰任務,波斯國王僅有經濟義務。但根據新條約,大流士二世的海軍將承擔取得軍事勝利的使命和重擔。波斯代表現在同意,僅在國王的船只抵達之前,出資維持伯羅奔尼撒軍隊;國王的船只抵達之後,伯羅奔尼撒軍隊可以自費繼續留在戰區,或者從提薩弗涅斯那裏接受金錢,但這不是無償資助,而是要在戰後償還的貸款。波斯與斯巴達兩國將並肩作戰。

實際上,波斯戰船對希臘戰船的戰例很不光彩,而且波斯人始終沒有投入一支自己的艦隊。不管波斯海軍的戰鬥力究竟如何,波斯人投入增援部隊的承諾促使利卡斯和其他斯巴達領導人批準了新條約,盡管它實質上比前幾次條約好不了多少。

就連波斯人放棄亞洲之外領土的宣言也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因為波斯人在這一條上並無誠意。但是,斯巴達人正式放棄了在亞洲的希臘領土,還放棄了他們作為希臘民族解放者的身份,這是新條約中令斯巴達人非常窘迫的讓步。自雅典在西西裏島的災難以來,斯巴達人對雅典的屢次作戰均告失敗,所以他們相信要贏得這場戰爭,除了與波斯人合作之外,別無他法。

斯巴達人在赫勒斯滂海峽

盡管波斯人始終沒有派來艦隊,波斯的金錢的確幫助斯巴達人恢復了主動權,而波斯與斯巴達和解的消息甚至受到了一些小亞細亞希臘人的歡迎。因為斯巴達人沒有能力在海上挑戰雅典,他們現在選擇了除此之外的唯一辦法:派遣一支陸軍,在德爾庫利達斯將軍的統領下,從陸路去往赫勒斯滂海峽。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米利都的殖民地阿卑多斯(在亞洲海岸),但他們抵達海峽之後,又希望在這整個地區煽動反對雅典的叛亂,並切斷雅典的貿易路線和糧食補給線。伯羅奔尼撒軍隊出現在赫勒斯滂海峽至少能迫使雅典人將其艦隊從愛琴海往北調動,使各附庸國有機會反叛。

前411年5月,德爾庫利達斯抵達了赫勒斯滂海峽,很快就煽動了阿卑多斯及其附近的蘭普薩庫斯(見地圖24)的叛亂。雅典將軍斯特羅姆比基德斯率領24艘船只(其中一些是載著重步兵的運兵船)收復了蘭普薩庫斯,但無法奪回阿卑多斯。在赫勒斯滂海峽歐洲一側的塞斯托斯,他建立了“一座要塞和監視整個赫勒斯滂海峽的瞭望哨”(8.62.3),但他無法將斯巴達人從這個關鍵水道的據點逐出。

斯巴達的新戰略很快就對愛琴海戰區產生了影響。一段時間以前,斯巴達人派遣軍官列昂去接替佩達裏圖斯的希俄斯島總督職位。列昂帶著12艘戰船從米利都出發,與24艘希俄斯三列槳座戰船會合,組成了一支36艘戰船的艦隊。雅典人派遣了32艘船只去攔截他,但其中一些是運兵船,它們在海戰中沒有用。盡管伯羅奔尼撒艦隊占了上風,卻無法在天黑之前贏得一次決定性勝利。雅典人對希俄斯島的封鎖仍在繼續,但伯羅奔尼撒人及其盟友已經證明,他們在海戰中完全可以打得很出色。

隨後,斯特羅姆比基德斯被迫將雅典艦隊的大部分調到赫勒斯滂海峽,只留下8艘戰船守衛希俄斯島周邊海域。這讓阿斯泰奧庫斯鼓起勇氣,從薩摩斯島旁溜過,抵達希俄斯島。然後,他率領從希俄斯島和米利都征募的100多艘戰船從希俄斯島出發,前往薩摩斯島,與雅典人爭奪制海權。他鼓起勇氣,而敵人卻越來越怯懦,雅典人不肯應戰。修昔底德解釋說,雅典人沒有出來與阿斯泰奧庫斯交戰,是因為“他們互相猜忌”。這指的是前不久雅典國內爆發的一場沖突,將雅典公民分成了互相敵對的派系,對雅典的生存構成了嚴重威脅。突然間,整個局勢發生了逆轉:雅典喪失了制海權和戰爭主動權,並且受到內鬥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