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3/9頁)

“你看報紙的時候,最容易注意到什麽?”

“災難和混亂。不過好像大家都一樣。”

“別鬧了。什麽東西會讓你感覺很熟悉?”

“幾乎每種東西都很熟悉,但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麽。”

“舉個例子吧。”

“就拿今天早上的報紙來說好了。有一則新聞報導說,美國運送了一批軍火去希臘,結果在聯合國引起爭議,俄國人表示抗議。我可以了解這條新聞背後的含意,兩大勢力在中東地區的較勁延伸到了地中海。”

“再舉另一個例子吧。”

“還有另外一則新聞報道,說西德波恩政府設在波蘭華沙的辦事處被東德政府騷擾。東方陣營,西方陣營,這種東西我一看就懂了。”

“你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關聯,對不對?你的政治傾向很強,很有國際觀。”

“或者可以說我對國際局勢具備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不過我並不覺得我是外交人員,因為,共同社區銀行賬戶裏的那些錢就足以證明了。”

“這我同意。不過,畢竟你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對了,談談地圖吧。你不是叫我去幫你買地圖嗎?你看地圖的時候,腦子裏會想到什麽?”

“有時候,當我聽到某個名字,腦海中就會浮現一些畫面。先前在蘇黎世的時候就是這樣。比如高樓大廈、飯店、街道……有時候是某些人的臉。只不過,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名字。我想不起那些人的名字。”

“你常常全球各地到處跑,對不對?”

“應該是吧。”

“你自己一定很清楚。”

“好吧,我確實常常到處跑。”

“你都是怎麽到外地去的?”

“怎麽去?那是什麽意思?”

“你通常是坐飛機呢,還是坐車?我說的不是出租車,而是你自己開車。”

“都有吧。你為什麽要問這個?”

“如果你坐的是飛機,那意味著你去的地方很遠,而且出遠門的次數很頻繁。有人和你碰面嗎?你看到的那些人是在機場,還是在飯店?”

“在街上。”他回答得有點被動。

“街上?為什麽是街上?”

“我不知道。那些人多半都是在街上和我碰面……也有在安靜偏僻的地方,幽暗的地方。”

“餐廳嗎?還是咖啡館?”

“沒錯,還有在房間裏。”

“飯店的房間嗎?”

“沒錯。”

“不在辦公室裏嗎?公司的辦公室?”

“有時候。不常。”

“好吧。你說有人會跟你碰面,你會看到某些人的臉。是男人還是女人?還是男、女都有?”

“大部分是男的。有一小部分女人,但大多數是男人。”

“他們跟你談些什麽?”

“我不知道。”

“設法回想一下。”

“我沒辦法。我想不起任何聲音。我想不起他們說過什麽。”

“你跟他們見面是事先安排好的嗎?你會跟別人見面,通常都意味著你和別人有約。他們打算和你見面,你也打算和他們見面。時間地點是誰安排的?一定有某一方會安排。”

“電報。電話聯絡。”

“誰和你聯絡?從什麽地方和你聯絡?”

“我不知道。反正他們會和我聯絡。”

“打到飯店裏找你嗎?”

“多半應該是在飯店裏。”

“你對我說過,鐘樓大飯店的襄理告訴你,有人給你留信。”

“那就是說,他們是到飯店來找我的。”

“什麽七一公司的人嗎?”

“踏腳石七一公司。”

“踏腳石。那是你工作的公司,對不對?”

“我不知道那是什麽公司。我根本查不到。”

“專心想!”

“我已經很專心了。電信局並沒有那家公司的記錄。我打到紐約問過了。”

“你好像覺得那很不尋常,對不對?”

“當然不尋常。你為什麽這樣問?”

“那很可能是外地的住家辦事處,或是一個獨立的子公司——那家公司創立的目的只是為了幫母公司采購,以免在價格談判時,讓對方知道自己的來頭而哄擡價錢。這種把戲每天都在上演。”

“你這話是要說給誰聽?誰會相信?”

“說給你聽。你是個巡遊世界的談判員,為美國人爭取最大的商業利益。所有證據都指向這一點。那個賬戶的錢是隨時可以動用的資金,只要經過多方共同核準就可以秘密動用,只不過一直沒有正式執行過。這些事實證據,再加上你對政治局勢的敏銳,顯示你是一個代理采購經紀人,而且,你本身很可能就是母公司的大股東,或是合夥人。”

“你說得還真順。”

“我說的東西沒有半點不合邏輯。”

“但有一兩個漏洞。”

“什麽漏洞?”

“那個賬戶沒有任何動用的跡象,只有存入。意思是說我並非在采購,而是在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