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3/13頁)

一些將貨物裝得像小山一樣的卡車,如同一個上氣不接下氣的行人一般艱難地開上來。兩車交會時,可以看見卡車的駕駛室裏都坐著兩個年輕的司機。一個緊握著方向盤,另一個則專心致志地看著前方,似乎在牽引著沉重的卡車朝前駛去。

典子看著這樣的情形,就不由得想起了坂本和木下。那天夜裏,他們兩人也是這樣行駛在這條道路上的吧?

“將那個臥軌自殺的人設想為田倉良子之後……”龍夫繼續說道,“那麽,那天晚上去箱根的旅館找田倉的人又是誰呢?在此之前,曾幾次去過藤澤的田倉家,被鄰居們認為是田倉之妻的,同時,田倉自己也稱其為分居中的妻子的那個人是誰呢?還有,田倉墜崖後,那個在小田原警察署對警察們自稱是田倉之妻,堂而皇之地陳述了事發經過的人又是誰呢?”

典子的眼睛看著在蜿蜒的山路上放慢了速度盤旋而下的汽車,耳朵則完全被龍夫的話所吸引著。

“我剛才提到了那張火車票的目的地。不知道木下要去的地方是名古屋、岐阜還是犬山,後來我突然想到,他會不會想去找你所見到過的那位畑中善一的妹妹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畑中善一的妹妹和田倉之間的關系就成了一個新的問題了。”

說到這裏,龍夫停了一下。可這一點正是典子最想聽的重要一環。

“有一個因素能將他們聯系在一起。”龍夫慢慢地說道,“那就是田倉曾經也是畑中善一所在的那個文學小組的一員。這樣的話,他當然早就認識畑中善一的妹妹了。其證據就是大樓社長新田嘉一郎和白井主編都認識畑中善一的妹妹。”

“主編也認識嗎?”典子看著龍夫的側影問道。

“是的,主編也認識她。可是,田倉比文學小組中的任何人都更了解畑中的妹妹。”

“證據呢?”

“或許應該反過來說吧,是畑中的妹妹比文學小組中的任何人都更了解田倉。”

“啊,我明白了。”典子說道,“因為田倉奪走了她哥哥的戀人,所以她對田倉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

“是啊。”龍夫點頭說道,“戀人被人奪走是否真的加速了畑中善一的死亡,這一點不得而知,但至少對於畑中邦子來說,田倉就是她哥哥的仇人,她對田倉應該是懷恨在心的吧?也正因為這樣,田倉對畑中邦子也是十分在意的。可是,在我的想象中,他們兩人之間相互了解的程度,還應該遠遠在此之上。”

“遠遠在此之上?”

“嗯。我的這種想象就來自畑中邦子敢於冒名頂替田倉之妻的自信。那是一種非同尋常的自信。在箱根的旅館裏,女侍們完全把他們當成了一對夫婦,他們之間的爭吵,也被認為是夫妻間因男女問題而爆發的吵架。一般來說,旅館裏的侍者根據他們的工作經驗是能夠分得清夫妻間吵架和情人間吵架的區別的。這就說明,田倉和畑中邦子之間有某種能讓待客經驗豐富的女侍誤認為他們是夫婦的氛圍。”

“……”

“她不是多次去藤澤找田倉嗎?田倉也滿不在乎地跟他的鄰居們說,這是他兩地分居的妻子。既然他能滿不在乎地這麽說,就說明他們之間是具有那種程度的關系的。同時,邦子有著去小田原警察署,以田倉之妻的名義極力主張自殺說的自信,也說明了這一點。”

“難道說……”

“是的。我也這麽想過,難道說他們之間……?因為,對於一個活生生的人來說,會在什麽地方遇上怎樣的機緣巧合,是不知道的。我想,他們之間的事應該發生在他們兩人都在海外的那段時間裏吧。”

“這麽說來,他們在海外時,也在同一個地方嗎?”

“應該就是這樣。具體在哪裏,我也不知道,我想應該就是畑中邦子所撤離的大陸吧。我調查過田倉的履歷,可他那種人的底細總是不明不白的。這樣考慮的話,你見到畑中邦子時,她的那套說法,什麽兄長善一的創作筆記在她不在家的時候被母親借給了善一的朋友,就是胡說八道了。恐怕是在她撤離日本之後,田倉來找她,從她那兒借走的。至於田倉為什麽要借,這又是一個問題。”龍夫停了一會後又說道,“在借創作筆記的時候,田倉肯定是以要發表畑中善一的作品為借口的。正因為這樣,邦子才會不假思索地將已故兄長的遺稿交給他。可是,田倉自有田倉的如意算盤。他將創作筆記賣給了村谷阿沙子女士。剛好那時,阿沙子女士的處女作發表後獲得好評,而她正為今後的寫作大傷腦筋。一般來說,寫小說的素材嘛,誰都有那麽一兩個,只要稍稍有些文采,就有可能寫成作品並在雜志上獲個什麽獎。重要的是之後怎樣。如果在獲獎之後就寫不出東西來了,那她的寫作生涯也就到頭了。這本來也沒什麽,然而,事情在村谷女士的身上就有些特殊了,因為她的父親是在文學界獨樹一幟的宍戶寬爾博士。她的處女作發表後,媒體也紛紛以此為題材加以炒作,將她捧得有些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