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4/5頁)

伊瀨大驚失色:“這是你寫的?”他的語氣十分不滿。

“是的。”浜中平靜地說。

“不行啊,加上這段話,文章營造的懸疑氛圍就全破壞了。”

“我料到老師可能會不同意,而且馬上就要截稿了,所以自作主張了一回。既然兇殺案會勾起讀者的興趣,那我認為只要時間來得及,最好將最新進展也一並加進去。”

“你好好看看,你自己也認為,把兇殺案加進去會勾起讀者的興趣,對吧?與其畫蛇添足掃讀者的興,不如像之前說的那樣,幹脆連兇殺案都不寫,不是更好?”

“不會有問題的,責任全部由編輯部承擔。如果拿掉兇殺案,整篇文章就沒有點睛之筆了。”浜中毫不退讓地反駁道。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伊瀨又從頭到尾略讀了一遍文章。他發現,自己在描述乘渡船從淡路的洲本到紀州的過程時,提到了對友島的印象。

見伊瀨謹小慎微的模樣,浜中在一旁冷笑。

“老師。”他開口道。

伊瀨聞言,發現浜中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打量一名初出茅廬的作家。

“字好像印得太深了。”伊瀨遮羞道。

“這是樣刊,等正式印刷時會糾正。對了,主編說,您曾在文中寫到在人丸神社裏碰到的一位女性,如果對此再多寫幾筆,就會更出彩。”

“那個地方啊。”伊瀨眯起了眼。在人丸神社的社務所,一群女子在舉辦歌會。他邊走邊觀望那裏的情形時,眼前突然出現一名二十七八歲、身材苗條的女子,又很快就消失在一旁建築物的陰影中,那裏也在舉行歌會。伊瀨對那名女子記憶猶新。

“不過,如果對那個情節描述過多,就會顯得太刻意。”

“我同意。我覺得現在這麽寫恰到好處,反而能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不過真不可思議啊,我對此完全沒有記憶。老師的觀察真敏銳。”

“哪裏。你當時在漫無目的地轉悠,所以沒注意到罷了。”

“是美女嗎?”

“嗯,很漂亮。說不定,她是住在蘆屋附近的年輕主婦。可惜沒跟她說上話。”

“在以三十六歌仙聞名的人丸神社,這一幕真有點浪漫呢。將來還會有這樣的機會,到時請您也在文中添上一筆。”

“別開玩笑了,不可能每去一個地方旅行都會碰到有魅力的女性。如果次次都寫,那就是瞎編了。這一招那麽管用的話,我早就是流行作家了。”

“鄙社的主編目光獨到,能發現有潛力的作家。他之前擔任文藝雜志主編的時候,就發掘了不少人才……”

接著,浜中列舉了兩三位二戰後聲名顯赫的作家,說他們都受到了武田主編的提攜。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如果你也能得到主編賞識,就會出人頭地。這是極其誘人的鼓動。

“貴社的社長到底是何方神聖?”伊瀨問。

“社長名叫奈良林保,六十三四歲,但三年前還完全沒有出版經驗。”浜中答道。

“就是說,基本是個門外漢?”

“唔,可以這麽說。”

“既然是門外漢,為何會來挑戰不熟悉的領域?”

“因為有錢吧。人如果有了錢,就會到處找點樂子。”

“那這位奈良林社長以前是做什麽生意的?”

“他之前做股票,在不景氣的行情到來前抽身,買入了大量土地。現在還經營一家名叫‘奈良林產業’的地產公司。他之前購買的土地有一部分在青山,因為道路建設賣了相當高的價錢,他賺了個盆滿缽滿。”

“我也聽說青山那邊的土地很值錢。這麽看,他肯定有一大片土地吧?”

“好像有兩千坪【16】。他是從股票市場高位抽身後,拿錢去投資地產的,所以才能一口氣買那麽多地。人走起運來真是擋也擋不住呀。沒過多久,那塊地就由於東京奧運會的緣故改建公路了。”

“這麽說,他是為了把賺來的錢花出去才來做旅行雜志的咯?這世上真是無奇不有啊。不過,做雜志倒是比某些無聊的愛好高級多了……”

“奈良林先生在做股票時就十分向往出版行業。他本人在古典美術方面有比較深的鉆研,起先打算做美術雜志,但那很可能虧損——成本高,發行數量也有限。而旅行雜志很受歡迎,即使在裏面加入與古典美術相關的內容也無可厚非,所以他才下定決心出版這本雜志。”

“原來如此。”伊瀨終於明白,為什麽《草枕》上會有那麽多文章講述奈良和京都附近寺廟裏的古藝術品。在冰冷的商業戰場摸爬滾打太久的人,會被藝術的世界所吸引也是可以理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