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陳仇宿怨(第3/7頁)

有了這層因果,所以崔玉貴一瞧木上留字,便曉得是李連英所為。只是崔有些不明白,李辦事向來是八面玲瓏,他將珍妃草率地葬在太監塋中還則罷了,可為何對其身份不彰不表,只立了一截僅刻姓氏的陳枝舊木?

還有那木下留記,也頗為蹊蹺。按說碑銘的署款都應放在明面上,可李連英卻有意埋入地下,若不是崔玉貴晃動了圓木,誰會知道那木上還另刻有字?

“他如此遮掩,莫非是怕得罪什麽人?”崔玉貴略加琢磨,終於明白了李連英的良苦用心。

珍妃是因獲咎慈禧而死,要是將其張揚大葬,勢必會引得慈禧不快,因此李連英不敢顯山露水,唯有把遺骸草殮粗埋。有此陋冢做墓,總強過暴屍露骨。

李連英心裏有數:光緒帝畢竟年輕,一旦日後得勢,必會將後黨一派盡數清算。他之所以甘冒風險於圓木上留名存跡,是圖萬一真到了那地步,光緒念及他為珍妃殮骨的面上,也不至於為難自己。只不過李連英生性圓滑,為保萬全,這才落了個鮮為人知的本名。

想通了此節,崔玉貴對李連英刮目相看。“怪不得他能一直壓著我,嘿,老崔我那點兒能耐,確實是遠不如他啊!”

崔玉貴說完,把之前挖出的泥土,又回填在木下坑中。待將“英泰恭立”四字遮住後,崔玉貴才站起身來,在衣襟上抹凈了手。

弄完了這些,崔玉貴一擡頭,見冢後不遠處多了個白影。不必說,那正是珍妃再度顯靈。

雨霧重阻,珍妃鬼魂瞧上去一如昏惚,只是她手中寒光四射,分明是握著一把奪命的利刃。

崔玉貴苦笑一聲,道:“是了,娘娘特意至此,是為了拿奴才的腦袋在墳前血祭吧?嘿,方才奴才那一番鬧騰,反倒是多管閑事了。娘娘放心吧,奴才既然跟到了這裏,也就沒打算要活著離開,不過這些年來,那一樁樁的舊事,一直壓在奴才心上,臨死之前,就讓奴才說個痛快吧!”

珍妃的鬼魂提刀不動,崔玉貴等了一陣,又道:“娘娘不作聲,奴才就當是娘娘應了……娘娘啊,奴才生性好勝、愛逞能露臉,這些宮裏頭的老人都知道。可奴才是陽面上的人,絕不使陰損壞。你出事後,宮裏頭都傳,當年把你推到井裏,是奴才向老太後支的招。嘿,我崔玉貴多大本事,能使喚動老太後?沒錯,奴才是國丈桂公爺的義子,皇後也算奴才的幹姊妹,皇後又是老太後的嫡親侄女……唉,正因為這樣,大夥才疑心是奴才搗的鬼。可娘娘你想,那會兒奴才單憑走老太後的路子,便能大紅大紫,犯不著再去招惹你和皇上,弄個兩頭不討好哪。原來,宮裏風言風語,說奴才是靠鉆了桂公爺褲襠,才爬到二總管那個位子上……是,桂公爺對奴才有知遇之恩,奴才打心眼裏感激他,可那是在宮外啊!在宮裏頭,奴才位子再高,也不過是皇後、老太後的一個使喚下人,牽涉娘娘與皇上的事,奴才躲都來不及,又怎麽敢去指手畫腳?”

說到這裏,崔玉貴胸口起伏,神情激動。“嘿,主子犯事,奴才頂缸,從古至今,這種事還少了?娘娘,奴才以前閑來無事,曾在書館裏聽那《說嶽傳》的故事。提起嶽爺爺的精忠來,聽客們無不高聲叫好;可說到那秦檜時,人人卻跳著腳破口痛罵,恨他陰險求和,跟金人設計謀害了嶽爺爺這位大忠臣。那會兒奴才一根筋,也紮在人堆裏跟著大罵秦檜……可直到攤上娘娘你這樁事後,才知那秦檜老兄,未嘗不是跟奴才一樣,實為代人受過哪……嶽爺爺抗金,是為了收復失地,一雪靖康之恥。雪恥之後,自然要迎回被金人擄去的徽、欽二帝。那會兒徽宗是不在了,可那欽宗卻還活著。若真被嶽爺爺搗破黃龍,接回了欽宗,那已穩坐龍庭高宗趙構將置於何地?說到這兒,娘娘應該明白了吧?最最不想讓嶽爺爺破金的,正是那趙構老兒啊。那秦檜無非是他的一個棋子、一只替罪羊!百代之後,唯見秦檜的鑄像跪地受唾,卻不聞真正的禍首趙構遭過半分指責。嘿,那君臣二人的迥然際遇,不正似老太後和奴才嗎?娘娘落井後,不單是皇上恨我入骨,就連朝野內外都罵奴才欺主忤上……奴才死不足惜,但唯恐步了那秦檜後塵,落下個千古罵名啊……”

崔玉貴悲憤難抑,幾度哽噎,面上糊然一片,也分不清是雨還是淚。

良久,崔玉貴心緒稍稍平復,他擦了擦臉,又接著望魂絮絮:“娘娘,你出事那天的情景,就好像還在奴才眼目前兒……娘娘你也知道,那陣子宮外正鬧二毛子,老太後就把護衛內宮的差事,都交在了奴才身上。奴才領旨後,日夜不敢閑著,萬一有個紕漏,那可是要掉腦袋的啊。那會兒奴才安排東、指揮西,忙活得腳打後腦勺,接連幾日,都睡不了一個囫圇覺。除去巡守宮禁,奴才還是內廷回事的頭兒,外邊軍機房的折子要奏上去,裏頭的話要遞出來,奴才給老太後又當耳朵又當嘴,裏裏外外得跑不知多少遍……那一天,奴才記得很牢,是庚子年的七月二十日,奴才剛請走了膳牌子,卻被老太後叫住。老太後要奴才傳旨,她要在未正時刻召見娘娘你,讓你在頤和軒候駕。當時奴才就犯嘀咕了,按宮裏規矩,去召妃子例來是倆兒人的差事,單獨一人,誰敢私下去領?水再大,也不能漫過船去啊。奴才一琢磨,既然老太後點了頤和軒的名,在那邊掌事的王德環也少不得擔此幹系。於是,奴才就約上了王德環,跟她說奉了懿旨,要去請娘娘你。王德環聽說是老太後吩咐,當下也沒多問,跟著奴才便去了東北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