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篇 宗子案 第六章 豫(第2/4頁)

他不由得感嘆,這世上恐怕沒有易行之路,眼下也只有務農這條路切實可行。若是都難,物以稀為貴,麥豆桑麻人人都在種,該尋個難得之物來種。他尋思了半晌,忽然想到有年元宵節,父親從縣裏回來,買了一包炒栗子。那是他頭一回見栗子,用力剝開殼子,裏頭一顆圓實果仁,父親又教他剝去那層褐紅外皮,露出裏頭鮮黃內瓤。他放進嘴裏一嚼,粉糯香韌,還帶著些甜,不由得驚嘆世上還有這般好吃的果子。那之後,他也只吃過幾回。每吃一回,都香美無比,回想許久。只是,他卻從沒見過栗子是如何生長、枝葉是何等模樣,這一帶鄉裏並不見栽種。

他想起族叔王盉藏有許多農書,忙去求借。王盉為人樸善,尋了十幾部給他。他回去後忙一卷卷翻檢,竟從《齊民要術》中尋到栗子種植法,才知道栗子是長在樹上,而且栗子樹不能移栽,只能用栗子來種。他看了大喜,又跑去求宗子王豪,外出行商時,替他買些生栗子回來。王豪聽了,笑著說:“這怕才是你之正路。燕山小栗最甘美,下個月我正好要去那裏互市收買遼人皮貨——”秋末,這位曾祖果然給他捎來兩袋新出殼的栗種,並遵照農書所言,用皮囊密裹,不讓見風日。

王凸得了這兩袋栗種,歡喜感戴之極。他忙請了一個佃客幫忙,在後院柴屋裏挖了個深坑,用濕土將那些栗種埋了起來。父母看到,都極納悶兒。他知道瞞不過,只得說出實情。母親聽了,笑他又生妄念。父親卻說:“若肯用心,哪裏有種不成的?你若真有此心,為父的便幫你做成。”父親果然在自家佃戶中尋了一位善種果樹的農夫,與那人商議,騰出家中二畝糧田來種栗子樹,工酬就照佃地算,一年兩石麥。

有了那佃農相幫,王凸越發不怕了。焦急等到次年春天,他和那農夫從柴房裏小心挖出那些栗種。那些栗子竟全都破了殼,冒出了嫩芽。看到那些嫩芽,王凸喜得手都有些顫。他們一同將那些種芽種到了地裏。王凸原先鞋上略沾些泥土都要急忙撣凈,那時蹲在田裏,滿腳滿手都是泥,卻絲毫不覺。

兩畝地共栽種了八十棵,種好之後,他天天去瞧那些栗芽。栗子長勢驚人,才開春兩個月,便已有五六尺高,莖幹筆挺,枝葉鮮綠。入秋時,已成一棵棵秀挺小樹,樹幹有拇指粗,葉子幾有半掌大。天冷起來後,他們用幹草將樹身密密裹住。第二年,那些樹長得越發好;第三年,竟開出了花、結出了苞,一顆顆青黃圓球,生滿了細刺。王凸瞧著比金鈴、金錢等菊中名品更傲颯傾魂。入秋,那些花苞裂開,露出裏頭褐紅油亮的栗子果,三顆緊緊擠作一團,極愛人!

雖然兩畝地總共只收了十幾斤栗子,王凸卻已歡喜得中了科舉一般。他將那筐栗子搬回家,讓娘用細沙炒了,自家留了小半,其余的用碗盛了,自己一家家端去分送給叔伯們。那些人聽說是他種的,嘴上道喜,神色卻都有些怪異,似妒似羨,又似輕蔑不屑。王凸卻渾不介意,這幾斤栗子,比幾百貫錢更讓他心底安實豐盈。

他照種樹書所言,采栗子時,用砍刀將樹枝劈殘,又得那佃農悉心養護,到第四年果然枝葉更茂,栗子總共結了四百多斤!那時一畝地能收兩石麥,兩畝地至多得三貫錢,地佃出去又只能得一半。而生栗子一斤能賣七八文錢,已敵得上良田麥豐所得。照栗樹那長勢,往後收得會更多。

王凸和父親商議,將家中佃出去的地逐年收了回來,除了栗樹,又漸次種了榛樹、橡樹、麻胡桃樹。不但收獲勝過種糧,且不需牛,也不必那般辛勞。他家比往昔寬裕了一倍多。

那時節,論人高低,首看官位,其次便是錢財。親族中,這些年讀書應舉始終未有得中的,錢財便成了唯一之尺。眾人見他種樹得法,富家有道,都不敢再輕視他,漸漸開始來討他歡喜。他終於得到幾年前想得的那個敬。

不久,他娶了親,生了一對兒女。家計雖遠不及那些富戶,卻也寬寬裕裕。每日只督看雇的幾個農夫照管那些樹,又養了兩頭牛,請匠人造了一輛太平車。每到收貨時,用車裝了栗子、榛子、橡子、胡桃,去縣裏發賣。縣裏那幾個經紀也已相熟,不須費什麽心力。

安穩之後,王凸再無他想,只在鄉瑞安適度日。不時與合得來的堂兄弟在樹下花邊吃吃酒,說說話,興頭來了,還能吟幾句詩自樂。

唯獨一樁心事,讓他始終有些梗梗——他的堂妹王月兒。

這堂妹是他堂叔王佛手的女兒,生得秀秀凈凈,性情又明快,不似族中其他女兒那般小性。幼年時,常愛混在他們男孩兒堆裏玩耍。長大了,雖有些疏隔,見面卻也始終言笑自若,毫不拘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