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溫柔 “我很想你。”

鄭家既與王府沾親, 又是主政魏州的重臣,武氏待這對祖孫便頗客氣,賜座後親自斟了酒給鄭老夫人嘗。

老夫人喝了, 滿口誇贊。

她常與老太妃往來, 對謝珽也極為留意,知道他疏於女色, 不慣與人親近。方才瞧他接了王妃的貼身錦帕擦汗,不論是人前做戲, 還是出自真心, 都可見這個替嫁來的楚氏並未太遭冷落。

遂向阿嫣含笑道:“前陣子在外調養, 沒能登門造訪, 實在失禮。早就聽聞王妃瑰艷溫柔,今日一見, 果真氣度出眾。”

“老夫人身體為重,不必客氣。”

阿嫣敬著長輩,稍稍欠身。

鄭老夫人笑得慈和, 又向身後道:“吟秋,你也是頭回拜見王妃吧?”

“先前王府婚娶之禮上曾見過, 只是未能一睹真容。”鄭吟秋笑吟吟的, 又朝阿嫣屈膝, “久聞老太師滿腹才學, 府中一座書樓藏有萬卷珍寶, 令天下學子十分孺慕。王妃幼承家學, 又有這般高華氣度, 想必滿腹才華,實為閨中之相如,秀外慧中。”

三言兩語, 幾乎把阿嫣誇上了天。

阿嫣差點聽出雞皮疙瘩。

在今日盛會之前,阿嫣與長嫂、婆母一道擬單子時,武氏其實曾單獨跟她交過底,說了些關乎鄭家的事。

謝珽襲了王位手握重權,且生得姿貌出眾,河東麾下不知有多少人想把女兒塞進來,鄭家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謝珽剛出孝期時,鄭家就曾探過口風。

彼時鄭吟秋正逢豆蔻之年,因是書香望族教出來的女兒,姿貌才學也沒得挑。老太妃當時動過心思,覺的她這兒媳性情強硬不好拿捏,便想將這懂事體貼的娘家孫女兒娶到身邊。

武氏卻覺得,鄭家兒孫在河東麾下各州為官,已有不小的勢了,若再添個王妃,外戚權勢過隆,並非妙事。

是以當時哪怕老太妃生氣,武氏也放了狠話,說王妃之位茲事體大,不宜娶軍政上權柄過重的人家,鄭吟秋絕不可嫁為王妃。為表決心,當時亦立了誓,往後給謝珽娶妻立室時,她也絕不會挑與武氏襟連的女子。

老太妃這才沒話說了。

如今鄭家遲遲不肯嫁女,無非是不肯死心,想退而求其次謀個孺人的位子。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罷了。

阿嫣既已窺破謝珽的打算,也不至於太將這事兒放在心上,只覺得那些溢美之詞頗有捧殺之嫌,便淡淡道:“鄭姑娘過譽了。我就這點年紀,也沒能讀幾年書,實在當不得這般誇贊。”

鄭老夫人聞言,立時笑了,“王妃不必過謙,能得皇上青睞,賜婚嫁給咱們王爺的,必是深受皇恩,極為出眾。”

說著話,目光有意無意的瞟向謝珽。

阿嫣不由隨之望過去。

就見謝珽輪廓冷硬,薄唇緊抿,別說接話茬了,連余光都沒往這邊瞧。比起他方才遞回錦帕時的親近和武氏待鄭家客氣的態度,這姿態未免過於冷硬。

阿嫣心中微動,驀地想起那日的猜想。

莫非老王爺的死當真有蹊蹺?才會讓謝珽在聽見“深受皇恩”的話時,冷淡不應。

若果真如此,鄭氏特地跑到事關戰事的演武場上,對著謝珽誇贊她跟皇家的親厚,實在其心可誅。

阿嫣心裏有了數,沒再搭理她。

過後女眷往來,都是事先做了功課的,或是噓寒問暖,或是賜酒捧果,有武氏在身旁兜著,阿嫣做得十分周全。

……

當天的盛會,直至日暮方休。

謝珽最近要住在演武場,細看麾下各處兵將的韜略才能,留在了近處的營帳。

阿嫣與武氏回到府裏,已是夜色深濃了。

這場盛事牽動整個河東的文武眾官,長史府忙不過來,將謝珽外書房的人手也抽調了些過去。這會兒暗夜回府,甬道旁燈籠明亮,遠處的書房裏卻燈火半昏,稍有些冷清。

倒是供著謝家歷代先祖的祠堂那邊燈火通明,高燃的燈燭會添續到演武結束,多少有告慰亡者,祈請祖先庇佑的意思。

武氏大約是思念亡夫,怔怔的往那邊瞧了會兒,忽而駐足,道:“我去祠堂瞧瞧,你先回吧。”

“兒媳陪著母親吧?”

阿嫣知她近來為內外諸事忙得連軸轉,今日又累得夠嗆,在演武場時強撐氣勢,這會兒眼底露出點疲憊,瞧著讓人心疼。

武氏牽出笑意,拍了拍她肩膀。

“不妨事,我去轉一圈,抄小路就回屋了。你近來也忙得很,早點回去歇著。”

說罷,吩咐玉露陪她先回。

而後領了隨身伺候的周嬤嬤,同往祠堂裏去。

夜色如墨,滿府靜寂,祠堂裏燭火靜燃,照出牌位上諸位先祖的名諱,正中供著一把殘劍,望之令人油然而生肅穆之心。

武氏恭敬焚香,拜祭先祖。

閉著眼睛祈禱片刻後,她恭敬上香,而後將目光落向謝袞的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