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7頁)

“你自己行了哄騙事,卻責怪信民是非不分。是你不信在先,豈能責怪他人愚蠢?”謝青鶴覺得小師弟氣得完全沒來由,“你生來聰明機靈,又得師門教養,見識廣博,這不是你歧視愚夫愚婦的理由。你若如此高高在上,為何要傳我的道?只挑揀資質極高的少年,送入外門培養十五年,再往內門挑選栽培就是了!”

被謝青鶴訓斥了兩句,伏傳還有些不服氣。等到吃了晚飯之後,伏傳慢慢地就想通了。

大師兄為何要自創《大折不彎》修法?就是為了體恤資質不夠的人。

這些人天生不夠聰明,資質也不夠好,或是沒能受到足夠的教養,沒有太大的見識。他們就是會做蠢事,沒有太好的分辨力,可,這一切並不是他們的錯。他們也希望自己能言善辯、耳聰目明、思緒敏捷……

“大師兄說我高高在上,我本有幾分不服氣。我能坐在泥地上聽他們說心中最偏執的抱怨,最無理的挑剔,大師兄能做得到麽?豈不是大師兄高高在上,我平易近人?細想一想,我這邊聽他們的訴說,那邊就為他們的愚蠢暴跳如雷,大師兄責怪我的話,我其實不能反駁。”伏傳去找謝青鶴坦誠。

“見得多了,自然就不會這樣了。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謝青鶴安慰他。

“我不該生氣。我該將他們導入正信,而非迷信。”伏傳說。

謝青鶴抱抱他,鼓勵道:“這是正理。”

伏傳就拿出筆墨紙硯,坐在謝青鶴身邊,說:“大師兄給我補一補課麽?我這符咒的功夫學得不夠紮實……”

謝青鶴遲疑了片刻:“你要……”

“我明日就教他們如何辨別真假符咒!別讓走街竄巷的騙子哄了去!”伏傳說。

謝青鶴無語片刻,說:“你覺得他們能學會?”符咒這門功課,水分極大。多少天資聰穎的修士都會栽在上頭。只是外人難以分辯符咒的質量,也看不出有什麽差別。懂行的修士也不會故意去拆穿別人家的符咒沒什麽用處——也算是同道之間的默契。

伏傳畢竟經歷得少,與他交朋友的也都是同輩中的佼佼者,他是真沒見過多少笨蛋。

連周家四口也是被謝青鶴精心挑選過的,修行天資都很不錯。

所以,伏傳是真的沒有考慮過,他教了真本,別人能不能學會的問題。

被謝青鶴問了一句之後,他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可能不對。這些人八成學不會啊。想了想,他就把筆墨紙硯收了起來。

謝青鶴又看不懂了:“不學了?”

伏傳搖頭:“不學了。反正他們也學不會。明日我就去告訴他們,什麽是真的。”

謝青鶴:“?”

“不要錢的都是真的,要錢的都是假的。要大價錢的絕對是假的。”伏傳斬釘截鐵地說。

謝青鶴心想,你這樣會砸同道飯碗的。轉念又想,真正靠法金供養的同道也不會來貧民街巷打轉,肯定是吃富貴人家的供養。來這地方搜刮貧家錢財的,多半都是招搖撞騙的騙子。

這樣一想,伏傳的防騙法雖然簡單粗暴,卻也有效。

謝青鶴便點點頭,沒有阻止。

吃過晚飯之後,謝青鶴會在院子裏講一講醫書藥理。

原本只有大郎二郎來聽,三娘閑著沒事,就抱著針線簸籮,一邊聽一邊做繡活兒。

最開始講得淺顯的時候,伏傳就自己去做晚課修行。漸漸地,謝青鶴講得深了,伏傳也有許多不大踏實的地方,也搬個椅子到院子裏坐著聽。

謝青鶴講課從來不查問功課,聽了多少,會了多少,他是不管的。

大郎二郎都很緊張,得虧大郎記性好,謝青鶴講得也不多,每天只講一點就結束。

哪曉得等伏傳開始聽講之後,謝青鶴的態度就不一樣了。每天講課之前,先問昨天有沒有什麽不懂的啊?偶爾還要抽查一下——當然,只問伏傳,從來沒問過大郎和二郎。隔三差五的,還會布置功課,今日安排了本子,明日就得交。

伏傳本來是打著隨便聽一點兒的主意,他對醫術沒什麽興趣,反正不是有大師兄在麽?

結果大師兄居然要查堂!搞得伏傳半點不敢懈怠,每天聽講都把耳朵豎起,只怕有一句話沒聽著,恰好就被大師兄抽考……那可太嚇人了。

就這麽強行教學了大半年,伏傳本就有修行的底子,居然就能勉強出師給人開方子了。

他學得最好的就是針刺。

人全身的穴位是有數的,哪些穴位管哪些地方、與什麽病症相關,謝青鶴跟他講一遍就記住了。何況他本身就是入了道的修士,既了解人體的氣行狀況,在施針的輕重上也無比精準嫻熟。

被謝青鶴抓著填了大半年,這一手針刺的功夫,比許多幾十年的老大夫還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