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5頁)

楊駿的供詞就很靈性。我反國賊,不反陛下。

先帝派了欽差去問此事,才知道原來去年花了那麽多銀子賑災,華安郡的百姓就沒吃到一顆米。

內帑花了四十萬銀子去買糧,銀子流進了世家腰包。糧食壓根兒就沒出庫,假裝發給了百姓。至於說那幾個在先帝跟前打包票說要捐錢捐糧賑災的官員,嘴裏吹得響亮,負責賑災的官員還真給他們寫了收條,實則一毛錢沒出,一顆米沒出——山高皇帝遠,皇帝哪兒知道賤民吃著朝廷發的米沒有?

把先帝氣得在金殿上罵娘。不止是慶顯三年賑災的銀錢,慶顯四年初,那幫混賬還借口幫華安農民復耕,坑了先帝一筆買青苗的銀錢。

“從前政令不行,這事是不好管。外郡都打下來了,還這個鬼樣子。”伏傳頭疼。

謝青鶴微微一笑,指了指屋內的書櫃:“喏。”

伏傳不解:“那是什麽?”

“我打算整理幾冊適用各色器皿服色的圖樣,這些日子也會很忙。”謝青鶴摸摸他的背心,笑道,“你只管放心去做自己的事,不必想著回家陪我。自然,若是你忙不過來了,或是有什麽事需要我來幫忙,我那幾冊圖樣慢慢做也是無妨的。”

伏傳才醒悟過來,原來是讓他放心去做丞相,不必惦記著家裏。

韓琳是個只管兵糧不管民生的丞相,伏傳此前看韓琳過得十分愜意,每天大把時間逍遙飲宴,真以為做丞相十分清閑。現在才知道韓琳做的一切,根本就是十足荒唐!

伏傳要六部都運轉起來,才能真正管制天下。以目前六部幾乎全廢的情況,那就有得折騰了。

謝青鶴跟伏傳聊了半夜,相擁而眠。

次日,二人各行其是。

伏傳去丞相府,謝青鶴進宮。

謝青鶴中午就回了家,還真的把他書櫃裏的冊子找出來,畫了幾個服色用的圖樣。

伏傳喜歡用鶴紋,謝青鶴再不喜歡也被他帶歪了,又覺得小師弟畫的鶴紋神韻雖在,意境差些,與其叫小師弟天天強行打戳,不如由他自己統一標準。畫了幾張之後,修行練劍,還跟陳老太和三娘聊了一會兒,指點修行。

伏傳又沒有回來吃晚飯。

謝青鶴也習慣了,獨自吃了飯,坐在燈下等小師弟回家。

一直到等到二更時分,門外傳來淩亂的腳步聲,侍人只陪著伏傳到院門口,伏傳提著燈氣沖沖地走回來,謝青鶴剛剛擡頭,伏傳臉上的怒氣就散了,噗地吹了燈籠,上前施禮:“大師兄。”

“是在生氣呢?吃了嗎?”謝青鶴將自己的茶端給他。

伏傳接了茶咕嚕咕嚕喝了,解開鬥篷,說:“吵了一天架!氣死我了,明兒我要帶著陳阿姆!”

謝青鶴也沒有問為什麽吵,因為伏傳是個話癆,他自己就會噴出來:“我說要六部奏事,長史就拿眼睛瞅我。把六部尚書招來丞相府商量,廖關先跳出來反對!——廖關大師兄知道嗎?就是吏部那個矮胖子,胡子這麽長,說話捏著嗓子那個!”

謝青鶴不怎麽認識,不過,這也不是重點,他點點頭,幫伏傳拆了戴了一天的小冠。

“廖關說,本朝崇黃老之說,講究的就是無為而治。正所謂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朝廷就不該一直騷擾地方,應該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我還沒怎麽樣呢,他跟李金芳就打了起來!”伏傳氣咻咻的,“王齊師那幾個就躲在一邊用嘴拉架,鄧否不是才當了禮部尚書麽?這個貨沒憋住,我都聽見他捂嘴偷笑了!”

謝青鶴也忍不住笑了笑。

李金芳是戶部尚書,專門幫韓琳搜糧的,每年都會帶兵去地方搶糧食。吏部尚書廖關早就看不慣了,也是伏傳新官上任,廖關篤定伏傳不會擅殺一部長官,才會跳出來跟李金芳對掐。

所謂黃老之說,只是世家勢大、朝廷羸弱的遮羞布罷了。

朝廷無為而治,使民自治。怎麽自治?鄉紳鄉老,皆為世家鷹犬。

“難道沒吵贏?”謝青鶴問道。

伏傳搖頭:“也不至於吵不贏。我將手放在木案上,‘不小心’拍了一掌,木案四分五裂,他們就不跟我犟嘴了。”

謝青鶴點點頭:“也是個辦法。”

“那我也不能說一句話就拍一個桌子吧?我今天跟那幾個老滑頭商議,座前的茶案拍碎了,寫字的書案也拍碎了,我還把廳上幾個待客用的邊桌都拍了……拍到後來滿地碎渣子,他們是見縫插針不見棺材不掉淚,我要不拍桌子他們就跟我犟嘴,沒見過臉皮那麽厚的人,白的都能說成黑的,大郎悄悄進來問我,要不要給我送幾張桌子來!”伏傳氣壞了。

謝青鶴光是聽伏傳抱怨都要笑壞了,也不知道今日丞相府是個什麽情景,難怪鄧否要偷笑。

伏傳脫了外袍,換上木屐,轉頭發現盥洗室裏水都放好了,回頭來親了謝青鶴一下,寬衣翻身下水,一邊洗澡,一邊跟謝青鶴強調:“我明天肯定要帶著陳阿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