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制作中式面果!師兄,這就是你說的不精通白案?(第3/4頁)

這種面果不僅講究形似,連味道也得一模一樣才行。

林旭拿著菜刀也開始削皮,他好奇的問道:

“不是說什麽果子用什麽餡嗎?這裏放梨做什麽啊師兄?”

“是為了中和蘋果的酸味,純蘋果加熱後酸味會起來,影響入口的口感,加幾個梨進去,酸味就能被梨的清甜所中和,餡料也就成了比較容易被接受的微酸小甜。”

見師弟好奇,謝保民又說道:

“梨太多會壓住蘋果的味道,一般三四個蘋果配一個梨就行,梨核要去幹凈,不然那個酸味更濃。”

師兄好懂啊。

林旭依稀記得師兄說過他不精通白案的。

但聽到他介紹得這麽詳細,可沒有一點不精通白案的樣子啊。

蘋果去核後大概切一下,然後倒進料理機中攪打成粘稠的糊狀。

接著倒進鍋裏,所有水果都打好後,開中火進行炒制。

很快,溫度上來了,鍋裏的水果糊糊咕嘟咕嘟的冒著熱氣,裏面的水分在快速蒸發著。

蘋果和梨的香味聞起來很舒服,一旁坐著的耿立山小聲對甄文生說道:

“鍋裏啥調料沒放,這才是真功夫。”

越是不放蜂蜜白糖麥芽糖之類增甜增稠的調味品,越考驗廚師的本事。

因為你不僅要一點點把餡料中的水分炒幹,最關鍵的是,過程中不能有任何一點瑕疵,否則一旦糊了,這鍋餡料也就等於廢了。

不過謝保民的廚藝在那擱著呢。

炒料方面有把握,絕對不會讓餡料糊掉的。

水分快炒幹時,他往裏面加了點土豆粉。

這種土豆粉既不是土豆粉條,也不是土豆澱粉,而是把土豆烘幹後直接磨成的粉末,呈淺咖啡色,是很多小吃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把土豆粉加入到鍋裏再攪拌幾下,餡料中的水分徹底被土豆粉吸收,變得更加粘稠,仿佛面團一樣。

這會兒就不能再炒了,否則很容易糊底。

從鍋裏盛出來,把餡料攤開在托盤上,盡可能的讓溫度降下來。

趁著這個時間,謝保民開始和面。

中筋面粉倒進盆裏,裏面放入能讓蘋果顏色微微發黃的吉士粉,再放入起蓬松作用的泡打粉,最後放入豬油。

放完這些食材,接一大碗溫水過來,把白糖和酵母粉倒進去,攪化開。

接著開始和面。

林旭站在晾著的餡料邊,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師兄那邊,便偷偷用勺子刮了點炒好的餡料送到嘴裏。

入口就能感受到濃濃的蘋果味,接著是淡淡的酸味和甜味。

味道不濃烈,但卻很舒服。

可能是加了土豆粉的緣故,餡料吃起來口感軟軟糯糯的,配上夾雜著清鮮的甜美味道,簡直美味。

林旭很想勸師兄,咱別做了。

直接把這些餡兒分著吃了吧。

這要用勺子擓著吃一碗,絕對非常過癮。

“師弟,還燙手嗎?不燙的話揉搓成小球吧,20克一個,最好用秤稱一下,別讓個頭相差太大。”

“放心吧,絕對均勻。”

要是別的步驟林旭可能做不來。

但擁有手就是秤的他,做這一步還是很容易的。

直接抓一點餡料放在手心中一搓就行了,餡料個頂個的圓,跟用電子秤稱出來的沒什麽區別。

把餡料揉搓好後,擺在托盤上,然後送到冰箱冷藏室做降溫處理。

包的時候,餡料的溫度絕對不能太高,不然熱量從裏面往外散發,會讓外面包著的面皮自裏面膨脹,最終導致外皮破裂。

送進冰箱中之後,謝保民也已經把面和上。

曾曉琪一直在跟謝保民互動著,問他放豬油的好處,和發酵的時間等等。

謝保民笑著說道:

“用豬油和面,能讓面團白、亮、香,做發面點心時候,豬油是很常見的添加劑。”

餳發需要十五分鐘。

趁著這個時間,大家稍事休息一下。

耿立山走過來,看了眼盆裏的面說道:

“不愧是釣魚台的總廚,每一步都非常講究,我越來越期待你做的面果了,也希望林小友能學會,這種面果可是高端飯店必不可少的加分項。”

是嗎?

原本林旭就是抱著看熱鬧,順便蹭吃的心態看待這次節目錄制的。

但既然耿立山這麽說了,他便準備學一下。

反正手裏還有一張完美級烹飪學習卡呢。

等會兒做出來的時候學習一下,這個面果的技法不就到手了嘛。

回頭在店裏上新,絕對能引起顧客們的追捧,誰能拒絕這種可可愛愛長得像蘋果的小點心呢?

曾曉琪走到林旭身邊小聲問道:

“剛剛我見你偷偷吃了蘋果餡,味道好嗎?”

“超級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