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的怪獸

若將《博物志》全書三十七卷的內容構成做成一覽表,那麽就如下所示:

第一卷 序文及全書的內容說明

第二卷 宇宙論

第三卷至第六卷 地理

第七卷 人類學

第八卷 陸地動物

第九卷 海洋動物

第十卷 有翼動物

第十一卷 昆蟲及其身體各部分

第十二卷及第十三卷 外國植物

第十四卷 葡萄

第十五卷 橄欖等果樹

第十六卷 野生植物

第十七卷 栽培植物

第十八卷 農業

第十九卷 亞麻等

第二十卷 采自庭院植物的藥品

第二十一卷 制作捧花或花飾的花

第二十二卷 花的其他用途

第二十三卷 采自栽培植物的藥品

第二十四卷 采自野生植物的藥品

第二十五卷 自古流傳的植物用途史

第二十六卷及第二十七卷 各種植物性藥品

第二十八卷至第三十卷 采自動物的藥品

第三十一卷 水和鹽的藥用

第三十二卷 采自水棲動物的藥品

第三十三卷 礦物

第三十四卷 金屬及雕刻

第三十五卷 繪畫

第三十六卷 石頭與建築物

第三十七卷 寶石

從一覽表中也能發現,普林尼的涉獵領域從天文地理到動植物、礦物,甚至還有技術及藝術等人類文明,他關注的內容範圍之廣,使得《博物志》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當時的百科全書。其中多卷涉及植物和動物的藥用方法及效果,這也表明了在那個科學被視作與魔術無異的時代,藥物學所占據的重要位置。話雖如此,我必須指出,普林尼在這方面的記述有不少地方照搬了泰奧弗拉斯托斯[1]等前人的描述,說是現學現賣也不為過。普林尼倒是在《博物志》第一卷的內容說明末尾列出了一些古代作家的名字,自稱參考了這些人的言論,名單提及的人數眾多,竟有一百四十六位古羅馬作家、三百二十七位其他國家的作家。

我想隨自己的興致書寫關於普林尼的世界,並不打算成體系地按照書中順序記述,只想根據當時關心的內容隨手引用一些有趣的逸聞。說起有趣的逸聞,在《博物志》全書三十七卷中就充斥著許多非常有趣的內容,我最常翻看的是第八卷關於陸地動物的部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普林尼記述埃塞俄比亞和印度動物時的筆觸,與其說是博物志,倒不如說幾乎是獵奇怪物志,真實感可以打滿分。在普林尼眼裏,埃塞俄比亞大概猶如一個怪獸寶庫。讓我們看看他在《博物志》第八卷第三十章的描述。

埃塞俄比亞盛產到處繁殖的猞猁、胸部有兩個乳房的紅毛斯芬克斯[2]等許多怪獸。有珀加索斯[3],這是一種有翼有角的馬;有克洛柯塔,這是一種狗與狼的混種,其利齒可咬碎一切物品,被它吃掉的東西轉眼間便被消化;有一種長尾猿,頭部發黑、生著驢毛,其叫聲也與其他猿猴相異;有一種印度牛,生著一只或三只角;還有一種叫作“裏昂克洛柯塔”的怪獸,生著野驢的身體鹿的腿獅子的頸、尾和胸獾的頭,偶蹄,嘴闊及耳,牙齒連續排列在一根骨頭上,動作敏捷。據說它還能模仿人聲。埃塞俄比亞還棲居著一種叫作“耶魯”[4]的野獸,擁有河馬的身體、大象的尾、黑色或褐色的毛以及野豬的下顎。其角長一腕尺[5]以上,可轉動,戰鬥時可將角交替豎起,根據敵方的動作使角直立或傾斜。

第三十章至此還未㐀束,但僅在這一小段中就已經出現了八種真身不明的怪獸。斯芬克斯和珀加索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怪獸,一些讀者也許有所耳聞。至於猞猁,我曾在《幻想博物志》的書中詳細介紹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書中的描述。長尾猿和印度牛也無須多言了吧。普林尼的記述頗為敷衍,前文明明在介紹埃塞俄比亞的怪獸,後文卻面不改色地寫起了印度牛等自相矛盾的內容。無論如何,三只角的印度牛幾乎不可能存在,我們還是先聊一聊“克洛柯塔”吧。

一些讀者也許不甚熟悉,“克洛柯塔”這一怪獸絕不是普林尼的發明,克特西亞斯[6]在更早之前就記載過,它被想象成狗與狼或是鬣狗與雌獅的混種,有時也被稱作“半獅犬”。“裏昂克洛柯塔”也可被認為是這種怪獸的變種,其中“裏昂克”是“白色”的意思。《博物志》第八卷第四十五章對此做了較為詳細的記述。

埃塞俄比亞的鬣狗與雌獅交配,產下“半獅犬”。這種怪獸能模仿人類和家畜的聲音,平常總是睜著眼。沒有牙根,上下顎隆起形成牙齒,上下可相互咬合,以避免牙齒碰撞造成磨損。在朱巴王[7]的報告中還提到,埃塞俄比亞的“曼提柯爾”[8]也會模仿人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