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第2/3頁)

神聖的奧古斯都有一雙如同馬一般的青綠色眼睛,他的白眼珠也比普通人要大。因為這一特征,當有人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看時,他便感到不愉快。克勞狄烏斯皇帝的眼角長了白色的肉芽,有時會使眼睛充血。卡裏古拉的眼睛則完全不能轉動。尼祿的眼睛呈藍色,視力較弱,若不眯起眼靠近著看,就看不清東西。

想到近視的尼祿像在電視上看棒球賽一般,觀看著被投射在祖母綠表面的競技場比賽,總覺得是奇怪的情景。

接下來,就讓我在這裏引用普林尼關於玻璃鏡的言論吧。不過事先提醒諸位注意,這裏雖說是玻璃鏡,但在羅馬時代也無非是凸面鏡或凹面鏡,當時的技術水平還難以造出平面的玻璃鏡,這得在更後期的時代才會出現。這一點在金屬鏡上也是一樣的。這也證明,在當時要造出完全的平面是多麽困難的事。倒不如說在古代,像士麥那神殿中的哈哈鏡那樣映射出扭曲影像的凸面鏡和凹面鏡反而是普遍之物。

《博物志》第三十六卷第六十五章到第六十六章有一部分論及了玻璃的起源。略微有些長,但我還是從頭開始引用吧。

以腓尼基[4]之名而為人所知、與猶地亞[5]相鄰的敘利亞地區有一座迦密山,其山麓有一片沼澤,叫作坎德比亞。發源於此的河流中,有一條名為貝魯斯河(現今納縵河),它一路流淌至五英裏[6]以外的托勒密殖民市[7]附近,然後匯入海中。此河水流平緩,其水飲用後雖不益健康,卻被人們視為神聖之水,用於宗教儀式。河中多泥土,河床也深,因此海潮若不退去,便不見河口沙灘。退潮時,沙灘因不純物質被海浪沖刷而去,閃閃發光。一直以來毫無用處的沙子因海水的收斂作用變得細碎,也從此派上了用場。雖然僅是半英裏長的海岸,但百年之間,只有這片沙灘提供了玻璃形成時所需的沙子。相傳在這片海岸上曾有販賣天然蘇打的商船停靠,商人們在沙灘上準備做飯,因找不見能支起飯鍋的石頭,就從船上裝載的貨物中取出了幾塊蘇打作為替代。不久,蘇打因受熱與海岸上的沙子混合,便有從未見過的半透明液體細細地流出。這就是玻璃的起源。

據玻璃研究家由水常雄所說,玻璃的起源遠比腓尼基人開始海上貿易的時代久遠,所以普林尼所講述的這個傳聞,作為玻璃起源的說法不大可信。不過站在科學的角度來看也未必荒誕,按照這個方法實際試驗一番,足以造出玻璃來。那麽我就繼續引用了。

後來人類的技術有了驚人的發展,只將蘇打混入沙子中,已無法滿足玻璃制造的需求了。人們便嘗試將磁鐵礦也混入其中,這是考慮到玻璃若與鐵均衡地熔融在一起,就也能被磁鐵礦這種物質吸引。人們還用同樣的方法去嘗試燒制混有各種發光的石頭、貝殼或制石場的沙子的玻璃。據比較可靠的消息稱,印度人用水晶的粉末制造玻璃,所以印度的玻璃是無與倫比的。在沙子中加入銅與蘇打,特別是埃及蘇打,再用質輕且幹燥的薪柴燃燒至熔化。接著將玻璃放在旁邊的爐中,像銅那樣燃燒、液化,便會得到一塊閃閃發光的黑色疙瘩。這塊疙瘩每一處都非常銳利,觸碰時若不留心,便會傷及肉體,甚至深入骨骼。此後這塊玻璃疙瘩需再次拿到工場裏熔化、上色。接著進行吹制、在轉盤上加工、像銀一般做些雕刻。西頓[8]的玻璃作坊就這樣制造玻璃,還發明了玻璃的鏡子,因而在過去赫赫有名。以上大致就是古時玻璃的制法。

腓尼基西頓的玻璃作坊在古代的名氣,與後世的威尼斯穆拉諾島[9]旗鼓相當。傳聞在西頓,集中了一批出身猶地亞和敘利亞的玻璃技師,他們被稱作西頓人。吹制玻璃技法也正是誕生在這裏。在羅馬共和末期至帝制初期,西頓的玻璃技師會像近代的藝術家那樣,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據說人們之所以能準確得知西頓玻璃制品的流傳範圍,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話又說回來,如果認為西頓發明的這個玻璃鏡是多麽精巧的東西,那就大錯特錯了。據說,那玻璃鏡充其量不過是直徑四厘米左右的小小鏡子,且鏡面呈凸面。恐怕在實用性上,根本無法與更大、照得更清楚的銀鏡或銅鏡相提並論。雖說玻璃鏡是在西頓發明的,但我們還是只能將其看作一種實驗性的產物。從普林尼的文字之間也能看出,這實驗已成過去,在普林尼所處的時代已幾乎被人遺忘了。比較合理的意見顯示,玻璃鏡以其實際用途正式為人們所使用,已是很久之後的十三世紀左右的事了。

我在前面提到了黑曜石制的鏡子,最後引用一段普林尼的相關記述,供讀者參考。摘自《博物志》第三十六卷第六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