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蓮花與番紅花(第2/3頁)

接下來引用的是第二十一卷第九十四章,關於銀蓮花的部分。銀蓮花不僅有華麗美艷的花朵,這個好聽的名字更是在一開始便吸引了我。

此前,我僅介紹了用於制作花冠的銀蓮花,下面讓我聊一聊作藥用的銀蓮花吧。有些人將其稱作埃列米翁。這種植物有兩個種類,一種是野生的,另一種是在耕地上培育的。兩者都喜好多砂的土地。人類栽培的銀蓮花有許多種,最普通的是開深紅色花朵的種類,另外還有開紫花和白花的種類。這三種銀蓮花生著香芹一般的葉,高近半腳距,頂端與蘆筍相似。其花會散發光芒,但僅限起風之時,故得此名。如果硬要做比較的話,野生銀蓮花的植株更大,葉更寬,花也更顯深紅。許多人會將野生的銀蓮花與薊罌粟[20]弄混,還有人會將其與羅伊阿斯弄混,我所稱的羅伊阿斯即罌粟。不過這幾種植物的區別很大。薊罌粟和罌粟的花期在銀蓮花之後,且銀蓮花既無這兩者的汁液,也不㐀蒴果,只是頂端形似蘆筍而已。

普林尼在這之後列舉了銀蓮花在醫療上的效果,但太過繁瑣,我便割愛不再摘錄了。埃列米翁在希臘語中意為單獨,似乎是指銀蓮花在一株莖上只開一朵花。另外,據說被希臘人稱為羅伊阿斯的罌粟就是虞美人[21],又稱雛罌粟。

總的來說,銀蓮花在我看來最大的魅力是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這個名字[22]來自希臘語“阿涅墨斯”,意為風[23]。建築家安德羅尼卡在古雅典的阿哥拉[24]附近建了一座大理石的八角形塔,名為“風之塔”,以其塔頂作為風向標使用的青銅特裏同[25]像聞名。根據約翰·貝克曼[26](《西方事物起源》)的意見,除風之塔以外,古代還建造了許多設有風向標的塔或柱子,叫作阿涅墨多利姆或阿涅墨得利姆。至於銀蓮花為何與風有特殊的關聯,即便讀了神話中的說明,我也不是很理解。只覺得古人巧妙地將其稱為風之花,是很詩意的事。

下面引用的章節同樣與球根植物有關,正如普林尼所述,是以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年為名的風信子(雅辛托斯),來自第九十七章。

高盧地區尤其盛產風信子。這種植物可用於制造一種叫作雅斯基農的染料。風信子的球根在奴隸商人中間非常出名。因將其與甜酒混合,塗在皮膚上,可阻止毛發生長,使人時常保持兒童的狀態。此外,風信子的球根還可治療腹痛和蜘蛛咬傷,還能作為利尿劑。若將其種子與艾草混合服用,可治療蛇蠍咬傷,對黃疸亦有療效。

根據《博物志》法語譯本的譯注,在高盧地區被稱作雅斯基農的紫色染料的原料,其實並非風信子,而是杜鵑花科的越橘[27]。不過普林尼在這裏所講的植物也不太像越橘,如果不是風信子,可能是一種貝母[28]或綿棗兒。奴隸商人用風信子的根來阻止毛發生長,迪奧科裏斯也記述過這一說法,看來並非毫無根據。倘若南方熊楠有所聽聞,或許會感到驚喜,不知他是否讀到過這一說法呢?

希臘語中的庫洛克斯(庫洛卡斯),自中世紀的拉丁語開始被稱為番紅花,是一個來自阿拉伯語或波斯語系統的名字。如今,番紅花這個名字比庫洛卡斯更為常用。下文引用的便是關於番紅花的內容,也是《博物志》第二十一卷,出自第十七章。

野生的番紅花才是最好的。在意大利栽培這種植物,毫無利益可圖。因為能從其苗圃中采得的香料只有麻雀的眼淚那麽一丁點兒,少得可憐。番紅花依靠球根繁殖。人工栽培的番紅花大而美,但不夠堅韌。無論移種到何處,都會立刻失了氣勢。就連像昔蘭尼[29]地區(非洲北岸)那樣以常年鮮花盛開聞名的地方,也沒有好收成。最著名的番紅花產地是基利家[30]地區(小亞細亞東南部的地中海沿岸),特別是珂琉克斯山一帶,其次是呂基亞[31]地區(小亞細亞西南部的地中海沿岸)的奧林波斯山。在此之後則是西西裏島的肯托裏帕市。有些人將錫拉島(聖托裏尼島)的番紅花視作二流之物,因其摻雜了太多其他物質。若要確認番紅花的純度,只需用手觸摸,看是否會響起幹燥易碎的聲音。混入其他物質的番紅花帶有濕氣,不會發出聲響。另一種測試方法是將摸過番紅花的手放到眼前,看是否會讓臉和眼睛刺痛。有一種人工栽培的番紅花變種,雖品質不佳,但深受大眾喜愛,被稱為蒂亞蕾空(混雜白色之意)。另外,昔蘭尼地區的番紅花,其色更深,缺點是其品質惡化較快。無論產自何處,最優質的番紅花應具有濃厚的味道和較短的花柱。最差的番紅花則有一股黴味。

番紅花用於制香料的部位是其花柱,但一朵花中僅能采到少量,因此使番紅花香料變得極為珍貴。據說,要得到一公斤幹燥的番紅花,需摘得七萬五千乃至八萬朵鮮花。正因獲取的番紅花量少,又以重量買賣,才會有商人在其中加入油和蜂蜜等添加物,將顏色相似的其他植物的花柱花瓣混進其中,企圖增加商品重量,謀取利益。甚至還有人在其中混入了牛肉纖維之類的東西。由於都是幹燥物品,很難進行分辨。但普林尼將辨識番紅花的方法介紹得相當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