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與珊瑚(第2/3頁)

瑪格麗特一詞來源於希臘語中的瑪爾格隆(珍珠),原本應當是東方國家[4]的詞語。據說天然的明礬石帶有玻璃一般的光澤,有時會呈現白色、黃色或紅色。這種顏色的珍珠大概就被當作艾克薩盧敏阿托斯,受到眾人珍視。按照普林尼(第三十七卷第六章)的記述,羅馬人對珍珠的熱情始於羅馬共和國末期,盛行於龐培討伐米特裏達梯之後。據說愷撒為取締獨身人士的奢侈作風,曾禁止無夫無子、四十五歲以下的婦女佩戴珍珠。當時的女性對珍珠的狂熱,看來是已經到達無法容忍的程度了。

繼續引用第五十六章的後半段。

在我國的海中也發現過珍珠,色雷斯的博斯普魯斯[5]附近的珍珠則更為豐富。在這些珍珠中,有一種赤色的小小珍珠,生於一種名為海螂[6]的貝中。此外在亞加爾納(面朝愛奧尼亞海[7]的希臘某地),有一種產珍珠的貝,名為江珧[8]。我們由此可知,產珍珠的貝不止一種。其實朱巴王也曾報告過,阿拉伯有一種貝,倒生著海膽一般的棘刺,如同帶有刻痕的梳子。據說這種貝的肉中可生出冰雹粒一般的珍珠。這種貝尚未引進羅馬。在亞加爾納發現的珍珠並未獲得很高的評價,這些珍珠呈現不規則的形狀,外形凹凸不平,顏色斑駁。相較之下,亞克興(面朝愛奧尼亞海的伊庇魯斯地區的海角)附近的珍珠更為優質,與毛裏塔尼亞(現今阿爾及利亞西部)海岸的珍珠一樣,是小顆粒。亞歷山大·波裏希斯托[9]和斯蒂涅斯認為珍珠也會年老色衰。

據說,可產出天然珍珠的貝類有一千種以上,普林尼在這個章節中所說的,或許出乎意料地有根有據。接著引用的是第五十七章。

珍珠即便掉落在地,也絕不會破碎,基於這個事實,珍珠的硬度也是顯而易見的。此外,珍珠未必生長在貝的肉中央,而是分布在貝中的各個部位。我見過一顆長在貝殼邊緣的珍珠,那模樣就像是要馬上離開貝殼一般。有時還能在一只貝殼中發現四五顆珍珠。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人發現過重量超過半盎司(約十三點五克)的珍珠。不列顛尼亞[10](現今不列顛島)產一種色彩暗淡的小顆珍珠,下面這件事可作為佐證。神聖的皇帝尤利烏斯親自在母親維納斯[11]神殿的神像前獻上鎧甲之時,對鎧甲由不列顛尼亞產的珍珠制成一事十分得意,還向天下吹噓了一番。

據蘇埃托尼烏斯的《皇帝傳》記載,尤利烏斯·愷撒“之所以有意進攻不列顛尼亞,是為了獲得當地所產的珍珠。他還為了辨別最大的珍珠是哪顆,時常用手來掂量珍珠的重量”。比起民眾,皇帝才是一頭紮進對珍珠的狂熱的先驅。

接下來,我想引用的是關於另一種海產寶珠,即珊瑚的部分,來自第三十二卷第十一章。自古以來,人們將珍珠視作白珠,珊瑚則被視作赤珠。

如我在關於珍珠的篇章中所述,印度的珍珠在羅馬人中間深受重視。與之相似的是,珊瑚在印度人中間也深受重視。事實上,這類貴重物品的價值通常取決於人們對其迷戀的程度。人們也在紅海發現了珊瑚,但那裏產的珊瑚顏色發黑。波斯灣發現的一種名為拉克的珊瑚也是一樣。受到人們最高評價的珊瑚分別產自加利亞灣的斯托伊迦帝斯群島周邊、西西裏海的埃奧利群島[12]周邊以及特拉帕尼(西西裏島西岸的城市)周邊。此外,人們在格拉維斯卡埃(伊特魯裏亞的城市,可眺望第勒尼安海[13])的海中、在坎帕尼亞的那不勒斯附近也捕獲過珊瑚。厄立特利亞(面向希俄斯島[14]的小亞細亞西岸城市)的珊瑚非常紅,但因質地柔軟,並不貴重。珊瑚形如灌木,呈綠色,其果實在水中呈白色,質地柔軟,但離開水中便會立刻變硬變紅,外觀和大小都如同人們栽植的燈台樹[15]那般。傳說,若用手觸碰活著的珊瑚,人就會立刻石化。所以捕獲珊瑚時,必須趁其不備時用網將其拔離水底,不然就得用銳利的刀刃將其割取下來。因此珊瑚又被稱為庫拉利烏姆。飽受人們珍愛的珊瑚往往成色鮮紅、枝杈眾多,摸上去不會有石頭那樣的粗糙感,也不見空洞或小孔。

我在前文中說過,普林尼似乎將珍珠視作植物所㐀的果實,看來他把珊瑚也視為同物了。在這一小節的文字中還出現了“珊瑚的果實”的表述。在水中還是柔軟的,離開水就會變硬,這一特質的描寫在珍珠和珊瑚身上都是共通的。就連文藝復興時期的博物學者都認為珊瑚是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普林尼將珊瑚當作植物也不足為怪。此外,迪奧科裏斯對珊瑚的稱呼非常奇妙,叫作利多顛得隆(石樹)。

珊瑚在拉丁語中叫作克拉利烏姆或庫拉利烏姆[16],按照普林尼的說法,這或許是來自希臘語中的庫拉(割斷物)一詞。不過普林尼的語源學好像不太靠得住,根據法國Les Belles Lettres出版社的《博物志》法語譯本的譯注,庫拉利烏姆是來自閃米特語[17]的外來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