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夜】 鬼一口 [9](第4/11頁)

“您指情感的可視化?”

“是的。演藝必須將情感明確地表現出來,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在生氣、怨恨或悲傷。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將情感轉化為任誰都能一眼便知的符碼。例如說,在能劇《葵之上》 [21]中登場的般若面具可說就是一種鬼的基本造型。”

“的確如此。”

“這個面具也有角,所以說角其實是一種符號。”

“是鬼的象征?”

“不,應該說是一種表現憤怒、怨恨或憎恨等強烈負面情緒的記號。《葵之上》中,六條禦息所在生靈的狀態時戴的是‘泥眼’,這種面具還沒有角,後來才變成了‘般若’。如果負面情緒繼續醞釀下去,就會變成更恐怖的妖怪,到時不管有沒有角都無所謂了。”

“怎麽說?”

“您知道有出戲叫做《道成寺》 [22]吧?就是安珍清姬的故事。清姬因嫉妒而發狂,最後不是變成蛇了嗎?”

熏紫亭把手扭來扭去,做出蛇的樣子。

“啊,對對,我好像看過一張圖,長角的人面蛇纏在吊鐘上——圖畫中清姬的身體完全化成一條蛇了。但能劇中應該沒辦法這麽演吧?”

“演出時是用面具與蛇紋衣服來表現,要裝出蛇身畢竟還是有困難呢。此時清姬配戴的面具叫真蛇,這個面具長了又尖又長的角,相當可怕。般若經常被視為一種鬼,真蛇反倒不會,這也不奇怪,畢竟是蛇妖嘛——真蛇的話,與其說是鬼更接近怪,雖有角卻非鬼,是成精之怪。”

“成精——妖怪嗎?”

“順便一提,那個醜時參拜的《鐵輪》 [23]中,橋姬的面具叫做生成。生成的額頭上有個像瘤一般的小角;而《葵之上》中,六條禦息所的面具叫做中成,其實就是一般俗稱的般若面具;《道成寺》的則叫做本成。主角清姬戴的是蛇面具——真蛇。”

“這些面具名稱中的‘成’代表著什麽意思?”

“這個嘛,‘成’指變化,變化成蛇的意思——正確而言,是變成妖怪。妖怪化的程度愈高,角就愈明顯。但是真蛇面具終究是蛇,並不是鬼。反而中成面具的般若比較接近一般的鬼——”

“原來如此。”

“另一方面,生成也與鬼不大相同。有名的鬼女橋姬在劇中戴的是生成面具,表示她那時仍算是人。也就是說——鬼既是人也是魔物,可說是位於人魔交界上的怪物。”

“您是指鬼並不完全算是魔物嗎?”

“是的。鬼除了有角與膚色不同以外,其余在外型上與人類幾乎無異。所以我說角很重要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如果沒有角的話,鬼與人幾乎沒有區別——啊,這也是從朋友那裏聽來的,像是河童、天狗之類的妖怪在計算的時候是用‘只’來數,可是鬼的話卻是用‘個’來計算。鬼可說是非人之人。”

“鬼——是人嗎?”

“是人哪,卻又不全然是人。”熏紫亭一副好好先生的和善表情,接著說,“另外,‘鬼’用漢字發音念作‘ki’,在中國代表靈魂、死者魂魄的意思。”

“所以說,鬼是幽靈嗎?”

“當然不是幽靈呀。中國的‘鬼’的概念本來就跟日本不同,日本的鬼可不會在柳樹下一臉怨恨地冒出來嚇人吧。這個歸這個——”

熏紫亭做出幽靈嚇人的手勢。

“——而且日本的鬼不見得死後才能變鬼,回到剛才能劇的話題,劇中出現的鬼都是在活著的狀態由人變成鬼,而具代表性的鬼像酒吞童子、茨木童子 [24]也都活得好好的,是生物呢。所以我們都說‘擊退’鬼,要砍頭顱,而非讓鬼了卻煩惱,成佛升天。”

“說得也是——”

鈴木覺得有些混亂,原本只是隨口問問的問題,似乎一點也不簡單。只不過,僅管只是隨口問問,疑問本身倒是已存在於鈴木心中許久。

“——我似乎更不懂了。”

鈴木陷入沉思。雖然這只是個無關緊要的疑惑,他卻無法不去思考。

“——鬼究竟是什麽?跟有沒有角應該沒有關系吧?”

“是的,至少我如此認為。”

“也就是說,店主,角雖然是表示此物非比尋常的記號,但不見得是鬼的注冊商標。您也說過,除了鬼以外,亦有許多有角的神魔。”

熏紫亭不斷地點頭,說:“沒錯,鬼也有沒長角的,所以說僅僅有角並不能跟鬼劃上等號。”

“所以角只是用來表現異於常人的記號。這麽說來也沒錯。若以角的成長程度作為指標——蛇妖之類的妖怪的角長得很雄偉,意味著遠超乎人類,而鬼則比神或魔物接近人類——店主您剛才是這個意思吧?但是鬼絕對不是人——”

“當然不是人,因為是鬼啊。”

“雖為人卻非人,符合這個條件的只有死者了。可是若問鬼是否為幽靈——您卻又說不是。鬼並不一定是死的,傳說故事中有太多例子可資證明。故鬼也不是幽靈。可我實在不懂,無法理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