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講故事 第四章 聽神父繼續講述(第2/10頁)

我知道,這一切都發生在我身上,他想著,我可不是在哪家精神病院的九號病房裏,我就是我,我在這兒,我甚至都是清醒的。緬因州的耶路撒冷空地鎮,以及那裏那些不安分的死人也都一樣。在我面前的是沉甸甸的美國,以及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個想法使得他精神振奮起來,接著,他又有了另一個想法,這讓他的情緒更為高漲:也許世上本來就不止有一個美國,而是有十幾個……或者一千個……或者一百萬個美國。如果那邊那個鎮子叫裏布魯克而不是堡壘李,那說不定還有另一個版本的新澤西州,在那兒,哈得遜另一邊的那個鎮子的名字還可以是李曼,或者雷曼,或者斷崖李,或者柵欄李,或者雷格霍恩村。也許在哈得遜的那邊不止有四十二個聯合州,而是有四千二百個,或四萬兩千個州,它們統統堆積在偶然性的軸線上。

他憑直覺認為,這個想法基本上是符合實際的。他曾在許多個,也許是無窮個樣子的世界中蹣跚前行,每一個都是美國,而每個之間又互不相同。他可以看到,這些世界之間有高速公路把它們相互連接起來。

他快步走到腳橋靠近裏布魯克的那一端,接著又停了下來。如果我找不到回去的路怎麽辦?他想,如果我迷路了,再也回不到現在這個美國,而去了一個喬治·華盛頓橋的西面不是堡壘李鎮,總統也不是傑拉爾德·福特(人們擁護他!)的美國,那該怎麽辦?

接著他便想:如果我能回來呢?那他媽的又怎麽樣呢?

當他走下橋,走向新澤西時,他咧嘴笑著,自打他那天在耶路撒冷空地鎮,給丹尼爾·格裏克主持完葬禮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感到像現在這樣輕松。這時,兩個男孩拿著魚竿向他走來。“你們當中有沒有誰願意對我來到新澤西表示一下歡迎?”他問那兩個孩子,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

“歡迎你來新澤西,先生。”其中的一個孩子很樂意地說道。但是,他們倆都睜大眼睛小心翼翼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兒,不過這並沒有妨礙他那輕松無比的心情。此刻,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在晴朗的日子裏剛從昏暗、陰郁的牢房裏放出來的犯人。他開始加快腳步,一次也沒有回頭,甚至沒有回頭再看一眼曼哈頓的天際線,向它告個別。他為什麽要回頭看?曼哈頓已經是過去了。而他前面的那無數個美國,才是他的將來。

卡拉漢來到了裏布魯克,他沒有聽到鐘聲,但過一會兒,就會有鐘聲響起,吸血鬼也會出現。過一會兒,會有更多的訊息寫在人行道上,噴在磚墻上(同樣,也不全是關於他的訊息)。過一會兒,他將看到眼睛像槍火一樣紅的低等人,他們會開著令人討厭的紅色卡迪拉克、綠色林肯和紫色的奔馳私家車,不過,他今天見不到他們,今天,在重建的腳橋西邊的美國,是個陽光普照的好天氣。

在主街道上,他在一家裏布魯克家常餐館前停下了腳步,那家餐館的窗戶上貼著一張告示:招募快餐廚師。唐·卡拉漢在神學院的大部分日子吃的都是快餐,在他曼哈頓的家裏,做的是同樣的東西,只是更多。他想,這個裏布魯克的家常餐館正是適合他的地方,事實證明,他是對的,雖然他試了三次,才把以前那手絕活——用一只手把兩個雞蛋打到烤盤裏——成功地表演出來。之後,餐館的老板,一個叫迪克·魯德巴切的大酒鬼,問卡拉漢身體是否有任何疾病——他管它們叫“小毛病”——並且在得到卡拉漢否定的答復後,點了頭,同意聘用他。他沒有要求卡拉漢做任何讀讀寫寫的工作,遠不像辦理社會保障號碼要求的那樣。這次,卡拉漢打算不靠文化知識養活自己,如果他能做到的話。

“還有一件事。”迪克·魯德巴切說道,卡拉漢等著他說出反悔的話,事實上,不管老板要說什麽,他都能坦然面對。但是,迪克·魯德巴切只是說了句:“你看起來會喝酒。”

卡拉漢向他坦言,在喝酒方面,自己是多麽的出名。

“我也一樣,”迪克·魯德巴切說道,“幹我們這一行的,只有喝上兩口,才能保持那該死的清醒。你以後進店門的時候,我會避開你那滿嘴酒氣的……如果你能準時來店裏的話。假如你有兩次不準時來,那你愛去哪就去哪兒,這話我不會說第二遍的。”

卡拉漢在這家家常餐館做了三個禮拜快餐,在這期間,他住在離餐館兩個街區遠的日落汽車旅館。只不過,那家餐館有時不叫裏布魯克家常餐館,那家旅館有時也不叫日落旅館。第四天早晨,卡拉漢醒來以後,發現自己住的地方變成了日出旅館,裏布魯克家常餐館的招牌也變成了堡壘李家常餐館。坐在櫃台邊的人們已經把裏布魯克地區拋在腦後,這個地方已經變成了美利堅堡壘李地區。即便是發現傑拉爾德·福特已經重新上任,卡拉漢還是沒有緩過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