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4/9頁)

完全沒有。殖民時代充滿了殖民防衛軍及其所經歷戰役和事件的娛樂作品——阿姆斯特朗戰役是格外受重視的題材——但沒有任何作品甚至暗示有特種部隊的存在;勉強算數的是一套羅摩殖民地出版的地攤小說,講述一群色欲熏心的超人士兵秘密部隊的冒險故事,他們征服虛構的外星種族靠的是激烈性愛,操得對方投降為止。雅列此時對性的理解僅限於生殖意義,忍不住懷疑為何會有人覺得這是征服敵人的有效手段。他估計自己遺漏了關於性的某些重要信息,決定記下來,以後請教布雷赫。

然而,謎團仍舊存在,從殖民地產出的小說中,為何找不到特種部隊的存在?

換一天晚上再探索吧。雅列急著要與全班分享他的研究結果。他取出緩存裏的成果,公布給其他人。這時他意識到正在分享結果的不止他一個人,布雷赫給八班的大多數人布置了作業,這些結果如潮水般湧入他的腦海。其中有西博格的禮節和沖突心理學(雅列能感覺到西博格邊看資料邊翻白眼),有布萊恩·邁克爾遜的殖民防衛軍重要戰役記事,有新兵傑瑞·湯川的動畫片,有薩拉·鮑林的人類生理學。雅列決定下次見到她要開開玩笑,因為早些時候她還對雅列被布置了作業表達了同情呢。腦伴忠實地解壓隊友學到的各種知識。雅列靠在台階上,望著夕陽,信息自動分岔、展開。

新知識全部解壓完畢,鳳凰星的太陽已經落山。他坐在照亮兵營的一汪燈光中,望著鳳凰星的昆蟲同等物繞著燈光嗡嗡亂飛。一只膽大包天的小蟲落在雅列的胳膊上,把針狀長喙插進雅列的身體,吸食他的體液。幾秒鐘後,小蟲死了。雅列的智能血裏有納米機器人,得到腦伴的提醒,在小蟲體內自焚,用所攜帶的氧氣當助燃劑。可憐的小東西從內到外被燒焦,幾縷幾乎看不見的青煙從它的屍體裊裊升出。雅列心想不知是誰設計了腦伴和智能血的防衛反應程序,那家夥肯定有厭惡生命的問題。

也許真生人害怕我們是正確的,雅列心想。

雅列聽見隊友在軍營裏爭論今晚學到的知識,西博格認為弗蘭肯斯坦的怪物是個討厭鬼。雅列沖進室內,去維護怪物的尊嚴。

第一周的上午和下午,八班學習戰鬥、防禦和殺戮。晚上他們學習其他知識,雅列對其中一些是否有價值表示懷疑。

第二天傍晚,安德蕾·蓋爾曼將“臟話”的概念介紹給了八班,她在中午注意到這個話題,在晚餐前與大家分享。吃飯的時候,八班狂熱地彼此呼喊“操他媽的拿一下鹽,你他媽的屎袋子”,直到布雷赫叫他們“少他媽的放屁了,雞巴孫子,因為說多了就他媽沒意思了”眾人贊同布雷赫的觀點,直到蓋爾曼教全班怎麽用阿拉伯語罵人。

第三天,八班成員請求進入食堂廚房,使用烤箱和一些特定物品,他們得到了許可。第二天早晨,卡森營地的其他訓練班都分到了足夠每個新兵(以及教官)吃的糖屑曲奇。

第四天,八班成員嘗試互相說他們在鳳凰星數據網絡上找到的笑話,大部分笑話未能奏效。腦伴一解壓笑話的語境,笑話就不再好笑。只有薩拉·鮑林從頭笑到尾,最後的結論是她之所以笑,是因為她認為他們大部分人不會說笑話這件事很好笑。其他人都不覺得這有什麽好笑,這又逗得鮑林笑得從床上掉了下來。

大家同意這個很好笑。

而且雙關語也恰到好處。

第五天下午是一堂信息課,講述人類殖民地開辟和殖民地與其他智能種族的關系(簡而言之,始終糟糕),八班挑剔地評價了殖民地時代之前有關星際戰爭的幻想小說和影視作品,結論頗為一致:《世界大戰》除了結尾都不錯,八班覺得那結尾廉價又扯淡;《星船傘兵》動作場面很好,但需要大量解壓哲學概念,他們更喜歡電影版,盡管大家覺得電影版傻兮兮的;《千年戰爭》讓八班的大多數人哀傷得難以表達,因為小說裏的戰爭那麽漫長,而這些人出生才一個星期;看完《星球大戰》,每個人都想要光劍,可郁悶的是相應技術並不存在;大家都同意伊沃克人都該死掉。

兩部經典作品震住了他們。《安德的遊戲》讓大家心情愉快,書裏的士兵和他們一樣,只是個頭較小而已。主角甚至也是為了和外星種族作戰而培育的。第二天,八班成員打招呼都成了“嚯,安德”直到布雷赫叫他們閉嘴,集中精神。

另一部是《查理返鄉》,殖民時代開始前的最後幾本書之一,也是最後幾本對宇宙有著虛假幻想的書之一。這個宇宙裏的外星種族用懷抱而非武器歡迎人類。這本書後來改編成電影,但這時候它已經不是科幻而是奇幻了,而且還是特別苦澀的那種奇幻。票房慘敗。八班成員被這本書和這部電影俘虜了,被這個永遠不可能存在的宇宙迷住了,這個宇宙裏沒有他們的容身之處,因為不需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