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3/7頁)

“當然沒有,”西博格說,“我連沙鼠都沒見過,但我見過照片,看起來就是這個模樣。什麽傻逼會去開這種東西啊。”

“我就開過。”雅列說。

“倒是回答了我的問題,”西博格說,“感覺如何?”

“感覺很沒遮擋。”雅列說。

“好極了。”西博格說著翻個白眼。

雅列明白他的感受,但也理解這次襲擊背後的邏輯。幾乎全部有星際航行能力的生物都會使用飛船在真實空間內往來,因此出於必要性考慮,行星際偵測和防禦網絡的分辨率都限於飛船尺寸的大型物體。環繞阿瑞斯特的奧賓防禦系統也不例外。特種部隊的飛船會立刻被發現並遭受攻擊,而比一個人大不了多少的微型框架結構物體就不會了。

特種部隊知道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已經六次派出爬犁,悄悄鉆過防禦網絡,刺探阿瑞斯特向外發送的通訊信號。正是在最後一次任務中,他們在一道通訊光束中聽到了查爾斯·布廷的聲音,那次通訊是在公開頻道上,發往奧比諾星,詢問補給船只的抵達時間。捕捉到信號的特種部隊士兵追蹤到源頭——阿瑞斯特星一個大型島嶼岸邊的科研前哨基地,他耐心等待,直到布廷再次對外聯絡,他確定了布廷的方位,這才踏上歸程。

得知這個消息,雅列打開了錄音文件,聽他應該要成為的那個人的說話聲音。他在威爾遜和凱南播放的錄音中聽過布廷的聲音——和這個文件裏的完全相同,雖然更蒼老、嘶啞和緊張,但音色和聲調不會有錯。雅列意識到布廷的聲音和他的多麽相似,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覺得頗為不安。

我的人生很離奇,雅列心想,擡頭看了看,確認這個念頭沒有漏出去。西博格還在研究爬犁,看樣子應該沒聽見他說話。

雅列穿過那幾排爬犁,走向停機艙裏的另一個物體:球形,比爬犁稍大。這是特種部隊使用的有趣玩意兒,名叫“俘虜艙”,要是有人或物需要運輸,但又無法親自押送,特種部隊就會動用這東西。球體中空,能容納大部分中等體形智慧種族的一名成員,特種部隊士兵把運輸目標塞進去,封閉艙門,後退,看著俘虜艙的噴射引擎點火,把艙體送上天。噴射引擎一點火,艙內的大功率反重力場就適時打開,否則乘客非得被壓扁不可。太空中的特種部隊飛船負責收回艙體。

俘虜艙是為布廷準備的。計劃很簡單,突襲已確認布廷所在的科研前哨站,切斷其與外部的通訊;抓捕布廷,把他塞進俘虜艙,彈射到躍遷距離之外,風箏號躍遷過來,停留足夠收回俘虜艙的時間,然後在奧賓人追擊前逃跑。抓走布廷之後,他們將使出老伎倆摧毀科研前哨站,用一顆恰好夠大的流星抹去前哨站,流星墜落的地方與前哨站的距離恰到好處,不會引來任何懷疑。這次流星將落在離海岸幾英裏的地方,掀起海嘯消滅前哨站。特種部隊研究落石戰術已有幾十年,他們知道該怎麽掩飾成一場意外。要是一切按計劃進行,奧賓人甚至不會知道他們遭到了襲擊。

在雅列看來,這套計劃有兩個互相關聯的重大缺陷。首先,躍遷爬犁無法著陸,進入阿瑞斯特的大氣層就得玩完,就算僥幸活了下來,在大氣層中也無法操縱爬犁飛行。執行任務的二排戰士將躍遷到阿瑞斯特大氣層邊緣的真實空間,然後近宇宙高空跳傘,飛向地面。二排戰士做過這種事情,薩根在珊瑚星戰役中試過,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雅列覺得這是自找麻煩。

突入手段引出了計劃中的第二個重大缺陷:任務完成後,二排戰士的脫身會不太容易。抓捕布廷成功後,下達給二排的命令聽起來很不妙,盡量遠離科研前哨站,免得被預定的海嘯淹死(任務計劃考慮周到,提供了附近的高地分布圖,他們在那裏應該——應該?——不會被大浪打濕),接著徒步走進無人定居的島嶼內陸躲藏幾天,等待特種部隊發送俘虜艙救回他們。執行任務的二排士兵有二十四人,需要不止一輪俘虜艙撤離,薩根已經通知雅列說他倆將最後離開阿瑞斯特。

想起薩根的通知,雅列皺起眉頭。他知道薩根一直不太喜歡他,也知道這是因為薩根從一開始就知道他的原型是一名叛徒。薩根比雅列更了解他自己。他轉調給麥特森的時候,薩根的告別感覺頗為真誠,但自從他在墓地見到薩根和重新受她指揮之後,薩根就似乎特別生他的氣,就仿佛他正是布廷本人。一方面,雅列能理解,因為正如凱南所說,比起以前的雅列,他現在確實更像布廷;但在更切實的一方面說,雅列很厭惡被當成敵人。雅列暗自懷疑,薩根要他留到最後是不是方便她神不知鬼不覺地處理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