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懷才不遇者(第3/4頁)

“你說的是哲學上,我是說從科學的角度看。”

“那就是能量了。”孔青雲很肯定地說,“物質以及時間、空間都是能量的表現形式。”

杜原點點頭,“在我嘗試建立的一套理論模型中,超容體不是物質實體,而是一種場體。”

孔青雲的表情有些發呆,“我還從來沒有聽過這種觀點。你是說球狀閃電是一種非物質形式?”

“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杜原咧嘴笑笑,“我曾經有過兩次極其難得的機會,測量到了球狀閃電的部分特性。其實現在想起來都有幾分後怕,我離它最近的時候只有五六米遠,雖然我當時特意站在上風處,但那玩意兒的運動方向似乎根本不受風向影響,最後甚至逆著風與我擦身而過。”

“那……你都測到了些什麽?”

“儀器得出了一些參數,不過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一個發現是:球狀閃電帶有很強的靜磁場。這表示我們看到球狀閃電呈現球形很可能是由於次級輝光效應,它真實的形狀應該是環形。”

“你是說,它是一束旋轉的電子環?這就能解釋它為什麽具有磁性。這個解釋很簡單,但好像說得通,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就是這種環形結構的形成機制。”

杜原緩緩搖頭,“你沒注意到我說的是‘靜磁場’嗎?”

孔青雲一驚,“難道,你沒有測到電磁波?”

杜原鄭重地點點頭,很肯定地說:“在允許誤差的範圍內,的確沒有測量到。”

孔青雲的頭猛地朝後一仰,無比驚訝。其實,在現代實驗室條件下,空間電子束旋轉並不罕見,世界各地的同步加速器功率差別巨大,但基本原理都是通過循環旋轉給帶電粒子加速。由於相對論效應,接近光速的帶電粒子偏轉時必然產生同步加速輻射,將一部分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出去。而現在按照杜原的觀測結果,球狀閃電很可能是一束高速旋轉的電子,但卻沒有產生應該有的輻射,這完全違背了現有的電磁理論。

“其實,”杜原輕聲往下說,“在兩種情況下,高能電子束旋轉可以不產生輻射電磁波。一種是我們之前提到的超導線圈,超導現象是由於低溫條件下導體中形成了庫珀電子對,電阻為零,穩定電流激發出恒定磁場,但恒定磁場不再激發電場。根據麥克斯韋理論,這種情況下不產生電磁輻射損失,所以超導電流能夠一直持續。但是很顯然,球狀閃電的存在並不依賴什麽有形的導體,我見到它時,它就在我的面前懸空飄浮,像是一個幽靈……”

孔青雲沉默了幾秒鐘,接著問道:“那,你說的另一種情況又是什麽?”

“還有一種情況發生在微觀世界裏。”

“我的天,你指的是——原子內部?”孔青雲忍不住叫了起來。

“是的,每顆原子都有電子不停地繞核運動,我們稱為電子雲。這種運動從不產生輻射,否則的話,這個世界早就坍縮成一堆中子了。”

“這和球狀閃電有關系嗎?”

“我以前是搞氣象的,結果在研究雷暴時迷上了球狀閃電。”杜原自嘲地笑了笑,“我的論文全都被一流的學術刊物退回了,只在幾本低級別的小刊物上登過簡介。我也知道研究這個費力不討好,問題是我已經迷得太深了。現有理論對於原子內電子運動不輻射能量的解釋是,電子並不在所謂的固定軌道上運動,而是呈現為一團概率雲。低能量電子多數時候離核近,而高能量電子多數時候離核遠。除了電子本身發生能級躍遷外,這種概率電子雲機制不對外輻射能量。在我建立的一種計算機模型裏,雷暴產生了正離子塵埃,而雷暴中常見的遊離電子圍繞其周圍形成電子環。由於輻射的存在,這種自發狀態通常只能存在不足百分之一秒的時間。但在個別極為罕見的情況下,一些參數恰好得到滿足,某種與概率電子雲類似的機制發揮了作用,電子運動將不產生輻射喪失能量,使得自發狀態可以存在較長時間,從而形成所謂的球狀閃電。”

孔青雲聽得有些發呆,“很奇特的觀點,但也有一定的說服力。”他笑了笑,“至少對我有說服力。不過,這和超容體有什麽關系呢?”

“在原子內部,電子雲離原子核的平均距離越遠意味著能量越高。如果我們認可球狀閃電的存在機制同概率電子雲相同,那麽很顯然,普通球狀閃電的體積何止原子體積的億萬倍,可想而知,球狀閃電外圍的電子束當中儲存著多麽巨大的能量,這也可以解釋球狀閃電的諸多奇異特性。如果掌握了這種原子外電子雲的發生機制,就可以有目的地制造球狀閃電,用以儲存能量,這便是超容體。”

孔青雲聽得興奮起來,但很快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他若有所思地望著杜原,結果發現對方眼裏也閃動著同樣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