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八章 與毛利人的戰爭(第3/4頁)

“在這場戰爭中,湧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有一次,400多名毛利人被英軍準將卡萊率領的1000士兵包圍,困在奧拉考堡壘裏,沒吃沒喝,但拒不投降。一天中午,他們發起突圍,從英軍第四十團的陣地上沖開了一條血路,將第四十團將士殺得個落花流水,然後逃到沼澤地帶去了。”

“占領了懷卡托地區,”約翰·蒙格爾斯問,“這場血戰就算結束了吧?”

“還沒有呢,我的朋友,”巴加內爾回答說,“英國人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決意向塔拉納基省進軍,攻打威廉·桑普森的馬泰塔瓦堡壘。該堡壘防守嚴密,屢攻不破,英軍付出子慘痛的代價。

“在我離開巴黎的時候,聽說總督和將軍接受了塔蘭伽各部落的投誠,允許他們保留四分之三的土地。又有人傳,說威廉·桑普森願意投降,但是澳大利亞的報紙並沒有證實這一消息。事實正好相反,他正率領毛利人軍隊與英軍決一死戰,此時戰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那依你看,巴加內爾,”哥尼納凡問,“戰爭將會從塔拉納基省打到奧克蘭省來嗎?”

“我想是的。”

“在卡菲亞港上面幾英裏處,也就是我們登陸的地方,有可能就是毛利人的地盤。”

“那麽,我們還是往北走比較穩妥些。”哥尼納凡爵士提議。

“眼前最為穩妥,”巴加內爾說,“新西蘭痛恨歐洲人,尤其是英國人。所以,看在上帝的份上,咱們千萬別落到他們的手裏了。”

“如果運氣好的話,我們也許會碰上歐洲軍隊,那我們就有救了。”海倫娜夫人說。

“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夫人,”地理學家回答,“但我倒希望別碰上他們,碰上他們,就很有可能碰上毛利遊擊士兵。鄉間樹林子多,任何一蓬草叢,都可能藏有一個彈無虛發的狙擊手。分遣隊在鄉間搜索的時候,往往不敢走得太遠。

“因此,我並不指望有歐洲軍隊來護送我們。不過,沿西海岸倒有些教堂,我們可以一路上走走歇歇,一直走到奧克蘭。甚至於,我還想沿著霍赫施泰特先生所走的懷卡托江岸走。”

“霍赫施泰特也是個旅行家嗎,巴加內爾先生?”羅伯特·格蘭特問。

“是的,孩子,是科學委員會的一名會員,他在1858年作環球旅行時,乘奧地利軍艦諾伐拉號曾到過這裏。”

“巴加內爾先生,”羅伯特又說,一提到探險旅行,他就兩眼發亮,“新西蘭有沒有像在澳洲進行過探險的柏克·斯圖亞特那樣的著名旅行家呢?”

“也有幾位,比如胡克博士、布裏紮爾教授、博物學家迪芬巴赫和哈斯特。雖然他們中間有幾位在探險中丟了性命,但究竟都沒有像在澳洲和非洲進行探險過的幾位旅行家那樣赫赫有名罷了。”

“您可以講講嗎?”小格蘭特又問。

“當然可以,孩子!我看你年紀小小的,卻想知道得和我一樣多。好吧,我就說給你聽聽罷。”

“謝射您,巴加內爾先生,我洗耳恭聽。”

“我們也想聽呀,”海倫娜夫人說,“這鬼天氣,走也走不了,正好聽您講故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您就開始吧,巴加內爾先生。”

“遵命,夫人,”那地理學家回答,“不過,這些故事沒有什麽很驚險的。新西蘭不像在澳洲,沒有什麽和牛首人身等怪物博鬥的故事。新西蘭太小了,沒有什麽探險的地方。因此,我講的那些人物,嚴格地說來,不是什麽旅行家,只是些遊覽者。他們雖然犧牲了,但只是在最無謂的事故中不幸送了性命。”

“都是些什麽人?”海倫娜夫人問。

“有幾何學家衛康伯和霍維特。霍維特我們在維麽拉河岸上逗留時曾提到過,就是在那次著名的探險中找到柏克遺骸的那個人。衛康伯和霍維特都分別在這南島上領導過兩次探險旅行。二人都是1863年上半年從克賴斯特徹奇出發的,穿過了坎特伯裏省北部的群山。霍維特從該省北面翻過了那條山脈,來到白倫納湖,在那兒建立了大本營;衛康伯則沿著拉卡亞河谷裏找到了一條通道,抵達亭達爾山的東面。衛康伯帶有一個旅伴,名叫魯普,後來,魯普曾在《裏特爾頓時報》上發表過一篇文章,講述那次探險的經過。

“那是1863年4月22日,衛康伯和魯普來到了拉卡亞河發源地那座冰山的腳下,想找條山路越過冰山。第二天,衛康伯和魯普又累又冷,無法繼續前進,便在海拔4000英尺高處的雪地上宿營。他們在山裏轉了7天後,終於找到了一條下山的路,到了山谷底下。山谷裏峭壁環繞,沒有出口。二人饑寒交迫,帶的糖都化成了糖膏子;餅幹變成了粉團,衣服被淋透了。加上蚊蟲叮咬,渾身是傷。他們一天頂多走3英裏,有時甚至只能勉強走200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