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八章 與毛利人的戰爭(第4/4頁)

“4月29日,他們遇到一個毛利人的草棚,在菜園裏挖了點馬鈴薯。兩人湊合著吃了最後一頓飯。晚上,二人到了海邊,靠近塔拉馬考河流的入海口。只有渡過河到達右岸,才能向北走到格萊河。那塔拉馬考河又寬又深,魯普找了一個多鐘頭,才找到兩只破船,他把這兩只小破船修了一修,將其捆綁在一塊。傍晚時,兩人上船了,準備渡河。沒想到,船還沒到河中心,就進滿了水。衛康伯趕快跳下了河,想遊回左岸。魯普不會遊泳,只好死死扒住小船不放,這樣反倒救了他。魯普隨波逐流,一下被巨浪打沉下去,一下又漂浮起來。經過無數次折騰,好不容易逃出了性命,被巨浪沖到了暗礁上,觸到了一片巖石。此時,夜幕已降臨,周圍一片陰森森的。雨下得如山洪爆發一般。魯普渾身是血,就這樣被顛來撲去地滾了幾個鐘頭後,船最終觸到了陸地,他被沖到河岸邊,但已不省人事。第二天天亮,他蘇醒過來後,向一條泉水爬去,這才辨認出此刻他離原來渡河的地方只不過一英裏。他掙紮著爬起來,舉步維艱地沿岸挪動,不久,便發現了衛康伯的屍體,他的頭和身子都深陷在爛泥裏,已經死去。魯普在河邊用手扒了一個沙坑,掩埋了同伴的屍體。

“魯普一路艱辛、頑強地走著,饑餓難耐。兩天後,幸虧碰上了一位好心的毛利人救了他——毛利人中間也有些好心人。5月4日他回到白倫納湖,到達了霍維特的大本營,6個星期後霍維特也不幸死去了。”

“唉!真慘!真是禍不單行。好像有條命運繩索把旅行家們拴在一塊,繩子一斷,就都死了。”約翰·蒙格爾斯感嘆道。

“是呀,約翰,”巴加內爾回答,“我也常常在想,似乎命運之神在牽著人們似的,霍維特為什麽會在同樣的環境中死掉呢?誰也說不清。他是受了政府的工程部主任衛德的委派,前來考察一條從胡奴尼平原到塔拉馬考河口的道路的,看看是否可供騎馬通行。他於1863年元旦出發,帶有5個人。他憑著個人的聰明才智,已探出了40英裏長的路段,一直抵到塔拉馬考河邊。他再也過不去了,只好返回到克賴斯特徹奇。他意志堅強,雖然已經快到寒冬了,但仍舊繼續堅持工作。他帶著許多吃的用的以及過冬的物資,再次來到原來宿營的地方。魯普也是這個時候來到這兒的。6月27日,霍維特帶著兩名手下離開了營地,去橫渡白倫納湖,但一去未返,無影無蹤。後來,人們在湖邊找到了他所乘的那只單薄的低舷小艇,但沒有發現屍體,一連找了兩個多月也沒有找到他們的下落。他們都不會遊水,很明顯,大家都淹死在湖裏了。”

“為什麽不能假定他們依然安全無恙地待在新西蘭某個部落裏呢?”海倫娜夫人說,“至少我們只能說他們是生死不明呀。”

“唉!夫人,這不太可能呀,”巴加內爾回答,“直到1864年8月,出事一年多了,至今音訊全無。在新西蘭這個地方,兇多吉少,一年沒有消息,”他又低聲自言自語地說,“估計沒有指望了!”

————————————————————

(1) 公元前1世紀初葉法國名將,率領法蘭克人抵抗羅馬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