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險 第十章(第2/4頁)

第二個火山錐略呈圓形,就位於第一個火山錐的上邊,稍稍向一邊偏去,好像是一頂大圓帽子被歪戴在了耳朵上。這個火山錐看起來是泥土構成的,一塊塊的紅色石頭從表面突出來。

他們要征服第二個火山錐,從地勢來看,沿著支脈的山脊上去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現在已經身處火山地帶。”賽勒斯·史密斯說完後,就帶領著他的夥伴們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一個支脈,這個彎彎曲曲的支脈一直通向第一個高地,走起來並不算太辛苦。

顯然,這裏曾經發生過地震,因為到處都可以看到玄武巖和浮石的碎片。沿途稀疏地生長著樅樹,他們枝葉繁密,幾乎完全遮蓋住了幾百尺以下的峽谷深處,讓那裏連一線陽光都透不過去。

赫伯特在爬山的第一階段,辨認出了一些龐大的動物新近留下的足跡。

“這些野獸可不好惹,它們或許不會輕易放我們過去。”潘克洛夫說。

“那就要看我們的運氣了!”通訊記者曾經在印度打死過猛虎,在非洲獵取過雄獅,對此他倒沒什麽擔憂,“我們肯定有辦法應付它們。不過眼下,咱們還是要特別小心。”

他們慢慢地向山上進發。

由於道路曲折,而且路上還有很多障礙,使他們不能直接往上爬,所以距離就變得更加遙遠。地面有的時候會故意作弄他們,眼前忽然出現一個一落千丈的深淵,他們只有繞道才能過去。大量的時間和氣力其實都被浪費在了回頭另尋可以通行的道路上了。十二點的時候,探險小隊找到了一大叢樅樹,他們停下來在底下吃午餐,就在這附近有一個山澗,水順流而下從而形成了一個瀑布。在這裏他們才發覺,原來要到第一個高地的路才剛剛走了一半。以這個速度來計算,大概在天黑之前是沒有辦法到達高地了。這裏能看到很寬闊的海洋,可是他們的視線卻被右邊一個隆起的海角給擋住了,從而沒有辦法看到那邊是否還有陸地。左邊則可以往北一直看到幾英裏之外,可當他們向著西北方向想看一看他們所住的那一帶時,一道形狀奇怪的山脊把他們的目光給擋住了,這道山脊是中央火山錐的有力支柱。對於史密斯所提出的問題大家還是沒有辦法推斷出來。

一點鐘的時候,他們繼續往山上走,從西南方斜著往上爬,從而再次走進了一個濃密的灌木叢。樹蔭下正有幾對雉科的鶉雞類飛禽在拍打著翅膀。這種和雞差不多大小的鳥非常漂亮,雌的是渾身褐色,雄的則羽毛通紅,還有白色的斑點點綴其間。吉丁·史佩萊拿起一塊石頭扔了過去,他的技術真是巧妙而又不缺少力量,一只角雉正好被命中,潘克洛夫呼吸了一陣新鮮的空氣,感覺腹中已經是饑腸轆轆,因此用一雙貪饞的目光注視著樹蔭下那些美麗的小家夥們。

走出了灌木地帶以後,他們就互相蹬著肩膀搭成了人梯,這樣得以翻過一段大概有100英尺高的陡坡,爬到了一個平台上。這裏的樹木很稀疏,土壤如同火山土。因為陡坡很陡,從這裏再往上爬的話,就必須得七拐八拐地繞著道往前走,而且每跨一步都可能性命不保,所以得非常小心。納布和赫伯特走在前面,潘克洛夫殿後,工程師和通訊記者則走在中間。這裏開始出現很多野獸的蹤跡,但是能夠經常到這一帶高崗上來的動物,肯定得是能站得穩而且脊骨比較柔軟的,像羚羊或者山羊就可以。這時他們看到了幾只,潘克洛夫沒有認出來,於是他大聲叫嚷著:

“快看啊,是綿羊!”

於是大家就停住了腳步,在距離他們50英尺左右的地方,出現了六只體積龐大的動物,它們頭上的角都是向後彎曲的,頂部又扁又平,顯得孔武有力,褐色的光滑的長毛下隱藏著蓬松的底絨。

赫伯特告訴他的夥伴們,這並不是一般的綿羊,而應該是生長在溫帶山區的摩弗侖羊。

“它們的身上有羊腿和羊排嗎?”水手問。

“當然有。”赫伯特回答。

“既然如此,它們就是綿羊!”潘克洛夫肯定地說。

這些動物似乎是生平第一次見到人類,所以它們都一動不動地站在大塊的玄武石中間,呆呆地注視著他們。過了一會兒,它們才好像是受到了驚嚇,忽然跳過山石消失不見了。

火 山

“好吧,我們改天還會見面的!”潘克洛夫望著那些動物離去的背影,滑稽地高喊著。引得賽勒斯·史密斯、吉丁·史佩萊、赫伯特和納布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他們接著向山頂攀登。在這裏到處可見遺留下來的熔巖,他們的去路被含硫的泉水給擋住了,他們不得不從一旁繞道過去。硫在其他物質中所形成的結晶在很多地方都能夠看到,比如在很多小長石晶體所構成的那種白色的火山巖渣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