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險 第十章(第3/4頁)

比較低矮一些的火山錐的頂部被削平成了一塊高地,在靠近這塊高地的時候,登山變得非常困難。快到四點鐘他們才走完了最後的一帶林區。現在周圍只生長著幾棵彎曲低矮的松樹,它們植根於如此高的地方,明顯要經常和那些從海上吹來的狂風相對抗。今天對於工程師和他的夥伴們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一天,因為這一天天氣寧靜,碧空清澄,要知道在海拔3000英尺的地方,就算是一陣微風都足夠給他們的攀登帶來麻煩。這一天的天氣很晴朗,周圍一點兒聲音也沒有,因為那座高的火山錐遮住了西邊的水平線,所以他們無法看到太陽。但此時已經是夕陽西下,海灘上龐大的山影被拉得越來越長。在日光的照耀下,東方出現的那些水汽——與其說是雲朵,不如說成是霧氣——顯得五彩斑斕。

他們相互蹬著肩膀,爬上一個平台

探險家們和高地之間的距離只剩下500英尺了,他們得趕到那個地方再忙活宿營的事情。然而由於山勢非常曲折,他們實際上行走的距離要在兩英裏以上,更糟糕的是腳下的泥土好像在往下滑。這裏都是非常陡峭的山坡,他們只要踩到經不起踩的已經風化的石頭,就有可能滾下去。賽勒斯·史密斯和他的夥伴們用盡了吃奶的力氣,攀登了幾個小時,在天幾乎完全黑了的時候才趕到了第一個火山錐頂的高地上。現在首先必須安排露宿,在填飽肚子之後,就得睡覺了,只有如此才能夠恢復體力。在第二個火山錐的下面有很多巖石,在石堆中間找到一個安身的地方並不是很困難。然而附近可以做燃料的東西並不多,好在高地上多少還生長著一些灌木,他們就到四處撿了些幹柴和地苔回來。向來辦法不少的水手利用石頭圍成了一個火爐,納布和赫伯特就去撿柴禾。不一會兒,他們就撿了不少柴禾回來。他們用火石打出了火星,把焦布點著,納布趴在那裏吹了幾口氣,過了幾分鐘,一團烈火就在巖石的避風處“噼噼啪啪”地燒起來了。他們生火的原因並不是為了烤鳥肉,而是為了在夜晚抵禦寒氣,打來的那些鳥被納布保留著,到第二天才會食用。剩下的那些水豚肉和幾打南歐松松子才是他們今天的晚餐。晚上六點半,他們吃完了這些食物後就結束了晚餐。

接下來,趁天色還沒有完全黑透,賽勒斯·史密斯想到較高的那個火山錐的環狀底層去探索一下。他準備在他們睡覺之前去了解一下,要是火山錐的周圍實在陡得沒有辦法上去,是不是還能從它的底下繞過去。根據“帽子”向北傾斜的那個方向,可能高地是無法走通的,這個問題始終縈繞著他。要是沒有辦法從這邊攀上山頂,而火山錐底部又不能夠繞過去,那麽也就是說他們根本不可能視察到西方的陸地,換言之,他們此次登山就毫無收獲了。

潘克洛夫和納布要準備睡鋪,吉丁·史佩萊則在記錄著當天發生的事情,赫伯特陪著工程師順著高地邊緣往北邊走去。

夜色迷人,萬籟俱寂,周圍的光線還不是特別昏暗。賽勒斯·史密斯和赫伯特一路默默地走著。高地上有些地方地勢開闊,這讓他們前進得很順利,也有些地方因為被很多巖石擋住了路,只剩下了一條窄道,兩個人並排的話就走不過去。大概走了二十分鐘,賽勒斯·史密斯和赫伯特不得不停了下來。兩個火山錐的斜坡在這裏合並成了一個。這裏沒有山肩把山的兩部分隔開,將近七十度的坡度讓他們無法通行。

從下面繞過去的念頭必須得放棄了,讓工程師和少年不曾想到的是,這麽一來,他們反而得到了一個可以爬到火山錐頂的機會。

在他們面前出現了一個棱角粗糙的深洞,那就是火山口,巖漿在火山爆發的時候就是從這裏噴出來的。一層層寬闊的天然階梯就是由凝固的熔巖和硬結的火山渣形成的,這樣他們就可以很容易地爬到山頂上去。

史密斯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就帶著少年毫不猶豫地走進巨大的山洞裏,越往裏走,光線就越暗。

這時距山頂只剩下1000英尺了。火山口裏的斜坡是否能夠走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即刻就可以揭曉。工程師意志堅決,決心一定要走到不能繼續往上走才罷休。火山內部的斜坡就這樣一直蜿蜒而上,他們順利地攀登了上去。

火山肯定已經長時間地陷入了沉睡。因為山坡上連一縷煙也沒有,黑洞裏也看不到一點火星,別說是轟隆聲,連輕微的響動也聽不到。也許這是一個一直能通到地殼底層的黑黝黝的深井,然而它的裏面沒有一點顫動。火山口的空氣裏也聞不到絲毫硫磺的氣味,這都說明它不是一座暫時休眠的火山,而是一座完全熄滅陷入永寂的死火山。賽勒斯·史密斯的探索之旅宣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