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險 第二十一章(第2/3頁)

他們邊吃早餐,邊欣賞著四周的景致。這部分要算林肯島上最貧瘠的地方了,與整個西部形成了鮮明對比。通訊記者不禁想到,要是當初他們是降落在這部分海岸上,他們一定想象不出未來領土是什麽樣子。

“我相信熱氣球要是把我們拋棄在這裏,我們根本無法上岸,”工程師說,“這裏的海水非常深,而且連一塊可以攀爬的石頭都沒有。在‘花崗石宮’的前面至少還有一些沙灘。尤其是那個小島,它對於我們脫離危險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這裏卻什麽都沒有,有的只是萬丈深淵!”

“真是奇怪,”史佩萊說,“這樣的一個小島,居然會有這麽復雜的地形。按照常理來說,只有在相當大的陸地上才會有這麽復雜的地形。可以這麽說,林肯島的西部擁有豐富的物產,肥沃的土地,得益於經過的墨西哥暖流經過,但是北邊和東南地區卻似乎是在北冰洋的邊緣。”

“你的話非常有道理,親愛的史佩萊,”賽勒斯·史密斯說,“其實我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我覺得這個海島有著非常特別的地形和自然狀況。大陸的全部面貌都被它概括了,我覺得如果說它曾是一塊大陸,那是一點兒也不奇怪的。”

“你們說什麽?太平洋的中間存在著大陸?”潘克洛夫大聲地說。

“這根本不足為奇,”賽勒斯·史密斯回答,“難道澳大利亞、新愛爾蘭、澳大拉西亞和太平洋裏的群島不能稱為世界上的第六大州嗎?我認為所有這些大洋中的島嶼,都有可能是一個已經沉於汪洋中的大陸的高脊,他們在史前時代都曾經處於水面之上。”

“是的,就跟過去的亞特蘭蒂斯(3)是一樣的。”赫伯特說。

“是這樣的,孩子……假如真的有這樣的地方存在的話,應該是這樣的。”

“林肯島是否就是那片大陸的一部分呢?”潘克洛夫問。

“這個很有可能,”賽勒斯·史密斯說,“那樣的話,就可以解釋這個島上為何如此物產豐富了。”

“還有那些被遺留下來的大批飛禽走獸。”赫伯特補充說。

“是這樣的,孩子,”工程師說,“經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找到了理論根據。按照我們觀察的結果,這個島上有很多動物,更為奇怪的是,這裏的動物種類非常繁多。我想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林肯島很有可能就是什麽大陸的一部分,而這個大陸後來逐漸被太平洋所淹沒。”

“既然是這樣,那總有一天,”潘克洛夫說,他們的這些話他似乎並不完全相信,“這部分在古代剩下的大陸也會整個沉下去,這樣,在美洲和亞洲之間就沒有了任何陸地了。”

“不會出現那種情況的,”史密斯說,“肯定會有新的大陸在未來出現,現在正有無數的微生物在興建著。”

“那麽,這些擔當泥水匠的家夥都是些什麽東西呢?”潘克洛夫問。

“珊瑚蟲,”賽勒斯·史密斯回答,“正由於它們在不斷興建,克列蒙島和太平洋裏才會形成了很多的珊瑚島。4700萬個這種昆蟲才有一個格令那麽重,可是一旦這些微生物吸收了海裏的鹽分、消化了水裏的固體物質,它們就能夠生產出石灰來,而且這種石灰能在海底構成堅硬而又結實的大塊物質。在創世初期的時候,大自然利用地火把大地隆了起來。因為很多地面上的火山已完全熄滅,所以現在地殼內部的洞穴裏的火已經減退,於是火的職務就由微生物來接替了。我相信年復一年這樣下去,經過無數珊瑚蟲的努力積累,遲早有一天太平洋還會變成一片大陸,以供給我們的後代去居住和開發。”

“可是,那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潘克洛夫說。

“大自然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這項工作。”工程師說。

“可是要新大陸做什麽呢?”赫伯特問,“我覺得現在的這些地方已經足夠人類居住了。當然,凡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東西,應該都是有用處的。”

“是的,不會沒有用處的,”工程師回答,“這就是為什麽將來在珊瑚島所占的熱帶地區一定會出現新的大陸,至少我的解釋應該是合情合理的。”

“那麽,史密斯先生,你就詳細跟我們講一講吧!”赫伯特說。

“夥計們,下面要說的都是我個人的看法。科學家們一般都悲觀地認為地球在將來會毀滅,至少將來地球會變得非常寒冷,所有的動植物都沒有辦法在這裏繼續生存下去。他們的意見分歧之處只是在於是什麽造成了這種嚴寒。有的人認為在千百萬年之後,地球會因為太陽的溫度下降而變得寒冷;有的人則認為地球變得寒冷的原因是因為內部火焰的逐漸熄滅。內部火焰的逐漸熄滅會嚴重影響到地球,而且比想象的要大,所以我比較同意後面的這種說法。有什麽根據呢?就說月亮吧,那是一顆冰冷的星球。永遠不偏不倚的太陽並沒有少給它一點熱,它的上面也沒有人居住。眾所周知,宇宙間的所有星球都是由內部的火焰所產生的,月亮也不例外,可是它內部的火焰已經完全熄滅了。我們先不去管是什麽原因造成了那些火焰熄滅,總之我們的地球也會逐漸地開始一天一天冷卻下去。到那個時候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呢?在經過相當時期以後,我們的溫帶地區就會變得跟現在的南北極地帶一樣讓人類無法居住。人類和其他動物就只能湧向赤道地帶,就會有大規模的居民在那時候形成。人們會逐漸放棄歐洲、中亞細亞、北美洲,當然,澳大拉西亞和南美洲的南部也不能幸免,那裏的草木也會隨著人們的搬遷而轉移。植物和動物會同時向赤道發展。人類主要居住的大陸就會變成南美洲的中部和非洲的中部。拉伯蘭人(4)和薩摩亞人(5)會感覺到地中海沿岸的氣候已經和寒帶的差不多。那時候赤道地區的人們很有可能會覺得太過擁擠,資源也已經不夠地球上的人類來消耗了,這些誰又能夠預料得到呢?可是眼光遠大的自然界現在就已經在赤道地區為新的大陸打下了基礎,使將來搬遷過來的所有動植物有一個安身之處,這不是很好嗎?自然界或許正是委托了這些小昆蟲來進行這項工作。我經常會想到所有的這些事情,夥計們,而且我對我們的地球在將來會變得面目全非深信不疑。在產生了新的大陸之後,原有的陸地就會被大海所淹沒,有一個像哥倫布那樣的人會在未來的時代裏發現琛破拉索山(6)、喜馬拉雅山和勃朗山(7)形成的島嶼,它們就是美洲、亞洲和歐洲在被海水淹沒之後留下的遺跡。接下來,就要輪到這些新大陸也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了,就跟人死亡之後身體慢慢地冷下來一樣,地球上的熱度開始逐漸消散。到那時候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將步上覆滅的命運,即便不是永久滅絕,至少也會沉睡一段時期。或者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地球就會變得奄奄一息,所有的生命都要等到條件再度轉好才能夠復蘇!夥計們,所有的這一切都將是自然的秘密,我們只能猜測而已。剛剛只是說說珊瑚蟲的工作,卻一直說到了研究未來的秘密,我想我扯得或許太遠了些。”